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践行科学发展观对滩涂围垦造地开发调研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02浏览:2733下载218次收藏

**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紧张。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沿海产业带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地制约“瓶颈”问题会更加突出,科学利用、合理开发滩涂资源,加快滩涂围垦造地建设是缓解我市土地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也是立足**实际,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从“飞云江时代”走向“东海时代”的理性选择 。
    一、滩涂围垦开发现状分析  

1、 滩涂围垦开发历史回顾。我市滩涂围垦历史悠久,明、清两代均有记载,特别是建国以来,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滩涂围垦,先后完成了飞云江农场围垦、人民塘片、人民塘外片、莘民、阁巷以及丁山一期等围垦工程。据统计1949年至今共围垦滩涂31184亩。详见如下统计表:  

区域  
 围成时间  
 围成面积(亩)  
 
飞云江农场围垦    
 1949~1959年  
 7573  
 
人民塘围垦                              
 1959~1960年  
 5600  
 
人民塘外片围垦                           
 1965~1968年  
 7300  
 
莘民围垦                                 
 1972~1985年  
 967  
 
阁巷围垦                                 
 1972~1985年  
 604  
 
丁山一期围垦                             
 1985~1996年  
 9140  
 
合   计                                             
    
 31184  
 

目前这些围成滩涂除丁山一期围垦9140亩土地区域调整划归龙湾区利用开发外,其余22044亩中,农场围垦7573亩大部分作**市经济开发区用地,其他围垦海涂14471亩开发利用为粮田、蔬菜、柑桔、水产养殖、其他经济作物等农业用地,为国家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财富,为广大农民增加了收入。  

2、滩涂资源开发潜力。据海洋功能区划数据表明,我市沿海滩涂资源丰富,适宜围垦造地滩涂面积约16.46万亩,主要分布二大片:北部即飞云江北岸丁山涂14.32万亩,南部即南岸的阁巷涂2.14万亩。滩涂具有宽阔平缓、淤涨速度较快、范围广、分布连片完整等特点。据有史记载以来,滩涂平均每年向外淤涨10m左右,由于近年来大量围垦改变了滩面动力平衡,致使岸线淤涨速度逐渐加快,平均每年达20m左右。**两块滩涂稳定性好,围垦条件优越,可开发利用滩涂面积潜力较大,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3、滩涂围垦项目规划状况。根据《浙江省滩涂围垦总体规划(2005-2020年)》和《温州滩涂围垦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规定,我市围垦造地规划区资源为79.27km2,(11.33万亩),其中丁山9.94万亩,阁巷1.39万亩。列入近期(2005-2010年)新建围垦工程项目是:**丁山二期围涂工程,建设规模为1.07万亩,建设年限为(2005-2009年)5年,防潮标准50年,概算总投资31033万元;**阁巷一期围涂工程,建设规模为0.53万亩,建设年限为(2005-2008年)4年,防潮标准50年,概算总投资16928万元。列入浙江省促淤及研究项目是(属敏感区域的滩涂,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践行科学发展观对滩涂围垦造地开发调研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