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起草首长讲话的几个问题
接到让我讲课的任务后,感到有些诚惶诚恐。管理保障部人才济济,在公文写作方面也是高手如林,有不少公文水平很高,堪称典范,让我讲也只能是谈点学习体会。根据安排要求,今天主要跟大家探讨关于起草首长讲话的几个问题。这个题目不太好讲:一是因为首长讲话没有固定模式,而且不同首长要求不一样、特点不一样、风格也不一样,用一种思路很难适用于所有首长;二是从个人角度讲,对的公文写作接触较少,很难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好在对政治工作的公文写作比较熟悉,对行管后勤工作,这几年与管理保障部的同志有过一些合作,参与过一些讲话起草工作,有些了解。另外,不管什么内容、什么类型的公文,从本质上讲都有共性,道理和准则是相通的。在这个前提下,我谈点认识和体会,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管用,只是给大家提供点参考。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怎样认识起草首长讲话这项工作
机关组织会议和活动,一般都把首长讲话作为重点或压轴戏,有些简单的首长讲话不要起草,但在大部分公开场合的首长讲话,都需机关工作人员预做准备,有些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更需要机关反复推敲修改。有时费尽心血起草的稿子,可能最后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基本不用。这些情况,往往使机关工作人员压力很大,甚至产生腻烦心理。因此,要写好首长讲话,首先要对这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入的认识。
(一)这是用集体智慧指导工作的必要过程。在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下,首长讲话对各项工作和全面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社会上包括军队的一些同志,把这看成“个人说了算”或“一言堂”。但熟悉这个过程的同志都清楚,首长讲话虽然是一人讲,但却是出自众人之手、众人之脑、众人之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就像党的创新理论,我们常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绝不是一句空话,那是吸收了千万人的思想成果,体现了全党在那个时代认识的最高水平。首长讲话尤其是重要的首长讲话,也必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一个部门、在某一时期、对某项工作认识和指导的最高水平。从首长讲话的起草过程来看,机关起草首长讲话的过程就是研究工作的过程。有经验的部门领导,往往把这项任务作为一个深入研究工作的契机,集中骨干力量,甚至把基层一些有思想、有见解、有经验的同志喊来,对形势和任务进行分析、研究、交流、碰撞,逐步形成思路,把研究成果和部门的主要想法通过首长讲出来,使之成为工作的依据和指导。起草首长讲话也是首长和机关相互影响的过程。讲话稿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首长和机关交流的方式不尽相同。有时,是首长先讲自己的想法;有时,是机关研究的提纲或起草的稿子送审后,首长在这个基础上谈自己的想法;有时,是首长对机关送审稿稍加修改就使用,无论哪种情况,都是一个相互影响、达成共识的过程,最后形成对工作和建设的明确指导意见。起草重要的首长讲话还是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过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些重要讲话,有时要征求成千上万人的意见,经过反复修改。我们一些重要的首长讲话,如党委总结等,也是要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吸收集体的智慧,从而使首长讲话更科学、更全面、更准确。由此可见,首长讲话绝不只是首长的事,而是发挥机关作用的一种有效工作方式,是我党我军发扬政治、军事、后勤民主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了运用集体智慧指导工作的要求。
(二)这是公文写作中要求最高的光荣任务。公文写作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越是高层机关在这方面的要求越高。因为它不像基层那样面对面的领导,主要靠公文指导工作。我国自古就很重视文字工作,把文字能力作为官员的必备素质。汉朝时,皇帝身边有“六尚”: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和尚书。“尚”是掌管的意思,前面几“尚”管的是衣食住行,尚书负责皇帝的文案,职权地位本不高。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六尚”的其他“五尚”逐渐成为内官,只有尚书成为朝廷重臣。到唐宋时期,设三省六部,有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是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机构,下设吏、户、礼、工、刑、兵六部尚书,持续了一千多年,对中国政体影响深远。宋代设翰林学士,是专门为皇帝起草诏书的。明清两代设翰林院编修,科举前三甲一般要先做这项工作,也就是先做文字编纂工作,才能在仕途上进一步发展。张居正、曾国藩就是入了翰林院,才一步步进入最高权力层的。我们党和军队的领导人,许多也都是文字大家,像毛主席,即便不说他在其他领域的卓越建树,只是在公文写作这个方面,也可以载入史册。我们在工作中接触的很多领导,在文字写作方面也都有很深的造诣,很高的鉴别水平。你写的好与不好,有多少能用的内容,存在问题是什么,他们都非常清楚。为他们起草讲话初稿,能让他们感到满意,或者部分满意,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所有公文中,包括通知、计划、总结、经验材料等,起草首长讲话难度最大、要求最高,也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具备更高的水平。首先,这是由首长讲话的重要性决定的。首长讲话是在一定级别内最权威、最具指导性的文件,对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要求、推动工作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把首长讲话搞好,是办会、办文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其次,这是由大家对首长讲话的重视程度决定的。各级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对首长讲话都非常重视,往往是首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提出的每一项要求,都要认真琢磨,这就需要起草时要有很高的标准。最后,这是由首长本身的高层次、高水平决定的。首长的政治经验、思想水平、认识高度、工作阅历及视野范围,一般说来都高于我们,要体现首长的水平,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安排公文写作时,往往是集中精兵强将,来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三)这是提高自身素质水平的难得机遇。最近,我们组织编了一本教材,主要是对战略参谋提要求的。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分析了机关参谋人员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能出大主意、好主意的智囊型参谋,二是博闻广记、把握信息前沿的知识型参谋,三是会抓落实、善于综合协调的组织型参谋,四是严谨缜密、精通业务的多能型参谋。无论哪种类型的机关工作人员,都是很重要很光荣的,都需要很高的全面素质,也都可以从起草首长讲话中得到教益和提高。因为起草讲话,需要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的材料和书籍,需要在讨论氛围下高强度调动才智深入思考,需要对各种观点、思想、用词进行比较选择,需要接受一级又一级高标准的、十分苛刻的审视和挑剔。这对提升思想认识高度、逻辑思维层次、决策指导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都极为有益。起草首长讲话,是一个研究性学习、互动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和归纳性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以老带新的学习过程,既可最大限度的实现思想价值,又可提高自己水平,广交多方朋友,所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二、完成起草任务的一些基本要求
