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市护理工作暨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现场会上的讲话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09-03-01浏览:2995下载244次收藏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我市护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护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以开展“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创建活动为载体,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护理工作,推进全市护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一、全市护理工作发展的简要回顾
  近年来,我市护理工作发展迅速,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为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是护理服务理念不断深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塑造了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长期以来,全市广大护理工作者以白求恩、南丁格尔为榜样,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病人,把真诚的爱心无私奉献给了患者,塑造了“白衣天使”的良好职业形象。无论是在日常工作岗位,还是发生自然灾害、重大疾病,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刻,广大护理人员总是工作在最前线,恪尽职守、不畏艰险,忠诚地履行救死扶伤、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责。特别是整体护理观念的引入,使护理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护理人员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及时满足病人需求为目标,主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护理服务更加趋向人性化,体现人文关怀,贴近个体需求。
  特别是去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创建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等活动以来,各县区卫生局和各医疗机构把优质服务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服务措施,规范了护士执业行为,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护患关系零距离,护理质量零差错,护理技术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的工作目标。大多数医疗机构组织了护理技能竞赛,通过综合考核和技能操作,进一步深化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形象意识,展示了我们护理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有的医疗机构还通过组织开展温馨护理、星级护理、创建护理品牌等多种形式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有限的护理人力保证了临床护理工作任务的落实和护理服务质量。2006年,市卫生局进行了十佳护士评选和表彰,今年市二院外二病区被省卫生厅命名为全省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等,在她们身上集中反映出全市广大护理工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是护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护理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市护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有注册护士8000多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市加强了护士执业资格管理,严格护士准入,有效遏制了非专业人员进入护理队伍,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了护理队伍的基本素质,为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随着护理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护理人员充实到临床一线。各县区卫生局和医疗机构在注重选拔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同时,不断加强护理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在职护士参加学历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专业领域骨干力量的培养,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增强,学历层次不断提高,职称和知识结构明显改善。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推动我市护理事业发展、诊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护理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程度日益提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实行医院分级管理以来,全市大部分医院逐步建立了与医院工作相适应的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的垂直管理体系,明确了护理部为独立的职能管理部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并成为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护理质量的提高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各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技术标准,强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确立了护理质量管理在医院整体工作中的地位。特别是“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强化了全员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理念,明确了从基础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和技术规范建设等多方面加强护理质量内涵建设的整体工作思路,加强了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二、当前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护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护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总体上讲,系统化整体护理水平低,还没有基本实现护理模式由功能护理向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没有实现“以疾病为中心”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轨道上来,与党和政府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些医疗机构没有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深刻理解和把握护理工作与医疗服务、医院发展的密切关系,没有把护理工作放在医院整体规划发展中应有的地位,重医疗轻护理,重技术轻服务,注重外延发展轻视内涵建设,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由于认识的偏差和不到位,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护理工作的发展,影响了医院综合实力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二是护理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一些医院,护理管理组织体系责、权、利不统一,护理管理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缺乏科学有效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未达到客观、全面地反映和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提高的目的;由于缺乏有力的医院内部保障支持系统,致使医院行政、后勤、医技等部门没有很好地落实和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要求。另外,由于护理管理人员大部分是从临床优秀护士中选拔到管理岗位上的,在医院不断发展,对现代化医院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素质、领导艺术、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都需要有进一步的提高。受管理体制和护理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护理管理人员忙于事务性工作,不能把主要精力用在护理行政和业务管理上;不能把工作重点定位在抓管理、抓质量、抓护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上。
  三是医院临床一线护士数量仍不能满足患者护理服务需求。虽然近两年护士队伍的数量发展较快,但护士的配置仍不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没有达到卫生部的标准要求,护士每天忙于执行医嘱和治疗性工作,而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工作主要是靠护工,虽然满足了病人的生活照顾需要,但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带来了安全的隐患。有的医院还出现了“黑护工”,扰乱了病房的工作秩序。近年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对此问题反响强烈,病人、社会群众也感同身受。
  四是护士队伍出现了新的不稳定问题。一些医院为减少护士人力成本,以每月不到三百元的工资聘用合同护士,正规编制的护士队伍逐渐被临时聘用的护士所代替,形成了医院内一支同工不同酬的特殊队伍,护士基本的劳动权益没有得到保障,严重影响了护士队伍的稳定和发展,这个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五是护士队伍的职业素养、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需要有新的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责任大,工作质量维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特别是在诊疗措施愈加复杂、病人病情愈加危重、人性化服务的呼声愈加高涨的形势下,对护士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六是临床护理工作与患者需要、诊疗工作要求存在差距。“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没有完全付诸行动、落实在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在工作中将人文关怀融入对病人的护理工作之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帮助病人的氛围。
  七是护理服务领域有待拓展,社区护理还比较薄弱。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疾病谱的改变,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和康复、健康指导等多样化的护理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而护理工作的领域却没有及时拓展和延伸,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护理服务需求。另外,随着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社区护理工作已成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然而,我市社区护理工作还比较薄弱,护理人员配备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社区护理服务的内容、服务形式也比较单一,难以承担社区综合性服务,发挥多元角色的作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着护理工作的开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认真研究对策,尽快加以解决。
  三、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地位与作用,促进护理工作协调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健康需求和期望不断增长,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促进康复和减轻痛苦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临床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病人,更连续、广泛地与病人密切接触,其护理工作质量、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特别是在临床医疗技术快速发展,人性化服务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护理工作的作用更加重要。因此,各县区卫生局和医疗机构要从维护群众健康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护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全市护理工作暨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现场会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