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对小电流接地故障的措施
中低压配电系统的中性点,一般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该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尽管故障分量不大,但由于其他两相对地电压升为线电压,在没有消弧线圈的情况下,如果发生间歇性弧光接地,由于中性点没有电荷释放通路,会引起过电压,系统绝缘受到威胁,容易发展为相间短路。因此,及时对接地线路采取隔离措施很重要,现在的变电站对这种接地故障,都采取了不同手段的选线措施。为此在已有选线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其他技术对接地故障处理措施进一步优化,使故障造成的停电影响降到最低。
1重合闸技术的应用
重合闸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所有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保护中,运行实践表明,重合闸技术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供电可靠性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是否可以将重合闸技术引入到小接地故障处理中呢?
首先需要分析接地故障的时间分布情况,根据资料统计,架空线路绝大多数故障是瞬时故障,连续记录到的接地故障录波报告中,1%直接的永久性接地故障,另有1%是电弧接地发展为相间接地,其余98%为瞬时性故障。98%瞬时故障中,有30%超过2s,有8%超过10s,最长的一次持续时间达到5min。
如果将上面的统计情况分成两个处理区段,a区段的故障持续时间很短,电弧可以很快自动熄灭,甚至小接地选线装置还没有发出试跳命令,故障已经消失。
b类型接地故障有一定持续时间,这种故障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熄灭,但在某种情况下,电弧还有一定的顽固性,有的持续10s以上。其中b2类根本就是永久性故障,无法自行消除。
由上面的统计可得到如下结论:a类故障不需要重合闸,因为还没有等到选线措施起作用,它已经自行消失,甚至连选线措施都不需要。
而b1类型故障因为有一定持续时间,所以在故障还未消除时,采取措施切除故障使接地点的电弧熄灭,然后再合上开关即可继续正常运行。假设选线装置可以在1s内选出故障线路,且选跳成功,然后经过1s再重合开关成功,那么就相当于使得3~300s的接地故障在2s内得到解决,而由此缩短了接地电弧的持续时间,也就减少了弧光谐振和由接地电弧发展为相间故障的概率,对配电网的可靠运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b2类型故障属于永久性故障,重合闸后故障依然存在。可以在接地选线装置中,设置2次跳闸来隔离故
浅谈应对小电流接地故障的措施
本文2008-05-05 00:00:00发表“工矿企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0198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