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科技综述
(一)科技综述的定义和作用
科技综述是对某一学科或专题的科技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进而归纳整理之后写出的综合性叙述和评论。
与科技动态相同的是,科技综述也是一种科技情报文体。但科技动态是单一性的报道,科技综述的最大特点在于综合性。所以,科技综述的篇幅一般要长于科技动态。
科技综述与科技论文也有很大不同,其主要区别是,科技综述不是直接反映科学研究的成果,而是以科技文献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对科技情报进行考察研究之后产生的成果。在写作上,科技综述不强调理论论证,而着重强调的是客观的叙述、综合的分析和评论。
科技综述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内外某一专题或学科的发展历史、当前状况及发展趋势。它能以少量的篇幅给读者提供大量的信息。一般而言,综合的文献量越多,综述的价值就越大。有的综述文章参考的文献资料多达300~500篇。综述和评述的作用是为科研人员和科研、行政部门的领导提供某一研究领域内的科技发展水平、概况、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趋势等重要情报,它对科研人员的选题定向和文献检索有重要借鉴和参考作用,对领导部门进行预测、规划和决策可以起到重要的参谋作用。
(二)科技综述的特点
1.情报性
科技综述是对某一个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发展概况、未来趋势进行全面介绍和系统评价的一种科技文书,它的责任不是研究开发出新的成果,而是对已有的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和评述,为这一专题的研究人员提供可资供鉴的情报。任何人的阅读范围都是非常有限的,许多应该掌握的情报和信息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掌握,科技人员同样存在这种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有人经常做一些综述性的文章,供有关部门和科研人员阅读,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方便。
2.综合性
科技综述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一个“综”字,它将一个专题之内众多的、散乱的相关资料和成果汇聚在一起进行整体性观照,通过分析、厘定、梳理、排序,再重新组织在一起,构成一篇结构谨严、层次分明、意义清晰、表达流畅的文章。这种综合跟科学研究一样,也是一个艰难的劳动过程。
3.评论性
科技综述的重点在述,但也不能只述不评。不仅要叙述各家研究状况和主要成果,还要适当地对这些状况和成果的意义、价值、作用、前景进行评价和预测。写作中要注意“述”和“评”的关系,“述而不评”会降低文章的认识价值,评得过多又会失去文体以“述”为主的本性。
(三)科技综述的分类
1.年度综述
一些科研部门或科研管理部门为了总结本单位、本地区的科研成果,汲取经验以利今后科研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向社会宣传自己的科研成绩,采用以年度为单位的办法撰写科技综述。如珠海市科技局在珠海信息网上发布的2001年珠海市科技综述,由“九五时期科技发展回顾”、“2001年科技发展现状”两大部分组成。
2.专题综述
这是对某一个科技专题所作的综述,针对性更强,内容更为集中,本章所附例文《杨树抗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一文就是这种类型的科技综述。
(四)科技综述的写作
1.标题
年度科技综述的题目通常采用《××年度综述》的写法,如《××市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综述》。专题科技综述的标题通常通常采用《××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等写法,也可采用另辟蹊径的写法,如《引人注目的全球问题研究》、《生物工程研究向纵深进展》等。
2.前言
简要地陈述编写该科技综述的原因、目的、意义以及与本课题有关的背景情况,如资料来源、科技形势等。
3.历史状况
本专题内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和重大成果,如果对目前的研究仍有影响,要在综述中加以反映。另外,历史上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原有的基础、水平、条件等纵向的回顾性资料,凡必要的也要写入综述之中。
4.现状的陈述与评析
这部分要广泛、系统地叙述该科技领域的已有成就。如理论科学研究建立的新概念、新公式、新理论、新假说,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见解;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出现的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新技术;获得这些成果的途径、方法、条件以及它们的效应、效果等等。对于不同学派观点和争论的意见以及悬而未决的问题,也应进行客观的反映。
5.发展趋势的预测
这部分用来反映研究工作的新动向,对本专题研究的未来进行展望,对发展前景作出预测。
6.结语
简要表述作者对这些文献资料研究所得的概括性结论,本专题研究存在的分歧意见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这部分加以表述。
7.参考文献
这是科技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是便于读者查对原文。参考文献要按规定格式列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发表在专业学术刊物上,科技综述要像一般的科学论文一样,在文前加上摘要、关键词,并要提供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 例 文 】
杨树抗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林善枝 肖基浒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毛白杨研究所)
摘要 杨树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已成为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的模式植物。目前在杨树的抗除草剂、抗虫、抗病等生物抗性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成功,但在非生物抗性的研究相对较少,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杨树抗性基因工程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杨树抗性基因工程育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杨树 抗性 基因工程 遗传改良
杨树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我国是杨树资源丰富的国家,从新疆到东部沿海,从黑龙江、内蒙古到长江流域均有分布,现已成为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杨树因速生丰产、实用性强、分布广、无性繁殖能力强,且基因组较小而成为研究林木生理和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遗传改良的理想模式植物。但由于杨树具有生长周期长、树体高大等特点,极大地限制了杨树传统育种工作的开展。也就是说,用常规育种的技术要在短时间内培育出人们所希望的杨树新品种是很困难的,尤其在改良杨树抗性性状方面更加困难。随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生态环境破坏的日益加剧,以及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杨树抗性育种显得更加迫切,已引起国内外林木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因此查明杨树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其遗传
八、科技综述
本文2009-05-09 17:18:06发表“写作教程”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2111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