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代会政府换届工作报告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 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2008年11月20日在八角镇第十七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政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宝贵的意见。
本届政府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全镇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五年,是我镇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五年,是全镇大局安全稳定的五年,是实施“富民强镇”战略成效显著的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五”计划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五年来,在什邡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镇人大的监督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旅游文化强镇”的奋斗目标,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较好的完成并实现了镇十六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年来,全镇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至2008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总额8.0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总额9644万元,实现财政收入总额1837.13万元,到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43元,比2001年增加
2028元。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004年至200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总额1.26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总额 7150万元,实现特色农业增加值总额1018万元,到2008年,粮经产值比例达到1:9,优质农产品比重大幅度增加,农业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认真落实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五年来先后开展了“百千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十万农民大培训”工作,共举办各类技术知识培训班70期,受训人数达8521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4期,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71人。
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以中药材种植、优质绿茶、安全绿色山野菜和优质生猪、山羊养殖五大项目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目前已形成了5个种养专业村。在2007年先后被列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全省12个环境优美试点镇之一。种植业上我们着重抓了中药材和绿色无公害反季蔬菜生产,五年来新增黄连5200亩,其他药材10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其中2007年有彭州、中江、绵竹等地的客商9户到我镇投资黄连、花椒、白芍、天麻和“三木”药材种植项目,投资金额达400余万元。
农业生产方面,继续抓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五年来共试验、示范洋芋品种4个,水稻品种3个。优良品种普及率100%。
畜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五年来,以科学饲养和良繁技术为重点的畜牧科技知识得到全面普及和推广应用,畜禽疫病防疫和疫情防控网络得到完善和加强,疫病预防措施得到切实落实,牲畜品种不断优化,畜群结构日趋合理,科学喂养等先进技术得到了全面推广。以“元一”食品公司为依托,建立峰顶、爆竹园生猪饲养基地。到目前,全镇饲养生猪年出栏上百头的50户。全镇已培养发展各类养殖示范户95户。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和家畜家禽疾病防疫工作政策和措施得到全面落实,五年来,我镇无一例“禽流感”疫情发生,畜禽疾病防疫率达100%。
林业工作成效明显,五年来,一方面加强了林业法律法规、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政策的贯彻落实,林业工作队伍的建设得到充实和加强,完善护林防火设施设备,另一方面重点抓工程责任的落实、林地保护、采伐限额监督、造林管护和工程资金管理、钱粮食兑付工作。通过省市抽查,五年来年共完成成片造林2600亩。全镇5730亩的退耕还林工程面积保存率100%,苗木成活率在95%以上,钱粮及时足额兑付。
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先后完成了16.1公里村道的硬化,共修复水毁工程38处,计8公里,完成人畜饮水工程9处;湔底河公路保坎、路面维护共投入50万元。积极配合市交通局对总投资150万元的小夫路群力桥、姜家桥、红灯桥进行排危改造,目前群力桥已建成通车。全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镇村组道路状况得到明显改观。
农经统计工作,我们坚持加强对村组财务的管理,认真落实村组财务公开工作,坚持“两审一办”制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类报表,按要求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证新证的颁发工作。
(二)加大投入,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我们坚持抓好现有企业的稳定和巩固及整体素质提高。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镇内的煤矿企业、矿山企业、地面企业进行了严格的整顿,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加大投入进行生产技术改造。五年来,企业共投入整改资金2800万元,各企业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条件进一步完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企业的服务、指导工作,配合市上有关部门对煤矿企业的采矿许可证和工商执照进行了年审。并积极配合四川蓝剑饮品集团做好“冰川时代”矿泉水水源保护区和“中国矿泉水之乡”八角生产基地建设的前期工作。全镇矿产资源保护工作、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工作得到加强,传统企业稳步发展,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全镇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2004至2008年,实现中小企业总产值总额23.10亿元,实现工业企业总产值总额10.87亿元;工业增加值总额8.7亿元;营业收入总额19.13亿元,完成利税总额820万元。
打造旅游经济文化强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镇坚持把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作为全镇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的主线,努力引进外资,围绕旅游兴镇的目标,促进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五年来,全年实现第三产业总产值总额7.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0万元。
