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消防部队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材料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08-06-16浏览:2254下载276次收藏

    **公安消防支队即“**119”是全国最早开展抢险救援、为民解困的消防部队之一,他们视群众为父母,危难关头总是冲锋在前,火中救人,水中抢险,经历了无数次危难中的考验,是**群众心中的“城市英雄”。

  在汶川特大地震面前,**市公安消防支队迅速反应、英勇奋战、科学施救,成为重灾区都江堰市第一支成建制到达现场并展开救援的部队,成为在最危险前线攻坚的主力部队,成为救出幸存者最多、救出被埋者最多的部队。参战官兵激战九昼夜,成功疏散转移受灾群众13252人,营救高楼围困和被埋压人员2766人,其中生还者945名。在危难关头再次经受了党和人民的考验。

  快速反应:早一刻到达就能挽救更多生命

  突如其来的灾难,瞬间造成**全市通讯中断,**消防临危不乱。不到一分钟,支队长***通过支队仍可使用的指挥系统宣布启动**消防支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命令全体官兵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做好抗震救灾的一切准备。

  不到3分钟,***即赶往**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途中通过各大、中队反映的情况,迅速判定都江堰和彭州是**两个重灾区。5分钟后,支队政委、现场总指挥***立即调出9个小组、70余台车、700余名消防官兵,支队三分之二的警力不到一个半小时,全部到达80公里以外的上述地区,投入了施救。

  第一时间赶到都江堰,支队立即派出100余名官兵展开全城大营救,疏散被困在屋内的群众和倒塌房屋废墟浅层的伤员,2小时内就疏散被困群众3500余名。其余500余名官兵分成3个灾害救援小组,在垮塌最严重、埋压人员最多的都江堰市新建小学、市中医院和聚源中学垮塌废墟里展开营救。

  参战官兵冒着不断发生的强烈余震,房屋随时垮塌的危险,充分发挥救援工具和经验的优势,冒着夜间倾盆大雨,在不到10个小时的时间里,从新建小学废墟内救出被埋师生150余人,生还22人;从聚源中学救出被埋师生170余人;从中医院救出被埋者78人,生还19人。开赴彭州市的消防官兵在10个小时内将800余名被困群众疏散到安全地带。

  攻坚克难:宁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抢救群众

  在危难与救人面前,**消防官兵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地震把都江堰市观景路47号楼二楼压成仅有40厘米高的夹缝,已有8个月身孕的张永艳和她母亲就被埋压在这个夹缝中。要进入夹缝实施救援,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有灭顶之灾。

  马路边上的围观群众都不断地劝告消防官兵不要冒险。在场官兵纷纷主动请缨,一个个头较小的战士爬进狭窄的空间实施救援,一点一点地清除障碍。35个小时后,张永艳母女成功获救,现场响起了阵阵欢呼声和掌声。

  700余名官兵,九昼夜激战,无一人得到休整,基本上是全程连续作战。官兵们始终在最前线与烈日作战,与疲劳对抗,与恐惧搏斗,与死神赛跑。前三个夜晚,风雨交加,除指挥部值班调度人员外,全部人员投入现场通宵战斗,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血水。进入第三天部分救援现场已散发出异味,参战官兵没有一名退缩。

  消防特勤二中队连续奋战3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消防部队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