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林业治沙管理站副站长先进事迹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07-09-13浏览:2479下载171次收藏

    **,中共党员,1961年7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1984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先后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林业干部学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市林业治沙管理站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现任***市林业治沙管理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

  多年来,该同志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常年坚持在治沙造林生产第一线,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勤奋工作,勇于探索,不怕艰苦,密切联系群众,在科研和生产中取得显著成就。1986年12月至1992年6月,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先后主持完成了“油松落针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油松疱锈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毒绳防治松毛虫技术的研究”等主要科研课题,课题紧密结合林业生产实际,在旺业甸林区进行了6年的观察、试验和研究,对影响发病的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病害发生的关键因子——林内湿度,摸索出了科学简便、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办法,收到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此项研究中还发现了国内一个新的病源菌种类,在国际上该菌寄生在油松上也是新纪录。为我国林木病害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丰富了森林病理学和真菌学内容,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研究于1993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科技进步叁等奖。该项技术目前都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1993年—1995年该同志发现林区农民缺土地、缺技术,大量的林业副产物白白浪费,生活水平又相当低的特点,在没有科研经费支持的情况下,自动请求到宁城县黑里河林区的四道沟乡搞食用菌培育技术推广,两年下乡300余天,深入村庄和农户,向农民讲解食用菌培育技术,现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每年培育滑子菇20余万盘,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余万元,提高人均收入300余元,到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该乡农民创收的一个主要产业。

  1995年以后在***市林业局治沙管理站工作期间,主抓全市封山(沙)育林育草、巴林右旗巴彦尔灯防沙治沙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林业局治沙扶贫达小康翁牛特旗玉田皋试验示范区工作。

  在封山(沙)育林工作中制定了《全市封山(沙)育林规划》,建立了档案,健全了管理制度,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获自治区封山(沙)育林单项奖。在主抓巴彦尔灯防沙治沙改革试验区工作时,项目区境内有4万余亩高大流动沙丘,由于丘体高大,流动性强,多次治理多次失败,飞播种子根本不能存活,前挡后拉收效甚微,前挡树苗被沙埋死,后拉的树苗被连根拔出,是试验区工作的难点。面对困难和失败他没有气馁,也没有退缩,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创造性的发明了“利用植物活沙障治理高大流动沙丘技术”,这项技术是利用具有再生能力的黄柳、踏郎采取截干、深埋、踏实等技术促使沙障材料成活,当年治理当年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林业治沙管理站副站长先进事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