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煤矿采煤方法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市召开全市煤矿采煤方法改革现场会,这是我市深化瓦斯集中整治,提高煤炭产业整体素质的一件大事。这次现场会的主题是:认真落实全省“采煤方法改革年”要求,交流推广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市采煤方法改革。上午,全体与会代表参观了**市河西煤矿巷口井的地面和井下;刚才,**市河西煤矿巷口井就采煤方法改革作了经验介绍,并宣读了市安监局《关于推进全市煤矿采煤方法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个《实施意见》是根据国家和省对煤炭工业的发展要求和我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对提升我市煤矿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全市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市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取得的成绩
1999年以来,按照全国、全省的统一部署,我市持续开展了关井压产、关闭整顿小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程度评估、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实施安全许可制度和瓦斯集中整治等一系列活动,对全市煤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整顿,促进了全市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这一系列活动是国家和省调整煤炭经济结构,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举措。
据统计,“十五”前四年全市煤矿年平均死亡25.75人,比“八五”期间减少20.25人,比“九五”期间减少40.25人,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的死亡人数分别比2000年下降了50.0%、50.0%、75.9%、46.55%。百万吨死亡率呈总体下降趋势,2000年为27.43,2001年为15.89,2002年为12.22,2003年为8.99,2004年为12.24。从1999年实施关井压产政策到2005年7月底,关闭取缔非法、布局不合理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矿井714处,全市煤矿数量由1998年底的近900处减少到目前的175处,矿井生产规模得到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前7个月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一系列会议召开和文件下发之后,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了煤矿瓦斯治理和各方面工作的落实。到7月底为止,全市煤矿发生事故4起、死亡7人,与去年同期相比, 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0%、53.33%。今年至今尚未发生一起瓦斯事故,而去年同期发生瓦斯事故2起、死亡4人。
二、清醒认识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
客观地讲,我市煤矿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整顿、规范、提高,全市煤矿在生产规模、安全基础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但我市煤炭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总体上仍然粗放低下,多年来所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与新型煤炭工业化的要求很不适应。采煤方法落后、资源回收率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安全生产无保障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
自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逐年回暖,煤炭市场随之好转,煤炭价格大幅攀升,因而刺激煤矿企业不顾安全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大干快上。一些矿主甚至采取阳奉阴违的卑劣手段,或明或暗,强行生产。政府监管、矿主利益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煤矿数量多、井型小,生产技术水平低下。我市煤矿生产方式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多数矿井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上马的,在能源短缺时期,借助“先上马后备鞍”、“少投资快出煤”、“有水快流”的政策,大量矿井应运而生。国家没有对这些矿井进行任何投入,多数矿井的生产环节和安全设施均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造成整个矿井生产安全条件先天不足。这些矿井投入生产后,虽然对缓解当时我市及周边地区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落后的、粗放的、掠夺式的开采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煤炭资源,而且造成了矿井安全状况的恶化。虽然经过连续几年的治理整顿,淘汰了一大批落后的生产能力,但矿井仍然偏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生产力水平落后。
(二)采煤方法落后,煤炭资源浪费严重。目前,全市仅有极少数矿井的个别采区实行壁式开采,而且做不到长期坚持,绝大多数矿井仍沿用非正规采煤方法。由于绝大多数矿井开采方式落后,资源回收率仅有20%左右,全市每年煤炭产量在260万吨左右,而每年动用资源在1300万吨左右。随着煤炭需求增长,产量增加,如不改革采煤方法,提高煤矿资源回收率,煤炭资源浪费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我市煤炭资源将加速枯竭。
(三)非法开采、违法违规生产难以禁绝。近年来,我市发生的各类事故,暴露出一些矿主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无视法律法规、无视政府监管、无视职工生命,铤而走险,疯狂地、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地开采煤炭资源的现象,这些现象在短期内难以禁绝。尽管近年来我市制定了一系列规定,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对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管理体制、煤炭市场以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矛盾,客观上给煤矿安全监管增加了难度。
(四)煤矿安全基础仍然十分薄弱。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煤矿安全状况总体上趋于逐年好转,但长期积淀的安全欠帐、生产力的落后以及技术人员的缺乏,使得煤炭行业整体安全水平难以一蹴而就,安全生产仍存在大量隐患,各类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和资源回收率
针对以上突出问题,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市安监局制定了《关于推进全市煤矿采煤方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明确责任,扎扎实实地抓好贯彻落实。在此,我强调几点:
(一)充分认识采煤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煤炭在我市经济发展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实现我市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大家知道,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长远大计。从发展态势看,我市及周边地区煤炭需求迅速增长,相应煤炭产量也必然提高。对此,大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重要性,切实按照国家的要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以节约为主的方针,决不能让资源浪费的状况再继续下去,努力解决资源浪费、过度消耗、粗放经营等问题。逐步减少矿井数量,扩大井型规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回收率,实现煤矿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市煤炭工业的必然选择。
我们一定要站在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采煤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不断加大安全投入,搞好采煤方法改革,全面提高资源回收率和安全生产水平。至2005年底,要基本实现全市所有具备采煤方法改革条件的矿井全部实施采煤方法改革,实现正规布置,壁式开采,工作面实行全负压通风,形成两个畅通的安全出口。资源回收率要明显提高,厚煤层不低于75%,中厚煤层不低于80%,薄煤层不低于85%。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生产系统及装备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煤矿进行采煤方法改革,对因种种原因实行停产整顿的矿井,停产时间的长短应考虑工作面顶板管理等因素,以免造成新的安全隐患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实现了采煤方法改革的矿井,应尽量缩短停产时间。
&
