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创新局面调研思考
当前,做好民政工作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推进**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民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民政工作总体情况
**区民政局为行政单位,下设2个事业单位,即:**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区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站;8个业务科室分别是党政办公室、财务科、双拥优抚和无军籍退休职工管理科、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社会救助和救灾救济科、民间组织登记和社会福利管理科、区划地名管理科、婚姻登记管理科。拥有行政事业干部33名(其中含老龄办4人),承担全区民政业务19个大项70个小项的任务。特别是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社会救助工作、双拥优抚工作、社会专项事业发展工作占全市工作总量的46%左右。
(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成效显著
投入社区建设资金达8600余万元,其中投入资金2736余万元修建、购置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投入2112万元建设社区“老年星光之家”67个(6个正在建设中);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平均达到270.3平米。相继出台了《社区居委会工作制度》、《社区“六站一室”工作职责》、《关于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小组长、楼院长作用,进一步强化社区基层基础管理的意见》及《**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三会”制度实施方案》。通过完善组织网络,强化了社区基层基础管理。同时,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活动,创建成市级社区建设示范街道14个,市级和谐示范街道6个,**区和谐示范社区91个、精品社区40个。目前全国和谐社区城区创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扎扎实实的进行中。
(二)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
通过完善制度,加大投入,规范实施,严格管理,社会救助范围不断扩大,救助成效日益显著。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管理规范,相继制定了《**区最低生活保障手册》、《**区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暂行办法(试行)》、《关于建立**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坚持三级审核、三榜公布,实行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统一在全区社区建立低保公示栏和规范公示内容,采取以检查、搭平台、促交流、提水平的模式,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2009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区。自2006年以来,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3575.75万元,惠及26.4万人(次),投入分类施保资金151万元,对1.4万名重点保障对象和特殊保障对象实施了分类施保。农村低保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累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4.47万元,惠及525人(次)。扎实做好城镇无收入困难老年居民生活补贴发放工作,累计发放五七工生活费294万元,惠及 9331人(次)。拓宽困难群体医疗保障渠道,资助城市低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双保障,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体治病难问题。大力开展低保对象医疗、教育、取暖救助,共救助低保户、低保边缘户5381户1.44万人,发放救助资金313.49万元。雪中送炭,保障困难群体温暖过冬,为2139户困难户冬季取暖投入资金88万元,共送煤3332.6吨。节日期间,坚持开展慰问贫困群体活动,累计慰问贫困户1.25万户,送去慰问金及慰问品价值163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三)双拥优抚工作稳步推进
积极开展“三节”期间的慰问活动。近三年来,积极开展“三节”的慰问活动,慰问部队45个(次),慰问优抚对象3347户(次),折合人民币50.14万元;发放伤残金753.1万元,一次性抚恤419.2万元,义务兵优待金30.22万元;解“三难”支付35万余元。同时积极开展双拥双模创建活动,为**区连续六届取得双拥模范城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社会专项事业蓬勃发展
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建立新机制。制定出台了《**区建立联动机制救助管理沿街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方案》和《救助管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救治流浪乞讨危重病患者153人,支出救治费用88万元。特别是联动机制成立后,与有关部门联合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500余人,救治无名患者315人,送往儿童福利院弃婴63名,送往养老院孤寡老人17人。救助管理工作成绩凸显,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登记各类民间组织149个,其中社会团体1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6个,慈善总会1个,社会组织逐步形成规模。区划地名管理逐步规范,共设置安装路街牌262块,巷牌641块,门牌19117块。婚姻登记服务屡获殊荣。先后荣获了“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2008年奥运会期间表现突出的先进婚姻登记机关”及“自治区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学习实践活动进展情况
(一)把握规定动作,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深入
1、领导高度重视,广泛发动。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建立起了局党组书记负总责,党组成员分工负责,各科室负责人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抽调精干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局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制订了实施方案,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使全局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具体有效的组织形式,实实在在的活动内容。二是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传达了《**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目的意义。三是注重宣传教育。制作了宣传栏2块,宣传标语3条,通过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党员干部了解学习内容,营造了和谐的、互动的学习氛围。
