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现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播

栏目:毕业论文发布:2022-11-01浏览:2495下载226次收藏

●赵允君

一、引言

物质的力量有限,人的根本动力终归来自于精神。作为人力资源工作重要部分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播,目的就是要通过最大程度地强化员工的归属感,来激发其精神动力,以实现人尽其才,这也是企业文化日益彰显其不可或缺性和存在威力的原因。由于民营企业与国有、外资企业的产权不同,发展历程不同,企业文化形成的土壤不同,本文着重阐述现代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及传播方法。

二、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1.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员工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2.企业文化的结构。企业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理念层、制度行为层、符号层。

理念层又称为精神层,是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了制度行为层和符号层。企业文化中有无理念层,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的标志。

制度行为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符号层又称为物质层,是企业文化在物质层次上的体现,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层层递进、互相依托的,符号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体现和载体,是制度行为层和理念层的物质基础,制度行为层约束和规范着理念层和符号层的建设;理念层是形成符号层和制度行为层的思想基础,既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三、企业文化的建设

1.机制保障。(1)较强的执行力。这是企业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各部门需积极配合,按质按量完成项目负责人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当遇到推行困难时,项目负责人应立即报告执行负责人,必要时召开项目推进会议。(2)高层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参与。项目推行过程中,公司高层领导应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挂帅,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项目推进会议;强有力的执行力,是确保项目推行彻底执行一个很有利的关键点。(3)全员参与,全力投入。项目开展过程中,必须保证人员的到位,不能因为人员不能到位而影响项目的推行。企业要抽调专人成立项目兼职办公室,并指定项目牵头主要实施责任人,并把项目的实施纳入该责任人的考核中,要求项目组全力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4)观念先行,文化兴业。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先从培训、案例、文化理念体系的构建和灌输等工作入手,转变员工观念,营造适合公司创新发展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氛围,然后进行其他项目的推行。

2.企业文化理念层设计。(1)企业使命与愿景。使命表述了企业存在的意义(为什么存在?为谁创造价值?)也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提炼使命前要思考三大问题:我们是谁?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为什么存在?使命一定要足够大,激励员工走在实现使命的路上。只有企业使命还远远不够,还要在使命下面设计具体的、完整的、可逐步实现的目标体系,按时间划分为长期目标(10年以上)、中期目标(5年至10年)、短期目标(3年至5年),按层次可划分为企业目标、部门目标、员工个人目标,按内容可划分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管理目标等。愿景与使命是递进关系,是企业全体成员对企业未来一定阶段内发展的共同期待和愿望。它极大地鼓励人们朝着共同的理想努力。设计企业愿景时要注意三个问题:设计的愿景是大家愿意看到的(期望的),大家愿意为之努力的(主动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可实现的)。设计的企业阶段性愿景平均寿命为5年至10年,如果太短,这个愿景就失去意义,如果太长,会使员工觉得太遥远。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愿景可以是不同的,某一阶段的愿景实现后再设计下一阶段的愿景。企业愿景设计时,要融合企业、创始人、员工个人愿景,作为共同愿景的基础,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并要反复酝酿,不断提炼和充实,当然,还要考虑行业特征、企业自身特点和内外环境。(2)企业价值观设计。企业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的态度和观点。提炼企业价值观时,要与企业创始人价值观、员工的个人价值观相结合,提出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应在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员工代表中进行反复讨论,在企业内部广泛征求意见,直到得到大多数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当然企业的价值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当企业的愿景发生重大改变时,或当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或企业的主要业务发生重大改变时,需要在原有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3)企业精神设计。人活着,要有一股精神,企业及员工也应有一种精神——企业精神。提炼企业精神时,以企业使命、愿景为背景,把可以作为企业精神的若干候选要素列出,在公司各层级人员中进行广泛讨论,汇总大家意见后,再决定取舍,最终确定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必须积极向上,对内对外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体现本企业及员工的特征、精神面貌。(4)企业经营理念设计。企业经营理念是在企业价值观的导向下,企业为实现愿景而确定的经营方向、经营思路等。经营理念要能反映企业业务特征,还要突出重点,不必追求表达内容面面俱到。例如,韩国三星的经营理念是:与员工共成长;华为公司的经营理念是:聚焦、创新、稳健、和谐;通威集团的经营理念是:诚、信、正、一。