今天,我们在**市召开全市煤矿采煤方法改革现场会,这是我市深化瓦斯集中整治,提高煤炭产业整体素质的一件大事。这次现场会的主题是:认真落实全省“采煤方法改革年”要求,交流推广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市采煤方法改革。上午,全体与会代表参观了**市河西煤矿巷口井的地面和井下;刚才,**市河西煤矿巷口井就采煤方法改革作了经验介绍,并宣读了市安监局《关于推进全市煤矿采煤方法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个《实施意见》是根据国家和省对煤炭工业的发展要求和我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对提升我市煤矿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全市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市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取得的成绩
1999年以来,按照全国、全省的统一部署,我市持续开展了关井压产、关闭整顿小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程度评估、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实施安全许可制度和瓦斯集中整治等一系列活动,对全市煤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整顿,促进了全市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这一系列活动是国家和省调整煤炭经济结构,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举措。
据统计,“十五”前四年全市煤矿年平均死亡25.75人,比“八五”期间减少20.25人,比“九五”期间减少40.25人,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的死亡人数分别比2000年下降了50.0%、50.0%、75.9%、46.55%。百万吨死亡率呈总体下降趋势,2000年为27.43,2001年为15.89,2002年为12.22,2003年为8.99,2004年为12.24。从1999年实施关井压产政策到2005年7月底,关闭取缔非法、布局不合理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矿井714处,全市煤矿数量由1998年底的近900处减少到目前的175处,矿井生产规模得到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前7个月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一系列会议召开和文件下发之后,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了煤矿瓦斯治理和各方面工作的落实。到7月底为止,全市煤矿发生事故4起、死亡7人,与去年同期相比, 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0%、53.33%。今年至今尚未发生一起瓦斯事故,而去年同期发生瓦斯事故2起、死亡4人。
二、清醒认识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
客观地讲,我市煤矿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整顿、规范、提高,全市煤矿在生产规模、安全基础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但我市煤炭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总体上仍然粗放低下,多年来所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与新型煤炭工业化的要求很不适应。采煤方法落后、资源回收率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安全生产无保障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
自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逐年回暖,煤炭市场随之好转,煤炭价格大幅攀升,因而刺激煤矿企业不顾安全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大干快上。一些矿主甚至采取阳奉阴违的卑劣手段,或明或暗,强行生产。政府监管、矿主利益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煤矿数量多、井型小,生产技术水平低下。我市煤矿生产方式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多数矿井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上马的,在能源短缺时期,借助“先上马后备鞍”、“少投资快出煤”、“有水快流”的政策,大量矿井应运而生。国家没有对这些矿井进行任何投入,多数矿井的生产环节和安全设施均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造成整个矿井生产安全条件先天不足。这些矿井投入生产后,虽然对缓解当时我市及周边地区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落后的、粗放的、掠夺式的开采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煤炭资源,而且造成了矿井安全状况的恶化。虽然经过连续几年的治理整顿,淘汰了一大批落后的生产能力,但矿井仍然偏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生产力水平落后。
(二)采煤方法落后,煤炭资源浪费严重。目前,全市仅有极少数矿井的个别采区实行壁式开采,而且做不到长期坚持,绝大多数矿井仍沿用非正规采煤方法。由于绝大多数矿井开采方式落后,资源回收率仅有20%左右,全市每年煤炭产量在260万吨左右,而每年动用资源在1300万吨左右。随着煤炭需求增长,产量增加,如不改革采煤方法,提高煤矿资源回收率,煤炭资源浪费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我市煤炭资源将加速枯竭。
(三)非法开采、违法违规生产难以禁绝。近年来,我市发生的各类事故,暴露出一些矿主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无视法律法规、无视政府监管、无视职工生命,铤而走险,疯狂地、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地开采煤炭资源的现象,这些现象在短期内难以禁绝。尽管近年来我市制定了一系列规定,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对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管理体制、煤炭市场以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矛盾,客观上给煤矿安全监管增加了难度。
(四)煤矿安全基础仍然十分薄弱。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煤矿安全状况总体上趋于逐年好转,但长期积淀的安全欠帐、生产力的落后以及技术人员的缺乏,使得煤炭行业整体安全水平难以一蹴而就,安全生产仍存在大量隐患,各类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和资源回收率
针对以上突出问题,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市安监局制定了《关于推进全市煤矿采煤方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明确责任,扎扎实实地抓好贯彻落实。在此,我强调几点:
(一)充分认识采煤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煤炭在我市经济发展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实现我市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大家知道,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长远大计。从发展态势看,我市及周边地区煤炭需求迅速增长,相应煤炭产量也必然提高。对此,大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重要性,切实按照国家的要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以节约为主的方针,决不能让资源浪费的状况再继续下去,努力解决资源浪费、过度消耗、粗放经营等问题。逐步减少矿井数量,扩大井型规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回收率,实现煤矿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市煤炭工业的必然选择。
我们一定要站在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采煤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不断加大安全投入,搞好采煤方法改革,全面提高资源回收率和安全生产水平。至2005年底,要基本实现全市所有具备采煤方法改革条件的矿井全部实施采煤方法改革,实现正规布置,壁式开采,工作面实行全负压通风,形成两个畅通的安全出口。资源回收率要明显提高,厚煤层不低于75%,中厚煤层不低于80%,薄煤层不低于85%。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生产系统及装备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煤矿进行采煤方法改革,对因种种原因实行停产整顿的矿井,停产时间的长短应考虑工作面顶板管理等因素,以免造成新的安全隐患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实现了采煤方法改革的矿井,应尽量缩短停产时间。
&
市煤矿采煤方法改革现场会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本文2007-06-14 21:37:00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932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