2、组织措施得力,深入学习。一是严格学习纪律。在学习中严格签到制度、考勤制度,无论自学还是集中学习,做到每个党员干部一个不漏,一次不缺。并督促党员干部在由统一购买分发的笔记本上细致地做好了读书笔记,根据所学所做所思所想认真地撰写了心得体会。二是落实领导责任。在学习讨论活动中,领导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做到了“两亲自五带头”,即亲自作动员报告,亲自抓学习讨论;带头讨论发言、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带头听取意见、带头遵守学习纪律、带头边学边改。每次集中学习讨论都以普通党员干部身份参加,又以良好的姿态接受一般党员干部监督,为学习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形成了“一级带着一级学”的良好教育学习风气。三是边学边评边改。在学习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立学立行。促进了党员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正确处理了学习实践活动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开展活动与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3、广泛征求意见,深化调研。局党组高度重视对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征集工作,以书面形式广泛征求区属部门、民政系统和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收到反馈意见表45份,各类意见和建议12 条,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调研活动中我们着重突出“三个注重”。一是选好课题,注重实效性。在各科室分别提出相关调研课题的基础上,提交局党组会议予以审定,做到选题立意高远,切中问题要害,选取角度精准,共遴选出有关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研究、社会救助体系研究、社会福利救助体系研究、优抚安置服务体系研究、老龄工作研究等民政重点工作的8个课题。二是领导带队,注重针对性。为保证调研不走过场,能切实梳理出问题,全局整个调研工作,由局党组书记负总责,局领导班子成员为相关课题的直接责任人,做到调研前心中有底,调研中观点明朗,调研后答复及时。三是集中时间,注重覆盖面。从4月1日开始,分六个调研组,集中时间,深入到14个街道办事处及28个社区居委会,摸清实际情况,查找找准问题症结,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提出一批有利于促进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对策措施,形成领导班子调研报告1篇,班子成员调研报告6篇,业务科室调研报告8篇。
4、找准问题症结,开展大讨论。以解放思想大讨论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合理确定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对象,全面启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二)突出民政特色,主题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紧扣活动主题,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当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民政特色,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1、突出为民主题,保障“三个群体”。结合民政工作特点研究后,确定以“贴近民心、掌握民情、服务民众、改善民生”为主题的民政特色实践活动,重点部署开展《创建全国和谐城区推进保民生促发展促稳定活动》、《**区民办非企业单位捐助贫困学生活动》、《社会组织关爱孤残儿童活动》、《送温暖献爱心关爱贫困职工活动》、《人人献爱心承包救助管理流浪乞讨人员活动》等七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特色系列实践活动。
2、突出实践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围绕主题,确定活动的实践载体,使主题特色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一是以慈善救助为载体,开展专题救助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教育、医疗等实际难题。为患红斑狼疮因无钱治疗特困户买里外热提.卡别别紧急救助3000元大病医疗救助;组织开展了“爱心托起梦想-奥生体育捐资助学”活动。通过充分发挥慈善救助平台的作用,帮助困难群体的子女完成学业,资助53名贫困学生,发放救助金57200元。二是以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活动为载体,动员社会组织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如:组织辖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了以“关注孤残儿童,弘扬诚信自律、奉献一片爱心"为主题的慰问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公益活动,以此号召社会组织共同关心慈善事业,努力提高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活动总计捐款30605元,捐物价值近15000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三是以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活动为载体,把迎检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深入开展迎检工作,成效显著。四是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完成“星光计划”建设项目6个,完善社区服务“一中心、四站”的建设项目的服务功能设置,提升了社区服务功能。五是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载体,解决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优抚群体的保障问题。继续做好低保对象和低保边缘户的医疗、取暖、就学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及优抚对象优待抚恤政策落实工作。如:为了解决优抚对象符新忠同志因核辐射相关致使晚期肺癌所致高额医疗费用无力承担的问题,局党组先后两次带着2万余元慰问金到医院看望他。优抚科先后三次到他原单位了解情况,查找档案,并专程带他的档案到市优抚处协调,终于为其办理了二等伤残。符新忠同志去世后的十万元医疗费、丧葬费,我局全额按政策协调解决。
