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扎实做好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工作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人事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市人事、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以及县两会精神,总结2007年工作,表彰2007年度人事劳动保障系统先进个人,研究部署2008年的工作任务。等会,****县长还将做重要讲话,我们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领导讲话精神。下面,我代表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党组先讲两点意见。
一、2007年工作情况
2007年,我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按照省、市主管部门的部署,通过深化改革,强化服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人事和机构改革不断深化
1、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制定出台《00县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对各乡镇内设机构予以综合设置,各项机制得得到有效激活。一是实施委托权限管理。对需要乡镇政府承担相关责任的事项,县政府职能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明确具体可下放委托管理的权限,委托管理权限下放的程度统一报县委、县政府研究并发文给予明确,同时遵循“谁派任务谁花钱”实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权责一致,较好地解决了乡镇权责不一问题。二是明确乡镇具体人事管理权限,乡镇对县部门派驻机构具有人事监督权,实行派驻机构党组织属地管理。对本乡镇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在编制限额内选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乡镇党委根据岗位要求提出选调方案,报县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后,可由乡镇自行组织实施,也可报县组织人事部门统一实施。三是增设乡镇事业单位新五大员。配合乡镇事业机构职能调整,综合考虑各乡镇事业发展和机构职能转变,我县乡镇在原有九大员的基础上,全面征求各条块事业站所主管部门意见,我们再增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员、统计员、劳动社会保障员、环境保护员、质量技术监督员等新五大员岗位。
2、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解决“人浮于事”现象,我县结合推进实施《公务员法》、《浙江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试行细则》等人事政策法规,积极做好我县人事制度改革的配合、指导、参与等工作。一是积极配合组织部门深入乡镇开展干部人事管理政策调研,对2005年人事制度改革以来存在的干部管理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对策,继续巩固和完善驻村指导员专职化制度。驻村指导员专职化制度实行双向选择、分类选聘、竞争择优,较好地促进了乡镇工作重心下移,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丰富干部能力锻炼渠道等多个方面得到全面强化。二是积极指导参与教育、卫生人事制度改革。为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指导推进新泰一中新运行机制改革,实行工资总额动态包干制和结构工资制,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会同县卫生局深入有关乡镇开展调研,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管理意见,今后将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需求、人才结构等情况和乡镇卫生院规模、功能、任务等因素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合理制定编制和设置岗位,在人员聘用上将推行实行逐级聘任的全员聘用制。人员工资、津贴、补贴等与岗位风险、责任程度、技术含量、服务态度、医德医风等工作业绩挂钩,逐步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并每月量化考核合理拉开收入分配档次。并建议对乡镇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在工资和工作经费上由财政优先予以定额补助。
3、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根据我县各事业单位承担职能及今后发展趋势,全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全县300多个归类比较明确的事业单位已拟定分类方案,待县编委研究同意通过后将全面实施。其他130多个事业单位也将根据市人事局指导精神,实行暂缓分类以及撤并、撤销处理。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我们还有效推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工作,尽量让更多的事业单位成为独立法人单位,积极为事业单位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全年共核准登记事业单位13个,办理事业单位法人代表及办公地址变更21个,遗失证书补发1个。完成事业单位年检129个,年检率达到89.58%。
(二)人事人才管理服务更加宏观和规范
1、职称聘任全面实行结构比例控制。制定出台《00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施意见(试行)》,完成54个县级机关事业单位、33个乡镇政府、17家医疗单位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具体方案的制定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设置。经严格资格审查,全年共确认初级专业技术人员职务173人,审查申报高、中级资格人员分别为48人和269人。审查组织673人参加11个专业的专业技术(执业)资格考试报名。经过严格把关,全年分别新聘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29人、252人和187人,清退不予受理聘任材料6份。
