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
xx市“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xx在全省xx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加速推进阶段,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突破阶段,是加快建设xx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构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重要时期,也是xx开放型经济按照“勇当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主力军和领跑者”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强化在全局工作中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强化在推动xx持续跨越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在发展转型中的先导作用,为xx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关键时期。
《xx市“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依据《长xx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xx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两大国家规划,根据《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今后五年xx开放型经济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是引领全市开放型经济创新转型、跨越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xx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xx开放型经济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不断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思路、实现新突破,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不仅取得了超过预期的良好业绩,而且在应对危机中加速了战略转型。
(一)利用外资实现新的跨越。“十二五”期间,全市利用外资呈现高平台上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协议利用外资3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7亿美元,分别是“十五”的2.5倍和3.4倍,分别占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全市协议利用外资总额的65.5%、实际利用外资的67.5%。一是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累计预计新批总投资超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225个,是“十五”的2.2倍;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3个,是“十五”的1.75倍。二是外资结构明显优化。引进三产类项目565个,是“十五”的1.5倍;累计实际到帐外资38亿美元,是“十五”的7.7倍,占比比“十五”高出14个百分点。制造业项目中,通信设备、计算机、仪器仪表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项目193个,实际利用外资5.9亿美元,分别是“十五”的1.1倍、2.2倍。三是贡献份额显著增强。五年来,我们相继突破了王子、xxlng、熔盛、林洋新能源等重特大项目,推动了我市产业结构由传统轻纺产业为主体开始快速向现代装备制造业、临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it等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五年实现涉外税收39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9倍。全市4000多家外资企业共带动就业近60万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75%。
(二)对外贸易实现高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外贸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显著增强。201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分别达到211亿美元、141亿美元、70亿美元,分别为2005年的2.5倍、2.4倍、2.6倍。“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进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分别实现770亿美元、533亿美元、236亿美元,年均递增分别为19.9%、19.4%、21%。一是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31.2%上升到2015年的42.7%,提高了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6.0%上升到2015年的19.1%,提升13个百分点。二是新兴市场不断拓展。2005年,全市出口业务涉及的国家和地区167个,到2015年底,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195个。2015年,对欧洲、美国、日本等三大主体市场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9.3%;对非洲、东盟、大洋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出口比重达到23%。三是贸易方式更趋合理。2015年全市一般贸易出口8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60%;加工贸易出口5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8%。四是外贸主体层次提高。2015年,全市有出口实绩企业3512家,比2005年净增1588家。其中出口超1000万美元企业242家,比2005年净增了137家。2015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出口89.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4%;内资企业出口51.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6.6%。其中,民营企业出口43.5亿美元,同比增长44.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1%。五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初步形成船舶海工、能源光伏、家纺服装、化工、食品、体育休闲用品等超亿美元的出口板块。全市获得中国出口名牌1个,获得xx省出口名牌16个,位居全省第四。2015年评选出“xx市出口名牌”36个。
(三)外经合作持续全省领先。“十二五”期间,全市外经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环境显著改善。2015年全市完成承包劳务营业额12.5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89.27%,全市具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发展到46家,其中对外承包工程企业24家;市场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全市对外承包劳务项目现已拓展到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亚太、中东、东欧、非洲四大主体市场,并开始涉及欧美市场;增长方式开始转变,对外承包劳务业务已由原来的劳务和劳务分包为主向施工总承包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对外劳务合作层次提高,技术型和管理型外派劳务增加,外经企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4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进入全省“建筑外经十强”,3家企业入选全球最大225强国际承包商行列。境外投资加快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0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4.62亿美元。
(四)服务外包实现跨越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片”的突破。全市服务外包企业突破349家,从业人员超过一万人。2015年,全市新签境内服务外包合同额6.33亿元,执行额5.51亿元;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5673万美元,执行额4271万美元。我市已成为xx北首家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成4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初步形成了以呼叫服务、数据处理、生物医药研发、软件开发等为主的发展特色,并涌现出携程、安客诚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重点企业。
(五)开发园区实力明显增强。“十二五”期间,全市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的主阵地作用日益突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8.43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77.53%;投资额前100位的外商投资企业95%以上集中在开发区。2015年,全市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进出口总额达118.80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56.31%,外贸出口前15强的企业全部在开发区。开发园区从初期以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为主,逐步向支柱特色产业、科技和资本含量较高的先进制造业转变,初步形成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现代纺织为代表的支柱产业,成为全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力军。强化开发园区的集约发展。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新批内外资项目平均投资强度为由2005年的161.63万元/亩,提高到2015年的298.82万元/亩。13家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已建污水处理厂13个,日处理污水能力47.5万吨。
随着全市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也日渐显露,特别是“十二五”后三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市开放型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手洽谈的外资重特大项目偏少,外资总量受到制约,质量亟待提高。全市外贸依存度偏低,总量在全省份额较小,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的加工组装环节,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外经“走出去”规模不大。开发园区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二、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宏观环境更趋于复杂。一方面,世界经济总体呈复苏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快孕育,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危机影响深远,国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存在着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xx开放型经济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式的新变化。
(一)宏观经济的基本趋势