3、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局党组通过主题特色实践活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化为更新观念,转化为工作思路,凝聚为工作动力,促进民政事业大发展。通过认真疏理典型经验,充分发挥了示范活动的辐射作用。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本职,坚持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如何履行好民政宗旨,发挥好民政职能上解放思想,着力解决自身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理解与把握,以及理论上的深入促认识上的提高,普遍受到了一次心灵洗礼,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受到了实践教育,在加快发展上统一了思想,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坚定性。
(二)着力改善民生,推动民政科学发展
1、以解危解困房为重点,大力开展困难群体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危解困房建设工作启动后,区政府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在十七户地区投资280万元新建60套1980平方米的解危解困房,我局高度重视,通过广泛宣传、自愿申请、摸底调查、四级审核、三榜公布等五项措施,完善程序,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部按政策分配给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区政府分别在黑甲山、十七户等地区投资1870万元建设解危解困房180套,建筑面积7170平方米,也按照老、弱、病、残优先的原则,逐步分配给困难群众,有效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
2、全面落实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保障政策。为确保住房保障政策充分惠及辖区低收入居民群体,实行多措并举,全面落实住房保障政策。一是积极向社会公众公布有关申请购买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条件、补贴标准、办理程序、服务电话等事项;二是对凡是符合条件的城镇低收入家庭尽可能纳入保障范围,根据“应保尽保”的原则,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三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于符合政策规定和购房条件的对象进行公示,确保住房救助工作公正透明。共为辖区1803户家庭办理了购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申请,其中401户居民经审核、公示后分配到廉租房,344户经市房产局摇号确定购买经济适用房。
3、认真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救助亮点纷呈。一是城市低保管理规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阳光施保,1-4月发放低保441万元,惠及21666人(次)。积极推行“分类施保”,对5083名重点保障对象和特殊保障对象实施了分类施保,投入分类施保资金328395元。二是城镇无收入困难老年居民生活补贴发放生活费72万元,惠及4701(次),累计为60岁以上老年低保对象发放生活补助费14万元,惠及人数达2784人(次)。三是拓宽困难群体医疗保障渠道,提高贫困群体医疗保障水平。医疗救助标准不断提高,低保对象住院救助标准由年人均小病一次最高1000元提高到2000元,大病一次最高5000元提高到8000元;门诊救助标准实行政府负担70%,30%自付;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贫困群体医疗救助受惠面达100%;资助城市低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使低保对象享受居民医疗保障和低保对象医疗救助两个保障制度的待遇,实现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双保障。四是实施就学救助,救助学费427元,惠及5人(次)。五是实施取暖救助,救助低保户968户,发放取暖救助资金476385万元。投入88万元,为辖区所有的低保户、低保边缘户送煤3332.6吨。六是积极慎重开展临时救助。救助人员38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达82223万元。七是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建立爱心慈善超市4个,同时成立**区社会救助物资调剂中心,统一为慈善超市、辖区困难群体和受灾贫困地区调拨物资。对全区困难家庭子女应届大学生、中专生、技校、高中学生就学救助,为辖区118名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家庭子女实施就学救助,发放救助资金达16.59万元。八是开展慰问活动。慰问低保户、困难户4676户(次),发放各类慰问品价值达158.52万元。
四、以科学发展观认真审视民政工作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政工作不可或缺。要科学定位民政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认真审视民政工作。
(一)民政工作的挑战与机遇更加凸显
十七大报告深刻剖析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民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目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区民政工作虽然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仍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区域差距偏大,社会福利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完善,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社会组织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基层民主政治水平仍然较低等突出问题。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理念为民政工作创造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和氛围,而且经过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我区民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制度、设施、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区民政工作处在一个新的重要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科学发展民政工作。
(二)民政工作的思路与目标更加明确
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
民政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创新局面调研思考
本文2009-06-02 10:00:1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2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