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效战勤保障队伍的调查思考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调整转型,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种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大量涌现,消防安全上不确定因素和非传统问题不断增多,各类火灾和抢险救援事故也从以前的单一化升级到如今的多样化、复杂化程度,这给灭火救援工作特别是灭火救援勤务保障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建设战勤保障队伍,就是要实现消防部队一体化的后勤保障体制,为灭火救援的一线部队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笔者结合近年来**市公安消防部队“三基”工程建设的实际,就建立快速高效的战勤保障队伍作一点粗浅的调研与思考。
【关键词】 公安消防 灭火救援 战勤保障 调查研究
**地处**省东北部,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全市陆域面积3915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336万,暂住人口180万,下辖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作为长三角地理区位中心,**交通条件优越,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沪杭铁路复线和沪杭、乍嘉苏高速贯通境内,杭浦、申嘉湖、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建成通车,距市区百公里内有上海浦东、虹桥和杭州萧山三个国际机场。作为**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市是**省接轨上海的最前沿。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家企业落户,有近20家世界500强在**投资。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区位经济的深入发展,作为地处长三角中心位置的**,经济发展强劲,产业结构复杂。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大量增多,化工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不断涌现,交通事故和化学危险品泄露等重大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全市消防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市共有化学危险品生产储存经营单位1712家,歌舞娱乐场所307家,高层建筑334家。尤其是**市小型化工企业较多,不少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已成为危险源。同时,随着辖区内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化危品运输车辆事故明显增多,各类化学危险品爆炸、泄露事故时有发生,火灾和抢险救援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如何建立健全战勤保障机制,围绕“务实高效、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服务实战”,努力在物质储备、社会联勤、技术力量等方面,为大型灾害事故的处置提供强有力战勤保障,已摆到消防部队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下面,我结合****市消防支队战勤保障建设实际,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市加强战勤保障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立足实际需要,谋划保障建设。为做好战勤保障中队的建设,****支队根据全国和全省战勤保障会议精神,着眼长远、科学谋划,专门成立了筹建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建设方案。从全市部队抽调骨干力量投入到战勤保障中队的建设中,并在学习大连、南京等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提出了“在定位上求特色、在落实上求实效、在可学上求实际、在联动上求整合、在实战上求保障”的战勤保障建设思路。2007年10月,支队建成了占地20亩,建筑面积4960平方米,总投资2600多万元的战勤保障中队,并投入使用。中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与全市各县(市、区)建立了半小时的交通圈,保障范围能覆盖全市各县(市、区)。
一是政府部门支持。支队党委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国务院15号文件、财政部300号文件和《**市消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机遇,主动当好政府参谋,多次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战勤保障建设项目,积极与地方发改委、财政、建设规划等部门联系和过同,争取重视和支持。逐步将战勤保障机构建设和运行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提请政府把战勤保障建设纳入政府应急保障建设项目中,有力推动了战勤保障建设。
