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五四精神与民族振兴

栏目:演讲稿发布:2009-04-25浏览:2489下载237次收藏

       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80年来,五四精神一直具有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讨论、研究,激励和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就是为了发扬五四精神。  

  那么,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有的认为是爱国主义,有的认为是民主与科学,有的认为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有的认为是理性精神、个性解放,有的认为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认为是破旧立新的革命或变革,有的认为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这些说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实上也是联系在一起的。爱国主义是其他方面的泉源,民主与科学是其中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一、振兴中华民族是五四运动的最根本动因和最终目的  

  5月4日爱国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拒不答应中国政府的正义要求,坚持将德国原在山东霸占的一切权力交于日本,而不归还中国,因而引起广大爱国学生的强烈抗议,集合队伍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但其最根本的动因,还是挽救中国的危亡,振兴中华民族。  

  “振兴中华”的口号,是孙中山1894年在《兴中会宣言》中最早提出来的。从那之后,大多数爱国志士无不以此为终生奋斗的最终目的。可以说,中国从此之后的一切革命斗争,无一不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所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无一不是由于它的催动和鼓舞。五四运动的发生,就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续。爱国学生的奔走呼号,浴血奋斗,广大知识分子、市民、工人的积极响应和支援,最根本的动因就在于此。响遍全国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唤醒同胞,一致救国”等口号,最根本的含义也在于此。有的人当时在思想上虽然还没有明确认识到这一点,纯粹为爱国热情所驱使,但他们爱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中国的落后,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挽救中国的危亡,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振兴中华民族。  

  如果说许多一般的学生、市民、工人,当时在思想上对于振兴中华民族还不够明确,在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中,这种思想却是非常明确的。李大钊1916年9月1日写的《青春》和1917年2月4日写的《之使命》,都提出要建设“青春中华”、“青春中国”;1918年4月成立的新民学会,宗旨就是“改造中国与世界”;这年6月成立的少年中国学会,目的也是创造一个“少年中国”。这些口号,事实上都是振兴中华的同义语。对此,毛泽东说得很清楚。他在《民众的大联合》这组系列文章的开头,就明确指出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要寻找一个“补救的方法,改造的方法”。在文章结尾,他充满希望地提出:“我敢说一句怪话,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诸君!诸君!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地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毛泽东早期文稿》,第338~394页,湖南出版社,长沙,1990.]一个光华灿烂的中华民族的新面貌,跃然纸上。  

  正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陈独秀等人激烈地主张反对旧传统,倡导民主与科学。1919年12月1日他在《<新青年>宣言》中,就充满激情地描绘了他所向往的新时代、新社会,认为这个“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①[《独秀文存》,第244页,安徽人民出版社,合肥,1987.]他在这里所描绘的新时代、新社会的面貌,实际上也是振兴中华民族所要达到的目标。他们此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也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  

一些学者在其论著中,也充分肯定了五四精神的这一根本目的。美籍华人学者周策纵先生在《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一书中指出:“五四运动实际是思想运动和社会政治运动的结合,它企图通过中国的现代化以实现民族的独立、个人的解放和社会的公正”:“五四运动的基本精神是抛弃旧传统和创造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文明以‘拯救中国’。”②[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第490、491页,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1996.]  

  二、实现民族振兴,必须发扬爱国主义  

  古今中外的历史已经证明,爱国主义是团结和鼓舞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最重要的力量。在五四运动中,广大学生之所以不顾高压,奔走呼号,他们的爱国行动之所以能得到各界知名人士、上层人物和广大工商界群众的支持,就是由于爱国主义的有力号召,爱国精神的强烈感染。今天,要胜利跨人21世纪,实现四个现代化,真正使中华民族振兴起来,更要大力发扬爱国主义。  

  要发扬爱国主义,就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虚无主义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云亦云,认为中国一无是处,什么都是外国的好,盲目地崇拜外国;一种是口头上大讲爱国主义,实际上却另外一回事,有的为了捞取外快,毫不痛惜地让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失;有的甚至连国家、民族都不要,携带国家的大量资金跑到国外去了。这种行为,至少是害国,说得严重一点,实际上就是卖国或叛国。对于盲目迷信外国的人,主要是加强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外国并不是什么都好,中国并不是什么都不好,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对于那些利用职权害国甚至卖国、叛国的人,仅仅进行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更重要的是应该加强监督,一旦发现违法现象,就立即给予严厉制裁和打击,决不能让这种现象得到存在和蔓延,让这种人逍遥法外。  

  要发扬爱国主义,还要反对民族自大主义。这种思想与前一种完全相反,不是认为外国什么都好,而是认为中国处处比外国好,特别是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比他们优越,有的甚至认为外国的创造发明,中国历史上也早已有过,他们是从中国学去的等等。过去,我们曾提出要用中国革命去拯救人类。现在,有的人则认为应该用中国文明去引导甚至拯救世界。毫无疑问,中华民族确实有很多优秀的东西,曾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很多方面还比较落后,有的方面甚至非常落后,这也是不能否认的。即使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中国虽有自己的长处,但也不能说就比外国的优越,至今还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的影响、不文明的地方,就比许多国家多得多。早在1918年,鲁迅在他写的《随感录》第三十八中,便指出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如认为中国“道德天下第一”,“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某种科学,即某子所说的云云”,他称这种人为“爱国的自大家”。①[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第172页,三联书店,北京,1959.]现在,这种“爱国的自大家”仍然存在。可是,这种自大式的爱国是无济于事的,只能掩盖存在的问题,影响人们的进取,妨碍社会的进步。因此,还是应该少一点优越感,多一点危机感;少一点自大心,多一点忧患意识。  

  现在要发扬爱国主义,一个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外国的资本主义。过去我们一概排斥资本主义,认为资本主义都是不好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资本主义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认为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一些管理经验、管理方法,对我们也是有用的,完全可以吸收过来,促进我们经济的发展。但是,有的人一看到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比我们快,就盲目地崇拜资本主义,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事实上,全盘西化是根本不可能的。与此相反,有的人仍固守传统的观念,认为资本主义都是不好的,担心改革开放会导致资本主义化,并把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归罪于改革开放。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实行开放以后,国外一些不好的东西当然会传进来,但毫无疑问成绩是主要的。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学习外国学得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很多方面都比较落后,应该尽采各国之所长,弥补自己之不足,尽快地赶上去。这种学习,不能仅限于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管理方法等方面,政治方面的一些先进的东西也可以学习,因为资本主义所采用的一些政治制度,并不是资本主义所专有的,而是全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不能把它们全看作资本主义的东西,一概加以排斥。即使是资本主义专有的,只要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有用,我们也可以加以改造,吸收过来。像五四时期所倡导的民主和科学,就不是中国原有的观念,而是从外国传来的。又如自由的观念,也不是资本主义所专有的,不应该将它专门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应该有更充分的自由。只有虚心学习外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长处,更快地发展自己,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三、实现民族振兴,必须发扬民主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在五四运动中,民主即“德先生”是一面反封建、反专制的大旗,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四爱国运动之所以能够发生,与民主精神的推动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民主的启蒙和民主意识的觉醒,就不可能发生那么大规模的爱国运动。现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在许多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还相差甚远。要想尽快振兴中华民族,就应该继续高举“德先生”的大旗,发扬民主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要发扬民主精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首先要正确认识民主的含义。过去,我们往往把民主当作一种作风,看作是领导人的事,由领导人去发扬,听取人民的意见,然后替人民作主。事实上,民主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权利。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必须树立的六种新思想,第一条便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五四精神与民族振兴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