2、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认真实施“百名大学生就业工程”,一是及时制定各阶段工作计划,落实各项措施,并连续在劫难逃政网、温州日报等新闻媒体发布6个招考公告信息。二是在考试内容上首次采用了与招考公务员一样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等两门课程。三是做到人事、组织、纪委等部门相互配合、互相监督,出卷、改卷全程委托省一级人事考试中心操作完成,确保整个招聘考录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全年共录用公务员51名。完成各类事业单位招考录用79名,其中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6名,卫生系统工作人员20名,新闻电视节目主持人3名。完成村居社区工作人员招考聘用60名。
3、工资制度改革有序展开。根据国家、省、市部署,我县全面实施完成全县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工作。全年共完成全县机关单位公务员1777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199人,离退休2155人“审核-公示-审批”工作。共办理工资转移(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分配)598人;办理审批退休干部房屋困难补助61人;办理审批精减退职人员、遗属困难补助人员89人次;办理审批机关、事业在职和机关离退休人员死亡丧葬抚恤费76人;办理警衔、中小学校长等特殊岗位津贴307人;调整精简退职、计划外长期临时工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 450人次;完成2006年度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221人的职务变动工资审批工作;完成2007年度事业工作人员正常晋升、机关工作人员403人滚动升级工资审批工作。
4、人才工作举措得到进一步创新。一是成功组建“00县振泰人才有限公司”,确定3家单位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为加强人才各项服务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以振泰人才有限公司为依托,我们继续实行“本科以上外地医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政策,帮助县人民医院引进人才9人,招才引智工作不断突破。二是成功创建了00人才网。开辟各项专栏,积极开展人才人事网上中介服务,全面加强人事人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对外服务。三是有效开展各项教育培训。全年共组织公务员公共知识更新5280人次,开展公务员“五五”普法专题讲座8场880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知识培训203人次,组织三期250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组织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561人次。四是积极筹建中高级人才库,全县共有2478名中高级人才进入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其中有10人列入市级“551”高层次培养培养对象。
5、人事人才其他工作有效开展。录用调配不断规范。全年办理人事调动89人,公开选调工作人员2人。办理离岗创业人员29人,离岗退养人员15人,辞去公职人员3人,临时人员聘任39人,回原单位上班人员11人,完成政府系统556名公务员登记上报审批。完成2006年度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全县共完成公务员考核1340人,其中优秀156人,不称职5人,不定档5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5150人,其中优秀518人,不合格10人,不定档13人。人事代理服务不断加强。全年新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学生档案500份,办理毕业生报到350人。办理流动人员关系转接134人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鉴定50多人,新登记人事代理200人。新整理毕业生档案695份,全县学生档案总数达到2851份并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查询。退休干部福利不断重视。通过成功举办老年地掷球、老年门球赛和老年保健知识讲座等活动,退休干部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全年共办理干部退休手续21人,走访慰问退休干部112人次,征订报刊杂志60多份。
(三)编制控制管理取得实效。
1、综合设置乡镇内设机构。2005年,我县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在一类乡镇实行“四办二中心”,二类乡镇实行“三办二中心”,三类乡镇“二办二中心”,具体有综合办、基层办、平安办、发展办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心、计划生育中心等相关内设机构。2006年以来,我们及时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回头看”,并结合当前乡镇基层实际承担的工作职能,综合各乡镇行政区域、人口、村居、地理、产业等各种因素,打破乡镇事业站所编制按照“条条”核定的老办法,各乡镇在原“几办一中心”的基础上再增设一中心,全县36个乡镇的“三定”方案已由县“两办”给予发文明确。重新综合设置后,我县乡镇内设机构由2002年的116个精简到102个,乡镇所属事业单位由2002年的151个精简到76个。
2、精简编制和领导职数。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我县加强乡镇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比例控制,总数比例保持在1:1.1。重点是做好对部分乡镇之间的编制数划转调整,全县共精简乡镇机关行政总编制745名到574名,精简率为23%;精简乡镇所属事业人员总编制781名到634名,精简率18.8%。核定乡镇领导职数306名,比原来的342名精减36名;领导配备人数由原来的302名精简到285名,精减17名;领导党政交叉人数由原来的52名增加到58名。同时,将省编制部门下达我县的31名行政增编数予以冲抵党政群机关部门的退管编制及替换县委政法委的专项编制,对全县党政群机关部门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32名退管编制予以全部核销。
3、加强对教育、卫生系统编制管理。对教育系统学校教职工编制方案实行两学年一定、动态管理办法,对其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教职工定编标准相应作了明确规定。共新核定学校教职工编制2588名,其中:中学1174名、小学1352名(含核定村小的过渡编制36名)、农村成人教育学校62名。对《00县学校教职工离岗退养的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对教育系统申请离岗退养、勤工俭学的教职工和要求外聘到我县民办学校的公办教师,以及经批准离岗现已回校工作的教职工要求恢复财政工资等事项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审批,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师资力量的平衡。针对我县卫生系统各医院人员编制核定较宽松、人员交流较随意、难控制的实际,县编委在2004年核定全县十所医院差额编制620名的基础上,全面加强编控数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全县各医院特别是县城医院人员的膨胀。
