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炼铁厂创新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08-06-10浏览:2989下载133次收藏

创新无界限 人人有作为

   ###,上海宝钢炼铁厂普通职工,高中学历。他凭着长期刻苦自学,对宝钢原料场设备缺陷进行了大小数十项改造,完成了大量的备件国产化试制工作。近年来,获得专利技术28项,发明专利19项,累计创效3.2亿元,他发明的“金属检测与自动除铁新技术”获得2006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钢铁行业技术工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韩明明同志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创新无界限,人人有作为。

创新没有岗位界限。###同志只是原料场一名普通工人,却成为全国冶金行业创新的模范,再一次证实,任何一个岗位都能在创新上大有作为,一线操作岗位也能成为创新的主体。2006年公司评先出了40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进步奖励项目,不少是一线岗位职工的创新杰作,如修建部电调队大电缆敷设工艺革新及相关整套设备工具的研制,铸管离心机工部对2#、3#离心机拔管钳改造,动力部水泵班100循环冷却水温调节等。在我们炼铁生产部也不乏立足本职岗位,勇于创新的韩明明式同志。煤气系统一米二翻板阀自配的液压系统,自2004年高炉大修投用后,频繁漏油,换上不同厂家的油缸,均用不太长时间,阀门厂家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是液压维修班长房小弟经过长期的分析、研究,对该阀门上的油缸连接形式和密封结构进行改进,解决了漏油的问题。类似的创新性改造,房小弟同志每年总要完成几项,2006年被公司评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进步的项目就有4项,保证了炼铁部液压系统极低故障率,节省了大量备件费用。炼铁炉前泥炮是炉前关键设备,但炮头前端稍有熔损,就不能继续使用,三座高炉一年更换炮头费用需要2万多元。2005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炼铁厂创新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