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开信
(一)公开信的定义和作用
公开信是某一单位或个人针对某一事件或问题公开发表意见的一种书信。它与一般书信的不同在于:从内容上看,它所指向的事件或问题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从读者对象看,它不像一般书信有固定阅读者;从发表的方式看,它不是通过邮局或直接向某人传递的方式,而是采用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上刊播,或者在特定场合张贴的方式发表。
与一般书信相比,公开信的作用也略有不同。通常,书信的作用主要是告知和沟通,公开信除这两大作用外,还有一个作用是宣传。公开信也有特定的受文对象,但这种文体采取公开的形式发表,就是有意使阅读者远远大于文中指明的受文对象,目的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宣传自己的思想、政策、观点、看法等。
(二)公开信的特点
1.作者与读者的群体对应关系
一般书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个体对应性,就是作者与读者是一对一的关系。公开信则不同,不论它的作者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体,也不论它确定的受文对象是不是某一个人,事实上,它的读者都是不限定的。就作者的期望而言,读者越多越好。例如,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其作者是中共中央,其确定的读者对象是全国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而事实上,公开发表后,大量的非党员、非团员人士也有成为读者的可能,这就形成群体与群体的对应。再如,1982年廖承志关于国家统一致蒋经国的公开信,表面看是,作者和读者都是确定的个人,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个体对应,但实际上,廖承志是作为中央统一战线政策的代表现身的,而读者,也绝不限于蒋经国一人,而是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两岸亿万民众。
2.内容有突出价值
公开信所涉及的事件、问题、现象等,都是具有突出价值的,否则不宜公诸于众。在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国家政府机关可以向群众发出公开信表明态度。在重大节日来临的时候,有关部门也可以向群众发出公开信表示慰问。在重大活动开展之前之后,组织者也可以在特定范围内发表公开信,用以传播某些重要信息。
3.目的在于宣传某种政策或思想
公开信的写作目的,或者是为了宣传新思想新风尚,或者是为了表明原则立场,或者是为了抨击错误思想,或者是为了制止不规范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引导性,是宣传教育的一种形式。
(三)公开信的类型
1.鼓励、慰问性的公开信
这种公开信大多是以领导机关、群众团体的名义,针对传统节日、重大活动而发布的,主要内容是问候、鼓励、表彰,并提出希望号召。
2.警示、劝诫性的公开信
这种公开信也是以领导机关、群众团体的名义发布的,但针对的是某一方面的社会问题。譬如,在计划生育、公共卫生、遵守法纪等方面需要对特定的人群提出要求,就可以采用公开信的方式。再譬如,对一些贪污腐败、传播谣言、宣
三、公开信
本文2009-05-10 09:48:18发表“写作教程”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2118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