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牧民定现状调研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02浏览:2311下载299次收藏

没有种植业做后盾的畜牧业是低效率和不稳定的畜牧业。游牧民靠天养畜,四季转场,常年放牧,居无定所。生产方式落后,经营水平低,牧民生活贫困,成为草原牧区牧民奔小康的主要障碍。实施游牧民定居,对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进行一体化配置,建设优质高产饲草饲料地、牧民住房、牲畜暖圈、人畜饮水点、卫生保健站、技术服务站、小学校等配套服务设施,使牧民由游牧到定居,发展草地农业,实行农牧结合,进行冷季舍饲圈养,改善草原牧区生产条件。为调整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饲养良种家畜,提高母畜比例,加快畜群周转,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促使数量型畜牧业向效益型转变奠定了基础。是转变牧区生产方式,发展效益畜牧业,增加牧民收入,全面提升游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
一、**县牧民定居现状

2008年以前,全县1934户7835人是四季转场,常年放牧,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近年来,我县加强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把牧民定居建设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纳入党和政府的重要日程。2008年,我县整合各项资金,投资1750万元,建设高标准牧民定居100户。全部按照 “三通四有五配套”建设,本着科学严谨负责的态度,我县通过对全县各乡镇地理、环境、交通、水文等因素调查研究,最终将定居点选在各方面条件较好托斯特乡,位于该乡学校西侧,工程总占地面积为800亩,每户占地约3亩,总配套草料地为3000亩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牧民定现状调研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