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防沙治沙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沙漠视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大敌,同时又把沙漠作为向自然索取的对象。人们在“人类征服自然”错误观念的胜利喜悦中沾沾自喜,殊不知却在客观上走着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之路。过度的采伐、放牧使土地荒漠化、沙化日益加重,成为了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内蒙古更是深受其害。八百里的米粮川-河套平原分成大大小小的沙漠、沙丘不计其数,多年来不断吞噬着我们的良田,使多少良田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沙漠。沙漠在不断与人类争夺着土地,沙漠治理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瓶颈。随着国家治沙力度的加大,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土地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内蒙古杭锦后旗头道桥镇新建三社有一个400多亩的沙窝,里面住着一户人家,在十几年的艰辛努力下,这户人家硬是将这400多亩的沙窝变成了树的海洋、草的摇篮,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里已经成为现有各类树木2万多株、年产草30吨的农业型沙产业基地。这户人家的家庭主妇李淑珍同志就是改造沙漠,变沙漠为宝库的主要决策者和实施者。一位农村妇女何以有这样的决心和恒心呢?这还得从她的家庭情况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起。李淑珍是一位小学毕业生,由于家穷无法上学,18岁即1973年嫁入新建村三社,生了三男一女,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家庭压力越来越重,80年代后期,他的孩子逐渐开始由小学升初中、高中,而在他的心里,农村娃只有考学校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她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有信心念书,我就是再苦再累也保证你们上学的学费。86年迫于压力,丈夫到乌海市打工,家中的30多亩承包田全部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孩子们都在念书,只有农忙季节才能帮一点忙,其余时间都是她一个人在地里干活,可想而知她的担子有多重。87年丈夫在乌海市开了一间无线电修理与组装门市部,效益十分可观。88年丈夫动员她,准备举家迁往乌海市专门经营门市部。还在打主意的时候,正巧来了买树的,他家周围正好有十几棵大杨树,她说把这几苗树买了再说哇,经过协商,每苗树以230元的价格卖出去了,收入了3400多元,晚上睡觉过程中,一个新的想法在她的脑海里诞生了,十几苗树就可以卖3000多元钱,自家房周围这么大的空地,而且全靠沙畔,如果全栽上树,十几年以后能卖多少钱呀?第二天,她把这个想法同丈夫说了,趁咱们现在还年轻,家中又有点积蓄,不如就在这里种地,房周围全部栽上树,我算了一下,大致能栽1000多苗,如果全部成活,十几年后,就是20多万元的收入,顶如一个银行在那里为咱们生财。几经协商,丈夫同意了她的想法,丈夫也从乌海撤回了摊子,夫妻二人开始了植树的第二步。当年栽植的1000多苗树全部成活了,而且长势良好。88年冬天,坚强好胜的她又有了新的想法,自家周围400多亩的沙窝一直空着,而且每到冬春季节,黄沙飞扬,严重威胁着她的良田和房屋,于是在丈夫同意的情况下,她同村里协商,承包了这413亩沙窝,准备全部植树,承包期限签订了25年。从此,漫
防沙治沙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本文2008-05-21 09:46:00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0253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