3.企业文化制度行为层设计。企业文化理念层设计出来后,如何将企业文化理念要素在实践中实施下去,必须依赖企业文化制度行为层作为保证。制度行为层包括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员工行为规范等,当然了,企业内部存在的约定俗称的习惯、风俗也属于制度行为层面内容。

4.企业文化符号层设计。企业文化符号层是最外在的层次,公众认识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首先是从感知到的符号层开始。(1)企业标识设计。企业标识包括企业简称、标准字、标准色,企业标志要简洁、有个性、一定的艺术性,要体现行业、产品特征,并能明显区别于其他企业。例如,食品行业一般以绿色、黄色、红色居多,因为绿色象征着健康,黄色象征着食欲,红色象征着活力;机械行业一般以灰色、蓝色为主色调。(2)企业环境设计。企业厂房主色调要与企业标准色相协调,办公室环境设计要经济实用、美观大方,还要符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企业环境不一定要豪华、高大上,但一定要简洁、明亮、有区分度。(3)厂旗、厂服、歌曲设计。厂旗一般为长方形,不同场所有不同尺寸。当悬挂、放置的旗帜破旧、褪色时,要及时换新。企业一线员工服装款式首先要符合岗位工作要求,颜色最好与企业标准色一致,或按岗位要求,在厂服显要位置写上企业标识(logo)。企业之歌要能反映企业文化,还要易学易唱、昂扬向上。企业确定歌词后,可请外部专业人员谱曲。

四、企业文化传播方法及注意事项

企业文化设计后,传播载体多种多样,根据企业阶段性需求,采取适合的方式、渠道传播企业文化。

1.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以服务经营为抓手。企业领导者、企业文化推行者,要清晰企业长中期的目标,作为企业文化推行的指引。企业文化推行的目的是服务企业经营,根据企业经营目标,设计相应的传播方式和内容。

2.机制保障。要成立企业文化领导小组(或执行小组),公司领导任组长,人力资源部门(或企业文化部门)负责人、其他关键部门负责人作为组员,每年给予企业文化开展一定的经费预算。

3.企业文化传播基础工作。夯实企业文化基础工作,编制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文化案例集,向企业全员培训宣贯企业文化理念内容,尽可能做到全员熟知,开辟企业文化宣传栏,作为企业文化宣传的窗口之一,企业文化理念内容上墙,在公司显要位置显示出来。新员工入职培训,将企业文化学习、考试作为一项内容。定期对老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再学习,不断温习。

4.氛围营造,树标杆、学标杆。企业文化常态化工作与专项工作开展相结合,专项工作可结合企业年度经营管理重点,设计相应的主题,通过沙龙、征文、摄影等形式展现。专项企业文化开展时,每年的主题不宜过多,一般1~2个主题为宜,企业年度管理变革、年度经营重点均可作为企业文化年度专项主题。企业文化开展过程中,选择践行企业文化优秀员工代表作为标杆,并将员工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在企业内传播,号召企业其他员工学习。

5.具象化、有特色。所选取的案例、故事、标杆一定要具象化,可以是员工在具体工作中的点滴,再结合企业文化理念层,将其提炼出来作为“亮点”在企业内广为宣传。案例要符合行业、企业特色,要容易传播、好记住。

6.注意事项。在企业文化传播过程中,切忌“两张皮”,即文化理念是一套,传播的东西是另外一套,造成行为层不能有效承接理念层。更不要片面追求“高大上”,发动员工,让各层级员工积极参与进来,尽可能多地交流互动,活动更接地气,这样也更容易得到员工的认同。

五、结束语

企业的规章制度、条条框框只能约束员工的行为不逾规矩,只有企业文化才能影响员工的思想、引领员工的行为,指引员工向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前进,更能引领员工方向一致、行为协同,减少内耗。

企业文化不是空中楼阁,它从平常的每件事、每句话、每种行为中得到体现,是员工不经意的思考和行为。它解释了一个企业存在的意义,体现着企业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判断,是企业在发展中积淀下来、深深烙印在每个企业和员工身上的独特的行为标记,是在无形中发挥根本性作用的企业基因。

现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播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