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08-08-19浏览:2850下载161次收藏

**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2006--2010年
第一章     概    述
为进一步改善我县农村运输薄弱环节,加快公路运输基础实施的建设步伐,提高公路运输总体效益,促进农村公路运输市场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关心“三农”问题,加快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切实解决农民乘车难、出行难问题,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根据省、市交通管理部门关于加强建设和发展乡村道路、客运站场、运力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县乡村客运市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县农村2006-2010年客运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编制依据
1、《关于编制农村客运发展规划的通知》(皖交计[205]33号);
2、《**县统计年鉴》(2004年);
3、交通部标准jt/t200-2004《公路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4、(2006~2010年)**县乡村道路发展规划纲要。
二、规划的年限:规划的目标年为2010年。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包括农村客运班线的开发,运力的投放,乡镇及农村客运站点的新建、扩建。
四、规划的目的、指导思想和规划指导原则
在充分调查研究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宗旨,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以方便群众出行,服务农村经济为目的,结合城镇总体规划,围绕农村路网上档升级,科学合理设置和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站场,全面实现“把路修到农民家门口,把车开到农民家门口”的目标,进一步提高综合运输效益,促进本县经济持续、稳定、协条发展。
本规划的原则为:
1、结合本县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城镇发展的布局,与相邻县、市建设相衔接,坚持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
2、适应国家投资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坚持多渠道,多元化建设,多种形式经营的原则。
五、至2010年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分年度目标
1、2010年规划的总体目标
2010年前,所有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96%以上。
至2010年,农村客运运力全面更新为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其中中级客车达40%,农用运输车等非法营运车辆全部淘汰。至2010年通公路的行政村居民步行500米能坐上车,班车客运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
2010年,全县所有乡镇均要建成五级以上客运站,60%以上的行政村要建成招呼站式候车亭。
2005-2010年农村客运站点规划明细表
年度 客运站 停车场 停靠点 备注
2005 四级站1个
1 9 已完工
2006 三级站1个 2 17
四级站1个
2007 四级站1个 1 33
2008 四级站2个 2 40
2009 五级站5个 5 40
2010 五级站4个 4 40
合计:三级站1个、四级5个(已完工1个)、五级站9个、停靠点179个。
2005年至2010年度开发农村线路及运力投放的分年度目标见下表:
农村班线及运力投放一览表
年度 农村班线 营运客车
新增 总数 新增 更新 保有量 中级车率
2004 / 23 148 0%
2005 2 25 2 6 150 0%
2006 12 37 4 20 154 0%
2007 7 44 20 30 174 5%
2008 10 54 30 30 204 10%
2009 5 59 40 30 244 20%
2010 / 59 56 34 300 40%

第二章      农村经济及农村公路客运发展状况
一、基本县情
全县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个国营农场、1个场代队、275个行政村、2967个村民组、9。9万户、人口49万。其中农业人口40万,全县通车总里程1008公里,其中国道25公里、省道52公里、县道266.06公里、乡道145.4公里、村道520.3公里,公路网密度0.7公里/平方公里。
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县人民克服种种困难,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讲究实效,社会经济获得了全面发展。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35.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851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31%和21%。
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明显提高,二十多年来发展取得的成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急而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和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表2-1、表2-2分别列出了**县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纯收入及消费水平和恩格尔系数。
近年**县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表2-1
年份(年) 生产总值(万元) 第一产业(万元) 第二产业(万元) 第三产业(万元) 人均生产总值(元/人) 人口(万)
1990 59700 34578 15312 9809 1345 44.4
1991 53700 25752 15914 12031 1196 44.9
1992 67100 31796 19666 15674 1478 45.4
1993 93093 44321 29164 19608 2037 45.7
1994 126228 51944 46838 27446 2738 46.1
1995 169989 62728 70474 36733 3648 46.6
1996 206048 76281 80420 49341 4403 46.8
1997 225205 80786 85658 58761 4771 47.2
1998 231535 83508 105388 73972 4895 47.3
1999 262868 79589 89744 62202 5522 47.6
2000 273993 85523 104715 83755 5720 47.9
2001 283996 84824 110380 88792 5904 48.1
2002 294653 86652 115172 92823 6100 48.3
2003 290525 70164 123081 97280 5978 48.6
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    表2-2
年份(年) 农村居民纯收入(元)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元) 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元) 恩格尔系数(%)
1990 628 657
1991 473 692
1992 520 485
1993 812 462
1994 1061 744
1995 1500 930
1996 1884 1072
1997 2054 1729
1998 2138 1556 815 52.4
1999 2188 1557 821 52.7
2000 2260 1530 808 52.8
2001 2262 1539 799 51.9
2002 2113 1321 752 56.9
2003 2341 1544 744 48.1

三、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县的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水运为辅。境内无铁路运输,已经初步形成了从贯穿全县的104国道、312省道的公路网络。
1、 县乡村公路状况
我县县、乡、村公里总量为931.76公里,其中县道:266.06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16.5公里,三级公路59公里,四级公路190.56公里;按路面质量分:水泥路3公里,沥青路162.5公里,砂石路100.56公里。乡道:145.4公里,均为四级公路;按路面质量分:沥青路22.5公里,砂石路122.9公里。村道:520.3公里,按质量等级分:四级路59.6公里,机耕路460.7公里。
2、 **县公路运输状况
2004年,全县共有各类客运客车292辆,客位3420座;货车1600辆、农机1000辆、大小四轮1200辆、摩托车2万辆,全年共完成公路客运辆450万人次,周转量9000万人公里,货运量72万吨,货物周转量7700万吨公里。
四、农村客运量现状及预测
2004年全县农村客运量约26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约9000万人公里,预计到2010年,全县客运量约为50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约10000万人公里。其中农村居民客运量将达到35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为8000万人公里。
五、农村公路建设状况及规划。(略)
六、我县农村公路客运班线、运力、客运站点状况及存在问题。
1、班线及运力
**县共有班线52条。其中县内农村班线23条,其它班线经过本县农村地区时均有停靠,但沿途停靠点不明确,无明显标志。全县有148辆客车跑农村班线,但车况差几乎无中级客车,技术等级达到二级的不到10%,日发班次460班次,但实载率不高。
2、客运站点
全县共有客运站8个,其中二级站一个(滁州市公路运输总公司**汽车站)、三级站1个(**县运输公司车站)、四级站1个(来城东门客运站)、五级站5个(北门客运站、水口客运站、大英客运站、施官客运站、半塔客运站);在建的四级客运站有一个(汊河客运站),其余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只是招呼站、发车点,沿途的停靠点均无候车亭,也无明显标志。
3、行政村班车通达情况
全县共有275个行政村,一个国营农场,虽然各个村都通路,但因路面等级低、客流量小等原因,仍有11个行政村通公路未通班车,60个行政村公路损坏或路面状况差未通客车。
4、存在问题
目前我县农村道路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能适应农村客运市场的需要和发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农村客运站总量不足,总体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