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做法
历史以来,社会矛盾伴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各个阶段社会矛盾都有其特点和本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时代的主题,对化解矛盾纠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我就**县两河乡化解社会矛盾作简要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齐抓共管落实责任
两河乡辖7个村142个村民小组22214人,国土面积167.33平方公里,乡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四季阴雨绵绵,群众居住分散,加之基础设施欠发达,交通滞后,通讯不畅,化解社会矛盾工作难度较大。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制度,强化工作措施,重点抓好落实。一是党委政府总缆全局,负责对全乡的化解社会矛盾工作进行总体安排,检查督促,考核奖惩;二是乡副科级以上领导按照分管工作和挂钩联系村安排,做到既分工明确,又根据社会矛盾发生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适时调整安排处理;三是乡干部包片到组,每名乡干部负责3—4个村民小组,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四是除乡有维稳中心,村有调解委外,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到村民小组,在村民小组中设立调解组,由村民小组长、党员、各级人民代表和退休老干部组成调解组,我乡80%以上的矛盾纠纷都在村民小组中化解,极大地减轻了乡村工作量,并且由群众说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十分及时有效;五是严格考核,建立奖惩机制,乡考核村、村考核村民小组,年度评选化解社会矛盾先进个人30人,奖励资金15000元,乡村干部经济上相对宽裕,主要以精神鼓励和晋级晋职优先为主,村民小组优秀调解员奖励200—600元。考核不合格的,乡村干部给予待岗、停发工资补贴和不予晋级晋职处理,村民小组调解员取消调解资格。
二、强化信息畅通,确保社会矛盾化解及时
针对我乡自然条件差,群众居住分散的特点,我们建立了两项制度:一是信息报告制度,凡是发生大的矛盾纠纷,村组不能及时调成的,必须在12小时之内报到包片乡干部,乡干部在一个工作日内必须到实地调处,不能调成的,必须及时报告挂村领导,如报告不及时引发不良后果的,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二是巡查调制度,结合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工作,领导干部带领乡维稳中心专职人员,定期进村入户了解矛盾纠纷,开展调处工作。乡党委政府专门配备了两辆摩托车作为巡查调解公务用车,深受群众欢迎,群众亲切地称之为调解车。
三、倾注情感,俯身为民
群众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情感工作,干部只有做到身到、心到、情到才能做好工作,化解矛盾工作尤为如此,从具体工作实践证明,一次成功
乡镇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做法
本文2009-02-07 19:40:36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12012.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