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事件通讯
(一)事件通讯的含义和特点
1.事件通讯的含义
事件通讯就是以事件为中心的通讯。它通过对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结果的叙述和交代,来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时代精神。
事件通讯所写的事件,可大可小。《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张华赞歌的续篇》、《击毙“二王”纪实》等等,写的都是引起全国人关注的重大事件。而《抢“财神”》、《会计伢嫌我的油壶小》、《钱被风刮跑以后》等,却都是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普通人的普通事件。
事件通讯中的事件,可以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如《西瓜兄弟》、《桌上的表》、《南瓜做客记》等。也可以首尾完整,但并无太多波澜。这取决于事件本身的状态,曲折和生动都不是作者加工的结果,而是事态本来如此,否则就有失实的危险。但作者可以利用写作技巧,如藏露、虚实的调度安排,使文章更富于变化性。
事件通讯的篇幅可长可短。长的可以达到万字以上,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短的可以比一般的消息还要短,只有二三百字,如《会计伢嫌我的油壶小》。
事件通讯可以写正面的事件,也可以写反面的事件。后者如揭露医院不负责任、医德低下的《小崔寻诊记》,反映弃婴问题的《谁是她的爹和娘》等。
2.事件通讯的特点
(1)以事件为中心,有较强的情节性
以事件为中心,有较强的情节性,这是事件通讯区别于人物通讯和其他通讯的基本标志。事件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着事件通讯的主题。在一篇事件通讯中,通常有一个中心事件,其他事实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2)事因人生,人因事显,不孤立写事
事件通讯虽然以事件为中心,但并不是只见事不见人。事件是人物的行动构成的,这就是“事因人生”;人物离开了事件就成了静止的和概念化的,必须借助于事件,人物形象才能被显现出来,这就是“人因事显”。可见,人物和事件是互相依存的,在人物通讯中不能脱离事件孤立写人,在事件通讯中也不能脱离人物孤立写事。
(3)以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
事件通讯中的事件,不管是大是小,对于大千世界来说,都不过是一滴水、一粒沙。事件通讯,是“以一滴水映照太阳的光辉”,是在“一粒沙上见世界”。如果一篇事件通讯中不能表现任何时代精神和现实特征,这篇事件通讯就是没有意义的。
(二)事件通讯的写作
1.选材
(1)叙事之“事”
与叙事的“事”相关的,有三个近似而又有微妙不同的概念:事件、故事、情节。现代学者对三者的含义作了严格的区分。
事件就是行动,即某一种状态的改变。这里所说的事件跟平时我们所说的事件有所不同,它是非常具体的、细节化的。通常我们所说的事件,是由许多此类事件合构而成的。
故事就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事件。它只显示在时间延续过程中次第展开的一连串事件,不包括作者将事件组织在一起并讲述出来的方法和技巧。
情节是一系列事件具有逻辑性的组合。相对于事件和故事,它更多地强调了作者组织和表达的技巧。
对于通讯写作,这样区分的意义在于:事件可以用来指称行为细节,它的丰富性构成通讯的基本样态。故事可以用来指称事件通讯的题材,就是从开端到结尾的一个完整的事物发展变化过程。情节则可以用来指称作者赋予作品的构造形态。
对于通讯这样的新闻体裁而言,要表现的事件和故事,是客观存在的、不容更改的。但作者将众多的事件组织在一起所构成的情节,却体现着作者的创造性。一个事件通讯的题材,让不同的作者来写,写出来的事件和故事应该是相同的,但情节彼此却有较大的区别,这是因为不同作者所运用的方法技巧不同,其构造形态当然也不同。
区分了事件、故事、情节三个概念之后,我们要明确的是:事件通讯的选材,就是选择事件和故事。首先要看事件是否充分,能不能构成一个或数个完整的故事,能不能为作者构造情节提供充分的材料;其次要看故事是否有意义、有价值,是否能反映时代的特征,是否对读者有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2)叙事之目的
在传媒写作中,故事和情节的价值都在于它们的意义。鲁迅先生在他的
八、事件通讯
本文2009-05-10 10:05:54发表“写作教程”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2119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