二是制定相关文件。在总队战勤保障会议后,支队根据总队有关建设标准,结合《**市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了《**市消防支队重大火灾事故社会联勤应急保障预案(试行)》和《**市消防支队战勤保障规范化若干规定(试行)》。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重点推进部队后勤保障装备、场所、队伍和机制的建设。
三是编制保障预案。为提高战勤保障队伍的实战能力,支队编制了7大类战勤保障预案,按照每名战勤队员熟练掌握3套以上保障模块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的要求,组织开展一岗多能专业技术训练,支队每年至少组织1次装备厂家技术人员对战勤保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个人防护装备进行使用、保养、维修培训,并选派部分骨干外出学习,通过采取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比武考核等形式,不断提高战勤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战勤保障能力。
四是组织模拟演练。按照统一编制的操法,结合九大保障功能,有针对性的开展班组专业化训练,定期组织模拟实战演练。2007年以来,支队先后组织了“**市化学灾害事故跨区域灭火救援”等演习,及时掌握了器材补充、油料供应、装备抢修、药剂补给、生活保障等战勤保障能力,检验了部队的战斗力和保障水平。
(二)建立模块功能,形成保障体系。依照总队党委提出的“社会资源联动化、战备物资区域化、指挥调度信息化、战勤保障基地化、装备管理网络化”的工作要求,按照“火场需要什么保障,就提供什么保障”的原则,突出以灭火剂储备供应站建设为重点,强化物资保障能力,以特种车辆装备维修中心建设为支撑,强化技术保障能力,以抢险救援联动机制建设为依托,强化社会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技术保障。主要满足重大灾害事故现场车辆和重要装备的维修和抢修而设置。设有功能完善的车辆修理所,配置了升降器、平衡机、剥胎机、空压机等检修设备和维修工具,并配套建立机车配件库,储备充足的机车常用零部件。同时配备氧气呼吸器检测仪、空气呼吸器检测仪、水力性能系统检测、防化服性能检则仪、防坠落器材检测、耐压测试仪、泡沫系统性能检测、抢险救援车检测等24种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对多种消防装备及消防车辆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对一般小故障进行维修。配有1台抢修专用车,主要用于对外出执勤或灭火战斗中发生故障的消防车及重要装备进行现场及时抢修,保证消防部队车辆器材装备时刻处于完好状态。战时启动装备抢修编队,为作战车辆和器材提供必要保障。
二是加强人才保障。在装备抢修技术人才的培养上,主要面向部队中专业技术熟练的驾驶员和特勤装备小组人员中挑选,并向社会招聘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和工人,建立支队级消防特种车辆装备维修中心人员人才库,组成特种车辆装备器材维修技术骨干。并配备了装备检测车、维修工具车等专用车辆,组建3-5个装备维修分队,平时承担全市特种消防车辆装备维修保养任务,战时承担车辆、装备的紧急抢修任务。同时,支队还将装备技术保障关口前移,与有关消防车辆装备生产厂家联合设立了全市消防车辆装备售后服务点,组织厂家技术人员定期巡回基层保养、维修车辆装备器材,有效提高了基层部队车辆装备器材的完好率。从技术骨干年龄结构上实行以老带新,主要是在保留技术骨干的基础上每年从基层挑选一批技术过硬的初级士官补充进来,经过培养成为今后的技术骨干。
三是加强物资保障。主要包括器材补充、灭火剂补给、移动供气。器材补充模块主要为灾害事故现场急需的各种器材提供保障而设置。建有面积300 平方米的器材库,配有包括防护、侦检、警戒、救生、破拆、堵漏、转输、洗消、照明、排烟等十大类器材共2100多件,配有十一类个人基本防护装备1200多件。灭火剂补给模块主要为了向大型灾害事故提供急需的泡沫、干粉等灭火剂和洗消药剂而设置。配备泡沫运输车、器材保障车、充气车、物资运送车, 战时根据需要启动灭火剂补给编队,能及时为大型灭火救援现场提供急需的泡沫灭火剂等。呼吸器检测充气模块主要根据目前消防部队气动工具增多、使用量大而设置。设有建筑面积140平方米的水压检测站、气瓶维修室和空气充气室各1个。严格按照空气呼吸器材维修、保养流程对全市消防部队所有空气呼吸器进行维修、充气、检测、清洗、烘干,并建立了严密规范的工作档案。配备1台移动充气车,随车携带10具空呼气、50只钢瓶,能及时为部队作战提供空气呼吸器钢瓶和现场充装气瓶,为其它气动工具提供气源,满足人员在生化、有毒、有害空间长时作战的用气需要。战时启动移动供气编队保障作战空气呼吸器和各类气动工具用气。
四是加强生活保障。主要包括初级生活保障和卫生勤务两项任务。初级生活保障主要为两个中队以上参战的较大规模火灾,长时间作战的一线官兵提供生活服务而设置。根据灭火救援现场和季节的需要供应一定数量快食面、榨菜等方便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物品。战时启动生活保障编队,保证一线作战官兵能喝得热、吃的好。卫生勤务保障主要为战时现场提供一般医疗救护而设置。主要是配齐相关的医疗救护物品,同时组织各中队的卫生员到专门的医疗机构进行常规医疗救护知识的培训,获得医疗基础资格证书,使常规的伤害在作战一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五是加强联勤保障。主要包括高级卫生勤务、生活保障、油料供应三项任务。高级卫生保障主要是当参战人员和被救人员受伤时,能够及时的有医务人员在现场抢救,并能够迅速送至医院,医院能够启动预警机
建立高效战勤保障队伍的调查思考
本文2009-04-28 10:40:08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1955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