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劳动保障工作打算
2009年是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的一年。总的工作要求是: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努力稳定全市就业局势,不断完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全力为企业、为群众、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主要工作目标是:全年新就业3.5万人,就业转失业人员再就业0.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企业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扩面1.7万、1.8万和1.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职工培训4.2万人,培训高技能人才2200人,完成技能鉴定1.7万人。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四个重点:
(一)突出抓就业防失业,保持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就业是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关系每一个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2009年,我们要把抓就业、防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贯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全市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一是把扩大就业与扩大内需紧密结合起来,全力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在安排政府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提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要积极配合经济发展部门,完善鼓励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保护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有效增加就业岗位。深入贯彻《就业促进法》和各级政府促进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进一步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积极的就业促进措施,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带动更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主动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以保企业实现保就业的目标。要把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条件选择职业。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特别是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公益性岗位,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失业人员,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进一步完善面向所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强化援助的针对性和机制的长效性,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等困难弱势群体稳定就业。二是把扩大就业与调控失业紧密结合起来,努力防控失业。坚持一手抓就业、一手防失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前,要加大失业调控力度,落实突发严重失业问题限时上报和企业运营情况定期调度制度,建立与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配合联动的监控体系,不断健全失业监控预警机制。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定期巡视,对目前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行业(企业)进行重点监控,动态掌握企业动向和职工变化趋势,防止发生规模裁员等严重失业问题。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促进就业的职能优势,根据缺工企业的用工需求和裁减人员的技能情况,及时搞好对接,切实做好裁减人员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要加强失业人员管理,进一步完善失业登记制度,将有就业需求的城乡各类失业人员,全部免费纳入失业登记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规定及时提供失业保险待遇。允许欠缴失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在签订缓缴协议的前提下,正常转移职工的失业档案,并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按累计缴费时间核定失业保险待遇,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三是把扩大就业与加强职业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以培训促进就业。把加强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将技能培训和鉴定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构建“一体化”就业培训格局。要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实施特别的职业培训计划和就业与创业提升计划。当前,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目前生产任务不足的时机,广泛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稳定职工队伍,做好技能人才储备。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各类技能大赛,培养和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要根据失业人员的培训意向,组织好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增强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切实做好返乡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全市各类技工院校是就业培训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培训主力军作用,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推进定单式、定向式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培训时限,提高培训层次和标准,延缓就业压力。四是把扩大就业与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全心服务就业。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继续加快中心市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建立统筹城乡的市、县、镇三级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体系,为劳动者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继续深入开展好系列主题就业服务活动,为城乡劳动者择业和企业用工搞好服务。当前,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要进一步规范各种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组织,鼓励各类职业中介为城乡劳动者提供诚信、有效的就业服务;严厉打击非法劳务中介,为劳动者择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突出抓完善促提高,推动社会保障政策不断惠及广大职工群众。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网”和经济运行的“减振器”,具有调节社会需求、平抑经济波动的重要作用。2009年,我们要在去年各项社会保险政策全面改革的基础上,把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放在政策制度的巩固、完善和提高上,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切实发挥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拉动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一是加大扩面征缴力度。今年虽然一些困难企业缴费能力会下降,但我们扩面征缴的力度不能减。在稳定现有参保企业和人员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外资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不断提高参保覆盖面。要坚持分类指导,对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依法督促其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在确保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降低、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采取一次性措施适当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降压;对暂时无力缴费的困难企业,及时与相关部门审核并向省政府申批缓缴社会保险费,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二是切实抓好职工养老保险。在抓好各类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适当延长缴费基数过渡期,缓解他们的缴费压力,避免出现断保断缴问题。继续稳妥抓好大龄城镇居民参保工作,让更多群众享受到社会保障待遇。提前做好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数据测算等基础性工作,为全面实施做好应对准备。切实抓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三是继续完善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职工医保重点抓好新政策在三市的全面推开,加大指导协调力度,确保三市新老政策平稳过渡,为市级统筹奠定基础;充分发挥好医保基金的效能,研究推行单病种付费等控制办法,切实控制费用的过快增长。城镇居民医保要进一步完善现行政策,探索门诊统筹办法,提高政策吸引力和保障水平,努力扩大参保覆盖面,力争全市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工伤保险重点抓好特殊、危险行业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优先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问题;继续抓好工伤康复中心的管理和运行,不断提高康复能力和水平,减轻工伤职工的病痛和家庭负担。生育保险重点抓好服务领域的拓展,加强育龄妇女生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企业和基层,依托医院做好孕前教育和产后服务。四是积极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充分用足用活政策,继续研究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重点抓好失
2009年劳动保障工作打算
本文2009-03-22 09:56:02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13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