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栏目:策划方案发布:2017-08-02浏览:3026下载225次收藏
x县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建立健全我县农业水价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减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田灌排工程良性运行和农村水利建管体制机制创新,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6〕39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用水需求管理,坚持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及水费计收制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xx县经济社会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节约用水,减轻农民用水成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遵循市场经济,综合配套政策。
——综合施策。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按户连片耕种、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相结合,综合运用工程配套、管理创新、价格调整、财政奖补、技术推广、结构优化等措施统筹推进改革。
——两手发力。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监管并举,保障农业用水需求,确保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
——供需统筹。加强供水管理,提高供水服务效率;加强需求管理,全面提高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用水方式转变。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条件,尊重农民意愿,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改革推进。
三、总体目标
至2025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农业用水方式根本转变;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
四、主要任务
(一)建立农业水权制度。
⑴确定用水总量指标。以xx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基础,综合农业用水定额,灌溉面积、水文数据、渠道水利用系数、种植结构等因素,确定全县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⑵明晰农业水权。将全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分解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户等用水主体,落实到具体水源,颁发用水权证,明晰农业水权。
⑶鼓励转让节水量。根据年度来水量预报,实行年度动态水权。在xx县水利局建立水权交易平台,对用户结余水量,政府或其他授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灌区管理单位可以回购;在满足区域内农业用水的前提下,推行节水量跨区域、跨行业转让。
(二)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⑴测算农业供水成本。按照有关规定测算农业供水价格,包括完全成本水价、运行维护成本水价及末级渠系供水水价等。加强供水成本监审,充分利用节水改造腾出空间,综合考虑供水成本、水资源丰枯程度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农业用水价格并适时调整。
⑵分级制定农业水价。农业水价按照价格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跨行政区的小型灌区由县政府定价;具备条件的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农业水价,可实行政府定价,也可实行协商定价。具体方式由物价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定。农业供水价格原则上应达到或逐步提高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承受能力弱,缴纳水费确有困难的地方要尽量并采取综合措施保障工程良性运行。
(三)探索实行分类水价。区别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用水类型,在终端用水环节探索实行分类水价。统筹考虑用水量、生产效益、区域农业发展政策等,合理确定用水价格。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和养殖业用水价格可高于其他用水类型。灌区可控范围内,限制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用水成本高于当地地表水,促进地下水采补平衡和生态改善。
(四)逐步推行分档水价。实行农业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逐步建立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合理确定阶梯和加价制度,促进农业节水。因地制宜推广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地两部制水价。在工程体系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运行比较规范的地方,实行终端水价。
   (五)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
⑴加快灌区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等重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干支渠道防渗衬砌、涵闸维修、泵站更新改造,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⑵加快末级渠系配套工程建设。整合高标准农田、农村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⑶加快供水计量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工程要同步建设计量设施;尚未配备计量设施的工程要抓紧改造。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全部实行斗口及以下计量供水;小型灌区和末级渠系要根据管理需要细化计量单元,结合区域输配水形式,选取合适的计量设施。以管道输水为主的,可采用水表、流量计等计量设施;以渠道输水为主的,可采用流量计、量水堰等计量设施。使用地下水灌溉的要计量到井。有条件的地区,计量设施可实行智能控制,精准计量到户。
   (六)推广农业节水措施。
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根据水资源丰枯程度,以水定种,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适度调减地表水过度利用、地下水超采等水资源短缺地区高耗水作物面积。推广耐旱节水作物,建立作物生育阶段与天然降水相匹配的农业种植结构与种植制度。
⑵推广节水技术。大力推广管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等节水技术,全面推广旱育秧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