起草首长讲话同完成任何任务一样,有自己运作的一套程序,也有反映内在要求的套路,遵循这些基本要求,就可以少走弯路。根据一些同志的经验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准确定位。任何一项工作部署和活动安排,其中的首长讲话都不是孤立行为,而是整个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就有一个分工定位问题。定位准确,才能恰如其分地讲话,讲恰如其分的话。首长出席的中小型会议,除其他会议程序外,一般会涉及两级首长,即本部门首长和上级首长。在起草讲话时,往往容易出的问题,就是两位首长的讲话内容拨拉不开,写出后过于雷同,这就是定位不准导致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搞清两位首长在会议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一般说来,本部门首长讲话主要应从部署安排的角度,上一级首长讲话,应从工作指导的角度。比较而言,前者更具体,后者更抽象;前者更具操作性,后者更具思想性。如:今年召开的总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共有四位首长参加,总参首长和参政三位领导。会议安排一位参政领导主持,一位参政领导宣读通报,一位参政领导讲话,最后是总参首长作指示。起草首长讲话主要是两份。参政领导主要讲了三个问题,第一,党、国家和军队对“五五”法制宣传教育的部署要求;第二,前阶段总参筹备开展“五五”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情况;第三,下一步搞好总参“五五”法制宣传教育的基本考虑和安排。总参首长作指示也是三个问题: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关系国家和军队科学发展的大事来抓;二是要把握工作重点,努力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三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这样就把两位首长的讲话内容比较清晰地区分开了。再如:总参政工网建设工作会议,参政领导主要讲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总政对政工网建设的部署要求;第二,前阶段总参政工网建设使用情况;第三,下一步要做的几项工作。总参首长讲话也是三个问题: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政工网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二要抓住关键环节,增强总参政工网建设使用和管理效益;三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政工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这两次会议、两级首长、两次讲话基本结构很相似,这是定位上的需要。比较一下两级首长的讲话提纲,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定位上的区别:前者定位在具体部署工作层面,主要是传达上级指示精神,介绍总参已经完成的工作和下一步具体的工作安排。后者定位在宏观指导层面,站在更高层次阐述意义,明确重点,提出要求,立意更高,视野更开阔。这样,二者就在同一主题下,从不同层面完成了对工作的指导职能。起草讲话时,准确区分两位首长的职能定位,就不至于写得上下一般粗,这也是顺利完成起草工作的一个基本点。
二要理顺逻辑。首长讲话要讲哪些方面的内容,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根据不同工作需要和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安排,并各具特色,从来不千篇一律。但在多数情况下,特别是上级首长的讲话,有个一般的内在逻辑,或者说传统的三段式,就是依次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或者说依次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提高认识的问题,二是对工作内涵或重点、特点、规律的把握问题,三是怎么组织领导抓落实的问题。一般分为三部分来写,有时候也分成四、五个部分,但基本内容仍是这三个方面,基本顺序仍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如:总参首长在总参爱卫会全体委员会议上的讲话,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爱国卫生工作的自觉性;二是把握需求特点,努力提高爱国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总参爱国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这三个方面分别回答了认识问题、对工作特点的理解把握问题和如何组织领导抓落实的问题,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讲下来,既环环相扣,又符合大家的思维方式。如果把顺序颠倒一下,或者说减掉一个内容,读起来、听起来、理解起来就很别扭。有些稿子把逻辑顺序弄乱了,一上来就讲内涵理解问题,写到最后才谈意义认识,给人本末倒置的感觉。明白这样的逻辑组成和顺序,在讨论拟定讲话提纲时,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和共识,就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在这样的逻辑下,也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不能一概而论。如:总参首长在总参行管后勤工作会议上讲话,逻辑结构和次序就呈现了另外一些特点,有四个部分:一是自觉用胡主席重要讲话和军委扩大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工作起点;二是坚持以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全面提高行管后勤建设水平;三是始终把增强效益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推进管理保障工作创新发展;四是切实将能力建设作为关键环节,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行管后勤队伍。它是抓住这项工作的重点问题依次展开的,最先也是认识问题,后面是工作中要强调的不同侧面,逻辑很顺,也很有新意。写文章法无定法,道理就在这里。
三要抓住问题。办会、办文和起草首
关于起草首长讲话的几个问题
本文2009-02-26 13:14:37发表“写作技巧”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1259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