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编者按
(一)编者按的含义和作用
编者按是编者对自己编发的新闻稿件所加的评论性按语。它可以针对新闻稿件中的事实和观点表明编者的意见和态度,可以对稿件的中心思想和现实意义进行强调,可以提供有关新闻背景,帮助读者理解新闻稿件的内容。
“按语”在我国文化史上出现很早的一种评论形式。早在汉代,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就在每篇人物传记的结尾处加写一段评论性文字,以“太史公曰”为标志。宋代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也插入一些以“臣光曰”为标志的按语。这些按语,在表明作者态度、帮助读者理解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现代的编者按更是体现了一种文体的自觉性,是编者在编发重要稿件时,用以引导读者阅读的重要方式。
(二)编者按的类型
编者按主要有两种类型:说明性按语和评论性按语。
1.说明性按语
这种按语主要用来提供帮助读者理解的相关材料,如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作者的有关情况,采写的过程,以及刊登或转载的目的等等。这些材料一方面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一方面可以为读者理解新闻内容提供一定的背景依据。例如2000年3月29日《大河报》为“特别报道”《母子自杀背后》一文所写的按语:
为了一辆破自行车,赔了两条人命,在上海这个我国的第一大都市怎么会再现如此不可思议的悖谬?自杀的母亲走的是怎样一条心路历程?本报记者远赴上海,对这一母子自杀事件进行了深入采访,试图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自杀的成因进行理性审视,以期给生活在都市里的现代人以些许启迪……
2.评论性按语
这种按语的职能是:指出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现实意义,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意;或借以传达有关的新精神、新政策;或肯定先进、批评错误、辨明是非、提出建议等。如2000年3月30日《大河报》在《流动团员有了家 郑州市加强对流动团员的管理》一文后面,由责任编辑加写了这样一段编后语:
到处都是咱的家
人在江湖,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在咱社会主义中国,除了靠父母和朋友外,还有组织。有组织可靠,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
据调查,郑州市有65万流动人口,其中有42万28岁
十五、编者按
本文2009-05-10 09:52:31发表“写作教程”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2119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