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试论生物技术对传统法律体系的挑战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09-03-27浏览:2491下载146次收藏
【摘要】科技是开放的,法律是保守的。生物科技的进步必然会对现有的法律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导致法律体
系的重构和优化。本文系统的分析了生物技术对传统法律体系的影响,就宏观内容而言,从五个层次上探讨了生物技术
对传统法律体系的挑战,包括:人的法律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受到影响、群
体基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出现新问题、传统个人权利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就传统民事权利体系而言,本文详细的分析了
具体的生物技术对每一项民事权利的影响和冲击,找到其中的焦点与热点。此外,本文还就科技进步与法律、道德的互
动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科技的进步势不可挡;法律的最终调控必将实现;道德的磨合、过渡作用不可忽视。
【关键词】 法律;科技;生物技术;基因技术;道德
【中图分类号】d922.16;q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05)01—0023—06
the challenges of bioscience to traditional legal system.li heng.hua zhong.university of scien ang technology,hubei

wuhan,43o074
【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extensible,while law is conservative.the development of bioscience will deft—
nitely bring great challenges to present law system.and lead to the rebuilding of traditional law system.this article systemi—
cally analysed the influences that bioscience brings to traditional legal system.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lso gave his
opinion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ience,technology.1aw and ethics.
【key words】law;science and technology;biologic technology;genic technology;moral
21世纪是生物技术世纪。①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
现代生物技术。已成为高新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引领着经济、社会的飞跃进
步,但同时,生物技术因其对身体、健康以及最重要
的——对生命创造过程之直接干预能力,而形成了对
人类文明、价值观念、社会秩序、伦理观念、法律体制
等各项领域的重大挑战。正如法国哲学家罗素曾所说
的那样:“科学提高了人类控制大自然的能力,因此认
为很可能会增加人类的快乐和富足。这种情形只能建
立在理性基础上。但事实上,人类总是被激情和本能
所束缚。”

、生物技术对传统法律理念的冲击与挑战
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生物技术②领域的
重大变革,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向人们揭
示了生命的奥秘,打开了“原来只有上帝才能读懂的
天书”。然而,在基因技术带给人们机遇和惊喜的同
时。我们传统的法律理念、法律体系则面临着严峻的
考验。这些考验从最基本的单位——个人,到集体、国
家甚至是人类和整个生物界无处不在,其具体表现为
以下5个层次(见图1)。
(一)人的法律主体地位受到挑战
在现代法律制度中。人是绝对的主体,不可动摇
的主人.动、植物好像永远被圈定在了客体的范围内。
“人之所以在现代作为民事主体而不能作为客体的重
要原因,在于人具有精神、意志,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意
志,权利主体人与权利个体(动物、植物)所存在不可
逾越的鸿沟。然而。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人的生
命现象是物质现象的一种。人、动物、植物都是通过
[作者简介】李恒(1979一),男,汉族,湖北宜城人,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2002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法。
te1.+86—27—51 782596 e—mail frankw@1 26.com
①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科尔曾向他的科学界同仁宣称:“2o世纪是物理和化学世纪,而21世纪无疑将是生物学世纪。”比尔盖茨预言;“超过我的
下一个首富必出自基因领域。”
② 生物技术(bioteehnology)也称生物工程,是指以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成就为基础,根据生物工程原理,有目的地对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微生物与动植
物体内自然而普遍地进行着的化学反应进行控制和利用.从而提供人类所需的产品和各种服务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
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4大方面。本文主要涉及生物技术的焦点部分,即基因工程。
· 24 ·
dna的遗传信息才能得以繁殖,其dna本身无论于
人、动物、植物都是无差别的。这些发现对民事法律所
界定的主体‘人’必将产生影响。”①基因技术的研究
