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岗位薪点工资制的探索与实践(案例分析)

栏目:模板范例发布:2007-05-26浏览:2688下载186次收藏

一、案例
   
a公司管理机关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由年功工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和特殊工资四个工资单元组成。其中,岗位工资是岗位等级工资制的主体,是员工直接劳动报酬。效益工资是直接与公司上年经营成果挂钩,随公司上年经济效益浮动计发的劳动报酬。公式如下:员工月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基数×对应岗位系数,员工月效益工资=效益工资基数×对应岗位系数。
   
该种工资制度运行后,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效益工资与企业当年经营成果脱钩,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无法体现效益工资的激励作用;二是效益工资无法体现员工的个人贡献作用;三是效益工资无法体现企业业绩、部门业绩和个人业绩的有机结合,不能有效地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四是对应岗位系数的调整变动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且不是特别的便利;五是出现工资总额支出的僵化现象,等级观念森严,无法体现岗位价值的重要作用,更没有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分析
   
上述案例表明:岗位等级工资制度只是人为地拉开了工资差距,但是等级观念依旧森严,没有充分体现岗位价值的重要作用,对岗位任职者也没有给予充分的激励,更没有考虑企业人工成本的支出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探索新的工资制度,使之更加贴切市场经济,促使企业业绩、部门业绩和个人业绩有机的结合,所有员工“劲往一处使”。就这样,一种新的工资制度思路---岗位薪点工资制出现了。
   
三、何谓岗位薪点工资制
   
所谓岗位薪点工资制,是指以管理岗位为主要实施对象,以薪点数为标准,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按企业结算工资总额确定薪点值,以岗位贡献为依据,以员工贡献大小为基础,确定岗位劳动报酬的一种弹性工资分配制度。岗位薪点工资制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突出岗位要素在薪酬分配中的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重要岗位倾斜,坚持“一岗一薪、岗变薪变”原则,鼓励岗位人员的内部正常流动。
   
实施岗位薪点工资制的基础:一是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关管理组织架构,以便强有力地支持业务部门开展工作,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意图;二、在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关管理组织架构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定岗定编”和“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 工作;三、机关“定岗定编”必须坚持“因事设岗、因岗定编、因编定员”的原则,合理设置机关的岗位数和编制数,真正实现“精干高效”的目的;四、“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必须通过岗位分析完善岗位说明书,建立岗位评估标准,对岗位责任、岗位强度、岗位条件和岗位技术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相应地评价,体现岗位劳动的区别,合理确定岗位类别和岗位档别,从而确定相应的岗位薪点数,并依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实现岗位动态管理;五、改革人事用工制度,实行竞聘上岗及全员定期考核评价制度,完善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四、岗位薪点工资制的主要内容
   
岗位薪点工资制坚持“以岗位为主确定薪点数、以绩效考核增减薪点数、以企业经济效益好坏核定工资总额、以结算工资总额确定薪点值”为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岗位薪点工资制的构成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岗位薪点工资制的探索与实践(案例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