(四)劳动就业取得新进展。
1、就业再就业工作有效开展。通过扎实推进“百千万”就业工程,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37人,实现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57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内。全年深入开展城镇“零就业家庭”试点选取和农村低保户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状况调查,全县共有183户“零就业家庭”和6149户农村低保户列入调查。全年发放《再就业优惠证》89本,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并已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达21人次,对8家吸纳179名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进行社会保险补贴14.32万元,为80名企业下岗失业特困人员进行一次性生活困难补助6.4万元。
2、劳动技能培训进一步重视。按照“隶属不变、多块牌子、一套班子、人事财务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要求,我局全力配合做好县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下属县技工学校成功并入新组建的县职业教育中心。以县技工学校为依托,以县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为契机,全县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推进,全年通过举办计算机系统操作工、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中式烹调师、打火机和制笔装配工培训班等形式,劳动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再就业培训123人,其中创业培训30人,培养高技能人才59人,其中培养新技师9人。
3、劳动用工管理不断规范。结合开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两部法律和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工作,及时成立“两法”宣传贯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组织县、乡劳动保障业务骨干培训、人口集中片区举办专题讲座,以及利用泰顺网、泰顺人才网、泰顺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设宣传网页等形式,劳动保障工作氛围进一步改善,劳动用工管理不断规范。全年开设“两法”培训班1期110人,专题讲座15场1346人,开展现场咨询活动2场,发放宣传手册800本和宣传资料1500多份。全年通过劳动事务代理形式代理供电、邮政、电信等系统职工221名。办理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备案84家1517份,其中企业单位1492份,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45份。办理企业新招人员1人、调动2人。全年共接收劳动仲裁申诉案件7起,不予受理6起,庭外调解1起,及时化解劳资双方矛盾。
4、劳动保障监察全面加强。结合开展“春雨”、“春雷”、“春苗”等专项行动,劳动保障监察日常管理逐步规范。全年共日常巡查用人单位 531家,出动车辆和人员达1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50多份,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3起。接受劳动保障监察投诉来电来访456人次,受理各类劳资纠纷案件27起,涉及民工643人,追回拖欠工资439.9万元,行政处罚金额2.5万元,清退押金3.9万元。根据省市的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共审查用人单位369 家(其中:国有30家、集体51 家、私营177家、有限责任93家、股份有限5 家、股份合作12家、其他 1家),涉及工人 17809 人。
5、非法用工专项检查深入开展。根据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 我们及时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出台《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以乡村小砖窑、小矿山、小作坊以及加工企业、建筑、交通建设业、竹木加工业、餐饮、美容美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场所)为重点进行拉网式检查。专项行动共排查346个村858家用人单位,其中:乡村小砖窑125条,矿山及其加工业151家(处),建筑、交通建设业13家,竹木加工、餐饮、美容美发服务业和小作坊等劳动密集型企业569家。查处违法案件209件,187家用人单位被列入重点督查,责令有关企业补签劳动合同408份,补办社会保险607人,追回民工工资3.26万元。
(五)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1、社保扩面取得新突破。2007年,我县社保扩面以工伤保险为龙头,一是及时出台实施工伤保险有关政策。二是深入开展工伤保险宣传月活动。联合宣传、地税等部门深入企业、基层,通过动员会、宣传车、新闻媒体和张贴宣传标语、开设宣传栏等形式,先后向用人单位和职工免费发放《工伤保险宣传手册》5000多册、通告2000多张,积极营造推进社保扩面了良好氛围。三是加强联系沟通,与地税等部门组成4个工伤保险专项督查组深入全县各重点乡镇、企业进行现场办公,积极督促各有关企业、用人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申报,较好地推动了我县各项扩面任务的顺利推进。全年完成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7人,完成率100.88%;新增医疗保险2702人,完成率90.07%;新增失业保险342人,完成率114%;新增工伤保险7512人,完成率75.12%;生育保险新增849人;被征地农民工基本生活保障155人,即征即保率为60.8%,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
2、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去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建设,及时出台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
在全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本文2008-03-06 00:00:00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0030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