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专访
(一)专访的含义和特点
1.专访的含义
在现实生活中,在特定的时间段,总会有一些事件、问题和人物成为焦点,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针对某一问题、某一事件,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在采访之后形成的新闻报道,就是专访。
现在专访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传媒体裁,不少报纸、电视、广播,都开辟了“××访谈”之类的栏目。
新闻界的人士对专访作出过许多大同小异的解释,主要有下列几种表述:
专访就是记者访问新闻人物,请他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
对新闻人物或单位、部门进行专题访问的报道。
专访一般来说是记者事先带着一个比较明确的问题到现场去,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的采访。它是以记者对于现场人物的谈话,对现场的观察,包括人物的音容笑貌、思想性格,以及对周围的环境和印象的认识,而以对采访人物的原始谈话原始记录为主,穿插有关的背景材料连缀成一篇的特殊通讯。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第一种说法是针对一种采访行为而言,不是对文体的解释。第二种说法的“新闻人物”和“单位、部门”容易让人误解,不如第三种说法中的“有关人员”更合适。不过,第三种说法作为一个定义显得太长了。
针对专访的基本性质和写作特点,我们给专访这样一个定义:
专访是记者针对特定的人物、事件或问题,事先选定采访对象,经现场采访之后,根据谈话记录整理而成的一种新闻报道体式。
其中“特定的人物、事件或问题”,一方面揭示专访的专题性,一方面列出了专访的主要类型。“经现场采访”,则是在强调“访谈”的特征。“根据谈话记录整理而成”是专访的主要写作方式。
2.专访的特点
专访跟通讯有相近的地方,无怪乎有人说它是一种“特殊的通讯”。它和通讯都讲究详尽和丰富,都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求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但是,它们也有一些不同,主要表现为下列三点。
(1)记言为主
通讯是写人、述事、写景、状物为主,而专访以记言为主。所谓记言为主,就是专访的内容,主要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对话,其中以采访对象的话语为中心。在专访中,记者除了提出问题、作些适当的插话之外,基本放弃了话语权力,即便是转述,也不得违背采访对象的原意。
(2)专题性
这是专访在选材上不同于一般通讯的地方。什么是专访的“专”?“专”就是记者根据目前形势和受众的期待,事先就一个比较热门的问题,针对一个专门的意图和目的,而进行采访和写作的一种特征体现。例如,中国古代不乏有突出成就的数学家,而在当代全球科学界,我们的数学研究却比较落后。中国在21世纪会不会在数学研究上有突破性进展?这个问题够“专门”的。《光明日报》特约记者廉海东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旅美青年数学家张寿武,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专访”。
(3)访谈性
专访从形式上看,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双声对话(也有只有采访对象话语的,那是记者有意删除了自己的话语),具有一定的“口述实录”性质。话题围绕着一个中心,在问答的过程中次第展开。这种谈话是双向互动的,不像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那样死板。在交互的问答中,话题不仅始终在双方的兴趣范围之内,而且双方有着较多的相互讨论和情感交流。
(一)专访的类型
1.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的采访对象,必须是一个“新闻人物”。所谓“新闻人物”,有下列一些特征:近期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近期在某一方面获得较大成功;因某种行为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身居要职或在关键岗位上,他的行为和意志将对社会有广泛的影响,因而言行时时被人所关注;由于某些特殊品质或特殊原因而备受社会注意。
对于这样的“新闻人物”,读者迫切地想了解他本人。对于一个成功的人,人们关心:他的成就是怎么取得的?他的人生价值观?他的理想?他的工作方法?他的生活方式?等等。对于一个特殊的人,人们关心: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他现在怎么样了?他将来会怎样?让这样一个众人关心的人谈谈自己,肯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例如,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在退役之后,没有去做体操教练,却去了“健力宝”公司干实业。许多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记者为此访问了李宁本人,这就是一篇人物专访。请看其中的片断:
记者:为什么你不像其他体育明星那样升官、出国、当教练?
李宁:这三条都不失为运动员的出路,但道路远不止这三条。对这三条路我都想过,我首先否决的是做体育行政官员。年轻人自由惯了;当教练我没把握;曾1986年想过出国,但现在企业更吸引我。我才26岁,完全可以重新干一番事业。我不反对别人当官、出国、当教练,但我认为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选择。
记者:体操和经济,“隔行如隔山”,你将怎样适应新的工作?
李宁:对新的工作我有信心,就像对体操一样。我8岁进入体操队时,一无所知。是在教练启发、训练下成为世界冠军的。我相信在新的事业里我能找到新的教练,在他们的培养、点化下会有所成就的。企业特殊的社会国际关系,人才技术管理,还有市场、产品推销等学问,我都得好好学。
记者:你到“健力宝”是作长期打算吗?
李宁:是的。……
显然,人物专访是以采访对象的
现状、理想、思想、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展现的是采访对象独特的人生状态或人生道路。
2.问题专访
这是一种出现频率较高的专访。记者针对某一个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请采访对象提供有关情况或发表相关见解。刚才提到的《中国下世纪会成为数学王国吗—
十二、专访
本文2009-05-10 10:02:02发表“写作教程”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2119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