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wifi的应用和发展
赵阳
【摘要】wifi是一项宽带无线技术,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家庭用户对无线通信的需求与日俱增,wifi具有接入速率高、覆盖范围大等优势,显示出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wifi技术、wifi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wifi;无线网络;优势;发展
引言
近些年,随着宽带和光线的普及,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出于各种原因人们几乎每天都要上网。除了传统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之外,平板电脑和手机等都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wifi技术凭借自身特点将这些不同的设备方便快捷的接入互联网,几乎成了所有家庭的首选方法。
1.wifi概念
wifi(wireless fidelity)是当前流行的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又称802.11标准,是ieee定义的一个无线网络通信的工业标准,具有覆盖范围广、可靠性高、传输速度快、有效距离长等特点,一般工作在2.4ghz附近的频段。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传输速度较高,可以达到11mbps,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的情况下,带宽可调整为5.5mbps、2mbps和1mbps,带宽的自动调整,有效地保障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wifi的应用及特点
2.1 wifi的应用特点主要体现
(1)建设便捷。因为wifi是无线技术,所以组建网络时免去了布线工作,只需一个或多个无线ap,就可以满足一定范围的上网需求。节省了安装成本,缩短了安装时间。adsl、光纤等有线网络到户后,只需连接到无线ap,再在电脑中安装一块无线网卡即可。一般家庭只需一个ap,如果用户的邻居得到授权,也可以通过同一个无线ap上网。
(2)覆盖范围广。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能够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在开放性区域,wifi的通讯距离可达305m,在封闭性区域,通讯距离为76m到122m,办公室自不用说,就是在整栋大楼中也可使用。
(3)建网成本低。在规划有线网络的时候,需要提前考虑到以后的发展需求,这就会导致大量的超前投资,进而出现线路利用率低的情况。而wifi网络可以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而逐步扩展。一旦用户数量增加,只需增加无线ap,不需要重新布线,与有线网络相比节约了很多网络建设成本。
(4)传输速度快。虽然有时wifi传输的无线通信质量不是很好,但传输速率比较快,可以达到11mbps,如果无线网卡使用的标准不同的话,wifi的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5)业务可集成。wifi技术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上与以太网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利用已有的有线接入资源,迅速部署无线网络,形成无缝覆盖。
(6)健康安全。ieee802.11实际发射功率约60~70毫瓦,而手机的发射功率约200毫瓦至1瓦间,手持式对讲机高达5瓦,而且wifi无线网络使用方式并非像手机直接接触人体,对人体的辐射较小,使用起来应该是绝对安全的。
(7)组建简单。组建无线网络只需要无线网卡、无线ap和有线架构,费用和复杂度远远低于有线网络。如果要用几台电脑组建对等网,也可不要无线ap,只需要为每台电脑配备一个无线网卡。它的作用主要是在媒体存取控制层中扮演无线工作站和有线局域网的桥梁。无线ap就像有线网络的hub,无线工作站可以快速且容易地与网络相连。
2.2 wifi的网络构成
站点(station),网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基本服务单元(basic service set,bss)。网络最基本的服务单元。最简单的服务单元可以只由两个站点组成。站点可以动态的联结(associate)到基本服务单元中。分配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ds)。分配系统用于连接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分配系统使用的媒介(medium)逻辑上和基本服务单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开的,尽管它们物理上可能会是同一个媒介,例如同一个无线频段。接入点(acess point,ap)。接入点即有普通站点的身份,又有接入到分配系统的功能。扩展服务单元(extended service set,ess)。由分配系统和基本服务单元组合而成。这种组合是逻辑上,并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物有可能在地理位置相去甚远。分配系统也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技术。关口(portal),也是一个逻辑成分。用于将无线局域网和有线局域网或其它网络联系起来。
2.3 wifi 组建方法
wifi是指由ap(access point)和无线网卡组成的无线网络。ap一般称为网络桥接器或接入点,它主要在媒体存取控制层mac中扮演無线工作站与有线局域网络的桥梁。
