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致富先进个人典型材料
他靠“网络”奔富路
——记**县**镇海子村农民***
每天天刚蒙蒙亮,**县**镇海子村都会有一辆机动三轮车驶向县城,驾车的就是海子村农民***,一个多小时后,他生产的200多斤无公害豆芽就已摆上了各大饭店和超市的菜架上,近百元的收入也就进了他的腰包。这只是***依靠网络致富的一个小镜头。几年来,***靠从远程教育网络上学到的技术,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而且还带动了本村乃至全镇一大批农民靠网络上学到的技术发了家。
试水网络,他给农民带来希望
2004年底,**镇海子村建起了远程教育终端站点,选择一名合适的操作员成了难题,当时许多农民对网络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形,更别说操作了,面对僵局,军人出身的***挺身而出:不懂咱可以学嘛,只要肯学习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从此,***与远程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远程教育操作员,上级组织的学习培训他一次也没漏过,一有空就对着电脑自己琢磨,掌握了远程教育操作的基本知识后,他就努力在网上搜寻适合当地的技术和信息。让知识变成财富,让远程教育引导农民致富,成了他的最大心愿。
海子村历来有植桑养蚕的传统。2001年,海子村发展桑园500多亩,形成了海子村的一个特色产业。但随着蚕茧市场的波动,单纯的植桑养蚕不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很多农户准备忍痛刨桑。这时,他在网上意外地发现了一则国外桑叶求购信息。当他把这一消息传播开时,有人笑话他:“看花眼了吧,桑叶要是能卖钱,我把姓都倒着写”。有一线希望就要试试看,这可关系到创收的问题啊!他和村支部书记多方联系,终于和一家桑叶出口企业挂上了钩。如今海子村靠出口桑叶一项年户均收入4000元。千亩桑园也被日本客商确定为无公害桑蚕蔬菜生产基地,中央七台《致富经》栏目、山东卫视《乡村季风》栏目都进行过专题报到,“栽桑不养蚕,照样能赚钱”成了村里的口头禅。
初试网络,让***尝到
远程教育致富先进个人典型材料
本文2009-02-28 17:00:17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1280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