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对经济发展影响的调研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农业发展银行转型,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放宽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条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县域金融机构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人员缩减。据统计,自2002年至2006年,吴桥县工行、农行、建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分别撤并网点4个、6个、3个,共计13个。分别减员19人、53人、23人。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作为一级法人企业,县级支行在有限的授权范围内开展相对独立经营活动,通过强化管理,减少管理机构层次,健全法人机构面向市场的经营体系,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对新形式下的信贷、计划、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及行政管理等主要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从而提高了分支机构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二是农发行业务调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农业发展银行业务逐步向商业化转变。目前,县级农发行除了对粮棉油收购的政策性支持外,信贷业务拓宽到农业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特种养殖、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与农业有关的各类经营组织、流通体系、农业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三是邮政储蓄机构可以发放小额贷款。四是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农村信用社为顺利达到央行专项票据兑换条件,积极增资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大力清收不良贷款、降低不良占比以及组建全县统一法人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二、金融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有利的影响
(一)政策性剥离、股改核销、中央银行票据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等一系列政策使得辖区信贷资产质量得到明显好转,有助于其良性循环,同时利于对县域经济可持续的支持。以吴桥县金融机构为例,自2002年至2006年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一家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剥离、核销及票据置换不良贷款共计17056万元,使全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由2002年的45%下降到2006年的32.5%。2006年末贷款余额比2002年增加了8756万元,加大了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
(二)金融机构从经营成本与效益以及资金安全性角度撤销营业网点和人员取得一定成效。一是使金融机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吴桥县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2006年实现利润461万元,比2002年多赢利1280万元。二是提高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了资金风险。以吴桥县已经股改完成的工行和建行为例,二家机构2005年、2006年均没有不良贷款。
(三)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增强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吴桥县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中,积极增资扩股,使资本充足率有了较大比例的提高,至2006年末,全辖农村信用社资本净额2770万元,资本充足率达到了5.55%,比年初提高了0.75个百分点。股本金总额11561万元,其中自然人股金11522万元,占比99.66%;法人股金39万元,占比0.34%。自然人股金中资格股7843万元,投资股3679万元;法人股股金中资格股7万元,投资股32万元。投资股共计3711万元,占全部股金的32.1 %。股权结构更趋合理。农村信用社成立县级统一法人后,使其加强了管理,节约了成本和费用,资金调节能力增强,业务范围得到扩展。同时,由于税收减少及一些优惠政策的实行,使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增强,信用社有更多的资金用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另外,农村信用社成立县级统一法人后,授信额度增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需的较大额度的资金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
(四)农业发展银行转型、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将给新农村建设注入更多的资金,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农发行的转型、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将改变以往由农村信用社一社会科学支“三农”的不利局面,有效增加
金融改革对经济发展影响的调研分析
本文2009-06-02 16:39:06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2576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