成果告诉我们,同其他动、植物一样.人类的最基本构
成单位也是基因。那么,既然法律面前可以人人平等,
基因面前为什么不能一切平等呢?动、植物也享有生
存、繁殖、不被虐待、不被任意猎杀、砍伐等权利。现实
生活中,我们往往过分强调人的法律主体地位而轻视
或忽视了对动植物权益的保护。狗肉、驴肉、兔肉甚至
连骆驼肉和猫肉都成为了中华美食的一部分,虐待动
物、随意屠杀动物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我们不仅没有
从感情的角度来关注一下动物的生存保障和生命健
康,反而觉得人对他们的种种行为是理所当然。北京
动物园的5只黑熊被大学生刘海洋用烧碱和硫酸烧
伤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出台了《动物法》
(animal law),英国、加拿大、日本甚至中国的香港、
台湾也先后制定了反虐待动物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有关动物福利的法案,甚至连“wto的规则中也写入
了动物福利条款”。②我国于1988年出台了《野生动
物保护法》,但是该法的原则性条款过多,实际操作性
不强。目前,制定一部动物福利法的呼声日渐高涨。
/人的法律主体地位受到挑战\
/ 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
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受到影响 、
群体基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出现新问题
传统个人权利体系受到巨大冲击
图1 生物技术对传统法律理念产生冲击和影响的5个层次
(二)生物技术导致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生物技术的进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导
致了各国对生物资源新一轮的殖民掠夺以及国际关
系的深刻变革。生物资源,尤其是人类基因资源具有
巨大的潜在价值.而且是稀有的、局部的和不可再生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1期)
的。生物资源隐藏的惊人商业利润,因而对发达国家
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资源基因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
展的战略资源,争夺这一资源的、世界大战 已经打
响。“就像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一样,一场新的圈地
运动——对地球上生物资源的私人占有已经如火如
荼地开始了。”⑧在这场生物资源的争夺战中,发展中
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矛盾变得非常尖锐。一方面,由于
起步较早、资金充足,发达国家拥有最先进的生物技
术、最高效的科研节奏和最优秀的科研人员,但发达
国家的生物资源却是非常有限.甚至是缺乏的:另一
方面,由于自然地貌独特、地域面积广大、人口较多,
最有价值的生物资源在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却
往往忽视了生物资源的巨大价值,或是没有能力对其
进行独立开发研究。离开了生物资源,再好的技术都
成了无源之水,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发达国家疯狂地
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生命强盗”、“生物殖民主
义”的行为也就应然而生。
“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通过申请专
利、技术转让或者开发新产品等商业化途径获得巨大
的商业利润,发展中国家不但不能分享这一财富,相
反地,当其要利用此类生物产品时还要付出巨额费
用”,④这是显失公平的。1997年“鳊、印度香米”事件,
~1998年我国“百岁老人基因采血”风波.2000年“盂
山都”事件⑥以及美国哈佛大学在我国进行“哮喘病
样本采集”事件,都暴露了发达国家掠夺、贪婪的本
质,也给发展中国家敲响了警钟。如何协调发展中国
家和发达国家的利益.如何实现全人类的“共赢”成为
了现代国际法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
(三)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也受到了生物技术的
广泛影响
国家安全通常可细分为军事安全、国防安全以及
一些非传统的国家安全,诸如,生态安全、资源安全、
环境安全和食物安全等。生物武器、基因武器的出现,
生物恐怖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使得军事和国防
① 参见: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第181页、第189页。
② 参见:王国燕,宋伟.动物福利法及其相关案例探析.载《科技与法律》,2003年第1期,第100页、第102页。
③ 参见:封展旗,杨同卫. 保护中国人类基因资源的思考.载《科技管理研究》,2001年第4期。
④ 参见:黄玉烨. 人类基因提供者利益分享的法律思考. 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6期 ,第98页、第103页。
⑤ 印度香米事件印度香米(basmatirice)被称为“皇冠的珠宝”,出产于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接壤地区,以细长的形状和浓郁的香味而闻名。1997年,
种子公司ricetec获得了有关香米的2o多项专利权,其中包括品种特质和培育方法等。彤cetec公司将自己生产的印度香米称为texmati大
米及kaomati大米.并推向市场.意在取代印度的农民种植了好几千年的香米。
⑥ 2000年4月6日,孟山都公司向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申请一项有关高产大豆及其栽培、检测的国际专利。这项专利源自对中国上
海附近的一种野生大豆品种的检测和分析,孟山都从中发现了与控制大豆高产性状密切相关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试论生物技术对传统法律体系的挑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