——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尽管国际金融危机余波不断,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欧洲主权债务频发,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体而言,国际金融危机正在趋于平息,逐步复苏将是未来几年经济的总趋势。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推进,世界经济有望在“十三五”后期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中国经济全面转型。“十三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时期。中央审时度势,确定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实施扩大消费需求的战略性调整,努力促进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中国的人口众多、市场广阔、需求充沛,完全能够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长xx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一体化战略推动下,高速铁路等新一轮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大大提升了区域现代化和服务能力;同时,经过前几年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区域整体产业层次不断提高,科教创新能力有所增强,未来经济发展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和全国领先地位。
(二)发展机遇
——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的生态危机双重冲击下,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发展模式,纷纷回归实体产业,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紧开放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物联网等新技术,正在形成全球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绿色低碳新模式有望成为支撑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这对已具备一定发展基础、正在努力转型升级的xx经济,无疑又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发展良机。
——国内消费时代的来临。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和各地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十三五”期间我国消费的巨大潜力将逐步显现,中央也明确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目标,消费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并由可能引发国际资本对中国的新一轮投资热潮。
——国家战略强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最重要的区域战略。未来发展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xx沿海地区开发也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将为xx经济未来发展增添强大的政策推动力。
(三)面临的风险挑战
——国际市场环境严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正在改变原有的过度消费模式,全球需求回升缓慢;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复苏、缓解就业压力,欧美等国重新发展制造业和出口,美国提出5年出口翻番,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愈演愈烈,发达国家利用碳排放要求、知识产权、汇率等手段不断打压我国产业;全球流动性泛滥,通胀压力巨大,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有可能持续上涨和大幅波动。
——区域经济竞争加剧。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确立和实施,原有的经济地理格局和发展条件都将发生变化。我市与周边城市竞争加剧的同时,也面临来自中西部地区新的竞争压力,在区域经济竞争中继续保持势,加快发展的难度加大。
——成本优势难以持续。生产成本低是我国参与国家产业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主要优势,但近年来,一方面国际资源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成本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市劳动力供给结构性短缺现象已经显现。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要求人民币的压力越来越大,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变化,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把开放型经济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对全局工作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未来五年是xx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既要沉着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风险挑战,更要抓住机遇,推动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变局中抢占先机,引领xx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认真实践市委市政府在xx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新思路和新战略,以全市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强市为目标,抢抓xx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级重大发展机遇,抢抓国际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国家实施扩大消费需求战略的历史机遇,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和更大步伐“走出去”并重、强化调整出口结构和优化进口结构并重、提升开发区集约功能和创新功能并重,在内外两大需求协调发展中培育新动力,在内外两种资源有效整合中增创新优势,在内外两个市场统筹中拓展新空间,全力增强xx经济国际竞争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目标。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经过五年努力,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在全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持续上升,xx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全省和长三角第一方阵,真正成为引领全市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龙头和主力军。
总量指标: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突破,累计注册外资实际到账突破100亿美元,累计境外投资突破10亿美元;实现外贸、外经的稳定增长,实现服务外包的跨越发展,五年内外贸出口每年递增10%,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每年递增5%,服务外包营业额每年递增25%。
发展质量:全面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开放型经济中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外资提升发展质量。力争累计引进接近或超亿美元项目50个、超5亿美元项目10个;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超过30%,比重比“十二五”期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每个县(市)、区至少要有2家企业境内外上市;力争引进30家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占比显著提高,全力实现外资重大项目在支撑沿xx、沿海大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勇当全市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外贸调整优化结构。到2020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全市具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超过5000家,培育和创建省级以上出口品牌30个以上,省级以上出口基地5家,全市进口贸易年均增速与出口保持基本同步,重大成套装备的引进消化实现新突破,全市服务贸易实现跨越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技术进出口实现翻番。外经实现转型发展。主体进一步壮大,全市外经经营权企业发展到60家,累计新签5000万美元以上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10个,超1亿美元项目3个;累计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50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0亿美元,比“十二五”翻一番。外包实现跨越发展。力争到2020年服务外包营业额突破25亿元,服务外包企业数超过1500家,百人以上服务外包企业100家。园区实现争先创优。力争到2020年,全市开发区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对全市贡献份额分别超过50%、50%、53%;全市开发区实际到账外资五年累计达到70亿美元,年均占全市实际到账外资的70%;全市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各开发区规模经济总量列前三位的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以上,cod排放量等节能减排、综合能耗等循环经济标准要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开发区七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在2015年的基础上提高15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4%以上。创建2~3家国家级生态工业园、5~6家省级生态工业园。
争先晋位: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境外投资进一步缩小与苏南先进地区的差距,力争在“十二五”期末的基础上在省内和长三角位次晋升1~2位,保持服务外包在xx北城市中的领先地位,对外承包劳务全省领先地位,全力提升我市在全省和长三角开放型经济第一方阵中的层次和地位。
(三)基本原则
1.以解放思想为重点,形成创新优势。敢想敢干,勇于尝试,善于在开发区建设、招商选资、招才引智、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产业链招商、服务体系建设等各个领域,按照国际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运作,创造性地总结出具有我市特色的发展模式。
2.以利用外资为重点,实现“六外齐上”。促进外事、外资、外贸、外经、外智和外包等各项业务相互渗透融合,“六外齐上”,全面扩大开放。利用外资实现创新理念、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对外贸易优结构、拓市场、强企业、建基地;外经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引进外智突出集聚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技术;服务外包突出特色发展、跨越发展。
3.以沿海开发为重点,推动沿xx、沿海区域共同发展。从全市
XX市“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
本文2015-09-25 00:29:40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291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