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社局2015年上半年目标考核工作完成情况总结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5-07-24浏览:2121下载250次收藏
区人社局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各项责任目标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推动高质量就业
1-6月份,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23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6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一是抓好政策宣传。安装1500个就业便民服务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辟宣传新阵地,除电视台、报纸、网站等传统媒体外,借助公交车车载视频及报站功能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在长途汽车站led显示屏滚动宣传就业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二是抓好就业服务。建成高标准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今年区政府将就业创业服务项目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投资3600余万元,建成16000平方米的xx市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出台了《xx市(xx)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办法》、《xx市xx区创业创新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对申请入驻企业的办公场所、房租补贴等优惠政策作了具体规定。区政府每年列支400万元作为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孵化基地运行、管理和服务。成立了区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两个入驻企业资格评审委员会,对提出入驻申请的首批企业进行了资格评审。截止目前,通过评审的入驻企业达到52家,其中,创业创新孵化企业27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25家。开通“就业直通车”。将每周招聘会由2场增至3场,三八节当天,联合区妇联组织举办专场招聘会, 153家用人单位、3100多名农村妇女劳动力开展用工对接,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500余人。遇有雨雪天气,免费为参加招聘会的农民工提供午餐。上半年共举办各类招聘会65场,入场企业达到2931家,提供就业岗位47365个,34856人次进场招聘,初步达成就业意向9576人次。每月两次安排专车到镇街免费接送农民工到市场参加招聘会,共接送1710人,其中526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三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全面打造“两公里就业创业培训圈”,选择基础条件较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中心村建设了36处区级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开展“送技能下乡、送服务上门”,先后在二十里铺、长沟、唐口、安居、喻屯、李营等镇街举办创业培训班30余期,免费培训1300人。建立统一的培训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确定xx技师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xx市阳光职业培训学校等19家培训学校为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确保了培训效果。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担保中心职能作用,设立263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为创业者提供 “一条龙”服务。上半年对119个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745万元,创业带动就业357人。积极发挥李营街道苗木种植优势,全力推动农民创业,将李营街道打造成了市级创业型街道,同时在长沟镇北南田社区等六个社区开展省级创业型社区创建活动,在二十里铺、xx2个街道和金城街道常青社区等3个社区开展市级创业型街道、社区创建活动。
二、加大人才工作力度,打造人才高地
今年上半年,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1545人;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109人,其中博士10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2人,其中“三领”型人才4人;新增留学归国人数1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80人,技能鉴定后发证人数1930人。一是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活动。在全区各大企业范围内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调查活动,先后组团参加了山东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春季双选会、“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武汉站招聘会。圆满完成教育卫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考试工作,确定拟进入面试人员684人。二是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积极协助我区碳素集团开展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活动,目前已将申报材料上报人社部。通过考察,确定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xx分所为清华博士暑期实践基地,认真做好清华大学博士实践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为60名高层次人才配备人才公寓,目前正配合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申请人才公寓人员进行材料审核把关。加强7家技师工作站和5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管理考核工作,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作用。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圆满完成了30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年检工作,新增4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三是认真做好人事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区公务员信息系统数据库。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核准21个事业单位、区教体局78所学校的岗位设置方案。妥善安置2名全科医生、1名退役优秀运动员,办理事业单位辞职手续28人。
三、完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一是做好养老保险征缴和待遇落实工作。积极推进“一票征缴”业务,企业养老保险新增扩面36户,参保职工2735人;调整事业单位离休干部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并为全区离退休人员增加人均300元的生活补贴。为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全区2029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进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关测算;严格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从1月份起将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85元,落实社保资金420万元。二是扎实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做好失业职工档案的接收、登记及失业保险待遇的审核发放等工作,确保失业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失业保险金。积极为享受失业待遇人员办理医疗保险,所需费用均从失业金中列支。三加强基金监督。通过与民政局提取的殡葬数据,核查我区职工养老保险领取待遇疑似死亡人员13人,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待遇疑似死亡人员303人。对2011年以来历次审计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工作。对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四、加强调解仲裁、监察执法,着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区”
一是加强劳动用工规范管理。积极开展“春暖行动”,大力推广农民工劳动合同规范文本,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会同区总工会联合开展了全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合同文本展评活动,对30家企业颁发证书并给予奖励。实施了劳动用工信息备案制度,全区劳动用工备案企业1862家,职工5.7万余人,实现了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全过程的动态监管。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定工作,推荐4家企业参评市4a级企业、11家企业参评3a级企业,进一步巩固了“劳动关系和谐城市”建设成果。二是严格监管工资支付行为。出台了《关于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的实施意见》、《企业工资保障金暂行办法》。健全完善“一书两金一卡”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设立了300万元的应急周转金和2590万元的工资保证金,7700多名农民工实行了银行卡领取工资。三是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劳动保障监察“三级两网”管理体系覆盖率达100%。上半年日常巡视监察用人单位215家、涉及职工3.6万人,受理劳动监察案件123件、涉及职工3700余人,共追回劳动者工资3120余万元,追缴社会保险170余万元;建立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移交公安机关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4起,涉及农民工5600余人,追回工资1320余万元。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共检查用人单位877户、涉及用人单位职工3.1万人,年检合格用人单位136户,下达责令整改指令书68份,督促缴纳养老保险费716余万元。四是调解服务向基层延伸。在15个镇街人社所、160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推动劳动争议调解服务向基层延伸,提高对劳动争议的预测、预警、预防、干预,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上半年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37件,已结案261件,全部按期结案,按期结案率达到100%。今年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被省人社厅、省仲裁委公布为全省首批示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四是实施无偿法律援助。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对维权劳动者积极开展劳动法律援助及法律咨询。上半年受理法律援助申请案件96件,已结案87件,切实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承担的市考区指标完成情况
区人社局独立承担市考区指标1项,与区医管中心共同承担考核指标1项,另有加分因素1项。现将1-6月份指标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1、独立承担指标:“城镇参加养老保险的新增就业人数”。2015年我区任务为6500,1—6月份,我区完成3982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1%。
2、与区医管中心共同承担指标:“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五项社会保险中,我局承担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两项指标任务。2015年,市人社局下达我局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任务为48029人,1—6月份,我区完成49975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4%;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任务为17310人,1—6月份,我区完成18421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任务为341891人,1—6月份,我区完成341891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0%。2015年,市局下达我局失业保险参保任务为63267人,1—6月份,我区完成66385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5 %。
3、加分因素: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5分/个,省级3分/个。截至目前,我区碳素集团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相关材料已报送人社部审核。

人社局2015年上半年目标考核工作完成情况总结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