(三)以“十大工程”为载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为了稳步推进“十大工程”,我镇除了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外,还注重抓好综合示范来带动全镇“十大工程”工作的开展,将五马村作为“十大工程”建设的综合示范村。五年来,全镇“十大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硬化水泥路面16.1公里;水毁河堤整治加固8公里,人畜饮水池9口,治理水土流失5平方公里;沼气、液化气入户212户,新增电话入户712户,光纤电视入户630户,互联网用户35户;新农村住宅改造301户;基本完成了各项目标和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9800万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0%。
(四)扎实工作,加强国土资源管理
加大了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时制止违章征占用土地的现象发生,按市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完成了全镇集体土地认界、发证的前期工作和土地变更调查。在做好汛期防洪工作的同时继续对重点山地灾害进行严密的监控,建立健全防灾抢险预案,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确保全镇安全渡汛。配合上级国土部门对全镇28处地质灾害易发点进行了普查并制定了防灾减灾预案并向76户农户发放了明白卡。
(五)进一步解放思想,引进外资,加强招商引资力度
2004年以来,镇政府按照镇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 “打造旅游文化强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按照总体规划“以一个中心、两个片区”的旅游发展框架进行旅游开发,青龙湖、泰和寺旅游景区内的五马路改扩建工程和路面硬化已于2005年9月全部完成,全镇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农家乐全镇已达到9家。
同时积极参加市上组织的各种招商、推介活动。五年来共引进资金3200万元,项目16个。
(六)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得到认真落实
粮食补贴、税费减免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得到较好执行,农村“三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五年来,落实退耕还林补偿费527.16万元,兑现计划生育补偿费15.6万元,下发粮食直补金6.9504万元,减免农村学生学杂费5万元,落实农村教育补贴1.5万元,发放扶贫资金9.8多万元,争取上级农田水利、道路修护、村镇文化及办公设施资金392万元。
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让人民群众更多享受到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文明的成果。五年来,共铺设通村水泥路16.1公里;解决新增贫困户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252户882人,改造农村危房21户;自来水普及率达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4%;新增有线电视630户,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加大对贫困户帮扶力度,在市直机关部门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及贫困户的基础上,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镇、村开展了 “五助一帮一”和“党员奉献日”活动。
——教育工作成效明显。五年来,全镇的教学布局得到调整,撤并3个办学点;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经镇党委与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调投资200余万元扩建的八角中学、八角楠木小学、新拱小学现已交付使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教学环境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小学远程教育网络已初步形成,“两基”复查验收顺利通过。
——文化宣传主阵地作用发挥良好。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得到改善和加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得到加强,各类文体活动深入开展。文体广电事业稳步推进,五年来,全镇电话总量达到2165部,全镇光纤入户总数达到了近2000户,互联网入户达到47户。群众体育运动得到加强,全民健身活动有序开展,在2005年什邡市第四届农民运会上,获男子篮球第四名。群众性文化活动有了新突破,巩固现有的文化阵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女子秧歌队、龙灯队、腰鼓队等文化队伍的建设。并于2006年9月28日成功举办了什邡市首届山歌赛。全面启动了电影“2131”工程,组织电影队深入到各村组院落共放影50场,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高度重视。宣传和服务力度加大,农村人口素质得到较快提高,生育观念得到转变,各项计生指标达到上级标准要求,计生工作整体稳步推进。计生率达97.1%,自然增长-0.08‰。
——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极大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面完成,群众参合率达到90%以上,5个新建村级医疗卫生室投入使用,基本解决了农民就医问题;镇村环境卫生问题得到重视,镇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疫病防治体系得到健全,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科技兴镇”战略稳步实施。农民科技意识显著提高,“科普示范镇”活动深入开展,科技培训不断加强,农民文化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五年来,共有农民3212人次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有力地推动了科技知识在农村全面推广。
——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建内容逐步完善,创建标准不断提高,创建要求全面落实,创建活动效果明显。五年来,全镇共评出“五好家庭户”2479个,“三新户”3099 户,“双文明户”155户。
——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加强。严格程序,搞好救济和救助工作;扶贫帮困成绩显著,“双拥”、残联工作深入开展,通过多种渠道争取助残金42000元,进一步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五年来,解决各种困难户、农村低保户450户,累计资金达160万元。帮扶贫困户160户,三期“宏达安身工程”共解决无房户、危房户、特困户、临时困难户60户。
同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兵役、预备役登记、民兵整组、征兵工作任务。
另外老龄、档案、保密、个协、民宗、劳保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三、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保持稳定
(一)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自觉接受市委市政府、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五年来依法按时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65条。加强了与广大民主人士、人民团体等社会各界的联系,对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建设重大问题,主动征求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建议,做到决策科学、依法行政。
维稳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措施有力。“平安”创建稳步推进,“点、线、面”结合、“打、防、控”一体的社会治安管理新机制全面建立,社会治安防范管理体系日趋完善,违法犯罪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和“三股势力”受到严厉打击,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依法治镇、村民自治工作有效推进
乡镇人代会政府换届工作报告
本文2008-11-21 23:57:00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0887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