有线宽带网络(adsl、小区lan等)到户后,连接到一个ap,然后在电脑中安装一块无线网卡即可。普通的家庭有一个ap已经足够,甚至用户的邻里得到授权后,则无需增加端口,也能以共享的方式上网。如果在网络建设完备的情况下,802.11b的真实工作距离能达到100米以上,而且还减少了高速移动时数据的纠错问题、误码问题,wifi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基站之间的切换和安全认证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3.wifi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随着无线ap数量的迅猛增长、低廉的价格以及无线网络的方便与高效使wifi得到了迅速的普及。wifi的无线地位将会日益牢固。但wifi技术的商用却碰到了许多困难。一方面是受制于wifi技术自身的限制,比如其漫游性、安全性和如何计费等都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另一方面,由于wifi的赢利模式不明确,将其作为单一网络来经营,商业用户的不足会使网络建设出现高投资低收益,因此会影响电信运营商的积极性。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只有各种接入手段相互补充使用才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因此运营商们可以将其应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②蜂窝移动通信的补充。③未来还可以作为在特定的区域3g的重要补充。
3.1 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
目前,有线接入技术主要包括基于双绞线的adsl技术、基于hfc网的cable modem技术、光纤宽带有线接入技术等。wifi作为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具有可移动性、价格低廉的优点,广泛应用于需要无线延伸的领域,如飞机场、客运站等。wifi技术作为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具有为可移动性、价格低廉的优点,wifi技术广泛应用于有线接入需无线延伸的领域,如临时会场等。由于数据速率、覆盖范围和可靠性的差异,wifi技术在宽带应用上将作为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
3.2 蜂窝移动通信的补充
wifi技术可定位为蜂窝移动通信的补充。蜂窝移动通信有广覆盖、高移动性等优点但传输速率较低,它可以利用wifi高速数据传输的特点弥补自己数据传输速率受限的不足。而wifi不仅可利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完善的鉴权与计费机制,而且可结合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广覆盖的特点进行多接入切换功能。这样取长补短之后wifi便成为蜂窝移动通信的良好补充,使蜂窝移动通信锦上添花,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为运营商提供更多种的数据服务创造了条件,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来定制服务。
3.3 wifi是现有通信系统的补充,可看作是3g的一种补充
一般来讲无线个域网提供超近距离的无线高速数据传输连接;无线城域网提供覆盖城域的高速数据传输;宽带移动接入则提供覆盖广泛、移动性高的高速数据传输。作为现有主要通信系统的补充,wifi可以提供覆盖热点、移动性低的高速数据传输。
wifi技术作为无线连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途径被引入,现在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如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标有wifi字样的设备,比如移动终端、电视机、摄像机,甚至画框等,这些是十年前无法想象到的。如今,wifi行业有了可以为人们提供无缝连接的机会,并可以用更多方式连接更多場所的更多设备,其优势超过了任何其他的替代型途径。但是今后定会出现一连串的新型wifi创新成果,在新的范畴内,用针对新市场的各种新应用和新设备以及更高性能的技术彻底改革通信行业。
通过智能电网应用程序,wifi致力于为创造一个更加环保的星球而提供各种解决方案。通过端到端通信的方式,让广大消费者得以优化其家用电器、安全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降低能耗,并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家庭经营费用。
其他正在开发中的可以改变行业面貌的产品与服务还有很多,包括可在5千兆赫兹频带上运行的超高吞吐量wifi;一份支持无缝热点访问体验的协议;以及在空白电视信号频段运行的wifi功能,可通过对传统电视频谱和增强型覆盖范围的公共使用,拓展wifi网络连接的足迹。
4.结束语
互联网在各个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同时wifi改变了人们访问互联网的方式,使人们摆脱了有线的束缚,wifi凭借着自身特点,使互联网更加深入各个领域。越来越多场所开始提供wifi服务,三大运营商都在大规模布局wifi热点,人们的生活将因wifi而改变。
浅析wifi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2022-11-02 16:23:59发表“毕业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8900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