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培训班正式开学。这段时间,全县的防汛抗灾、生产自救任务很重,工作非常辛苦,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为我县农村发展和稳定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也通过你们,向长期奋斗在农村一线的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致以亲切的问候。下面,就这次培训工作,讲两点意见:
首先,借此机会,结合我们这几年来的发展实践,给大家通报一下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祁门这几年经济社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全省县域经济运行综合评价考核中,我县综合指数由2003年的第39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18位,四年间前移了21位(2007年是全市唯一进位的县)。在连续三年的市委、市政府对区县工作的综合考核中,我县有多项工作进入先进行列。
在“十五”末,全县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千美元、人均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亿元、茶业产值突破1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1亿元。在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了20亿元大关(达22.76亿元),成为10年来最好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亿元,增长24.2%,为12年来最高增幅;固定资产投资在2006年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后,2007年再创新高,达到14.64亿元,增长36.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亿元(达到6.02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由“九五”末的25.6:31.1:43.3调整到2007年的14.9:36.2:48.9。
2000年,全县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8.87亿元、1.62亿元、65万美元和2.64亿元;到2007年,全县gdp达到22.76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4亿元,外贸出口529.7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2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6倍、9倍、8.1倍和2.3倍。2000年,我们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313元和1944元;到2007年达20190和4084.49元,分别增加了13877元和2140元,是2000年的2.5倍和2.1倍,县域经济在“十五”时期保持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尽管如此,但我县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的速度仍不够快。因此,早在2002年,县委、政府就根据祁门实际情况,提出了未来3至5年将处于消化历史欠帐,打基础促发展时期的重要判断。大家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可能会有些不清楚,不要说你们,就是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也往往不能理解,总以为消化欠帐就是财政问题,实际上并不仅如此,它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欠帐、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解放的欠帐、在经济发展环境上的欠帐。为什么这么说?我想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从县情来看,祁门在发展上,存在“四个劣势”:
一是区位优势不明显,对外开放难度大。祁门处于安徽的最南端、黄山的最西端,是黄山的“西伯利亚”,就三区四县而言,处于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和辐射延伸的末端,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东进发展战略”上处于弱势地位。二是生产要素不配套,聚集程度不高。包括人才、资金、土地等,就拿土地来说,我县工业用地少、地价高,大的工业项目难以落地。黟县是8000元一亩,徽州区是1万元一亩,而我们要5万元一亩。国家新一轮土地政策出台后,价格更高了(为13类、6.4万元/亩)。三是受台海局势影响,军事要区制约影响大。祁门县作为全省驻军大县,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影响了我们的招商引资、旅游开发,影响了我县对外的进一步开放。四是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落后。这也是目前影响我们祁门发展的最大障碍。
第二,从经济运行的情况看,突出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盘子不大。近年来,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自己和自己比,有很大提高,虽然人均指标不错,但总量不大。就拿多年位居全省第一的宁国相比,从2007年人均指标上看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并不大。但从经济总量上看,我们的差距就明显了。宁国的gdp、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81.57亿元、10.2亿元和20.69亿元,我县分别只有22.76亿元、1.6亿元和6.02亿元。这与我们作为生态大县、资源大县的身份极不相称。
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祁门历史上三产的比重较高,曾经在全省拿过第一。经验表明,首先要增加二产,然后再由二产转向三产,而去年我们的二产比重为36.2%,在没有二产强力支撑的前提下,去年三产占了gdp的48.9%,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没有一个强大的二产支撑,我们的三产难以持续发展。
三是财政运行质量不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非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过高,2004年的非税收入比重高达60%,每年的可用财力仅为6000万左右。大家可能不知道,在03年我们的财政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三大企业改制减收了1000多万;另一方面,通过人大、政协调研,偷、跑、漏税现象比较严重,仅房地产、餐饮行业及车辆税三大块,03年没征收上来的就有1000多万。虽然通过04年的努力、05年的巩固、06年的提升,税比实现了顺六四开,但在全市来讲结构还不是很好的。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2004年以前,我们在县乡道路上,除了省道休张、大新沿线的10个乡镇外,我们还有15个乡镇不通油路,全县39座病险库,一直处于带病运行状态。包括我们的城市建设,曾有人开玩笑说,我们的外河街比旧社会还旧社会,在我们农村大量的基础设施还存在人畜饮水困难,乡村道路不畅,校舍危房急需维修等等。
五是民资发展活力不足。表现比较突出是我县人均储蓄存款较多,曾多年位居全省第一。2007年我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5.5亿元,人均8282元,比宁国(7326元)还要高出956元。但我们的民资没有用活,没有把死钱变成活钱。这恰恰反映出观念落后,民间创业动力不足。
第三,从发展的态势看,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虽然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但也有许多有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一是从发展机遇看,从2004年到2008年,国家连续五年出台了中央一号文件,多方位、多角度,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力度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进东向发展、加速推进安徽在中部崛起的重大决策。这将有利于我们争取项目,扩大投资,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优化经济发展硬环境。与此同时,发展的实践锻炼了干部,发展的成效鼓舞着人心。尤其是通过“十五”的高速发展,全县上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意识和氛围更加浓厚,广大群众理解改革、支持开放、要求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全县上下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发展的氛围进一步浓厚,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坚定,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县上下呈现出团结一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是从发展基础看,通过近几年逐渐打破一系列制约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得到大大改善。随着大青线公路改造(总投资6800万元)、休张线祁门东段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1600万元)的全面完成,祁门两条主要过境公路的通行能力大大提升。历时3年、总投资达3192万元的县乡公路“黑色化”目标的全面实现及水电供区电力网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暨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通过省专家评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通过
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培训班上的讲话
本文2008-12-09 15:39:00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0992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