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县农业局工作总结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克服雨雪冰冻灾害、汶川“5.12”特大地震等影响,通过全局上下创新拼搏,突出“六抓”,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狠抓粮食生产,大小春喜获丰收。通过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和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年粮食面积76.893万亩,总产28.1815万吨,分别较上年增0.26%和1.78%。其中,大春58.583万亩,平均亩产405公斤,总产24.05万吨;小春18.31万亩,总产41315吨,较上年增产8.6%,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0.491万亩,总产达23911吨;油菜种植面积15.3万亩,总产29625吨,较上年增产8.12%。
二、狠抓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突出。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狠抓了蔬菜和粉葛两大特色产业的发展。围绕“建好8500亩常年性蔬菜基地,实现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总产40万吨”的目标任务,科学规划,强化技术指导,建常年性蔬菜基地7300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46%,引进业主26家(2008年新引进14家),承包土地规模种植蔬菜2200亩,建大棚1050亩,全县蔬菜播面达到9.6万亩,其中商品蔬菜4.6万亩,预计蔬菜总量达到38万吨。葛根产业——在永兴、新太、回龙三个乡镇,新建粉葛基地3个面积90亩,定植粉葛苗586万株。做到统一提供优质葛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指导。已栽种粉葛3万余亩,初步形成了以普安、沙坝、梅家、新宁、回龙为中心的前厢片区和以广福、长岭为中心的后厢片区粉葛种植基地。
三、狠抓思路创新,破解旱山村增收难题。在丁家山村海拔800米以上的旱山村坚持旱地改制,探索出了“春洋芋(麦)/玉米/秋洋芋+秋大豆”种植模式,增产效果明显,2007年四季增产值达3500元,较过去亩增收2840元。今年在丁家山村实施的1000亩玉米高产攻关平均亩产达到739.3公斤,最高田块亩产达808公斤,农民增收50——150元。
四、狠抓项目实施,改善条件成效明显。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投入和支持,实施了测土配方、农村沼气、科技入户、马铃署提升行动等项目,成效明显。
1.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集土样2900个,
2008年县农业局工作总结
本文2008-12-14 11:22:00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10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