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5-07-23浏览:2493下载127次收藏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科学蓝图。为全面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根据(轮政办发[2013]71号)《关于做好<轮台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规划蓝图—实施情况”,认真开展轮台县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  

一、“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任务及落实完成情况评估  

“十二五”期间,紧紧围绕“一产上档次、二产上规模、三产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发扬“抢抓机遇、借力发展、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轮台精神,全面推进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按照“稳粮、控棉、强林、促畜”的原则,继续优化巩固粮食、棉花基地成果,充分利用本地区水土光热资源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有力条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使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健全完善;继续完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大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目标任务评估。“  

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大粮食高产攻关力度,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大力开展粮食高产攻关,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大粮食高产攻关力度,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粮食生产人均收入达600元以上。一是稳定冬小麦种植面积,每年不低于12万亩,保障人均1亩粮,大力推广“吨粮田”高产模式种植技术,“十二五”末达到5万吨,小麦单产年均增长2-3公斤;二是将小麦品种改良、更换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推广种植冬小麦优良品种,使之占种植面积的95%以上,抓好小麦良种繁育工作,每年小麦种子田面积不少于5000亩;三是大力推广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多熟高效种植模式等实用技术,结合水资源现状,大力推广小麦、玉米及其他作物多熟高产高效栽培种植模式,推广饲粮兼用型优质高产品种,每年复播作物面积不少于8万亩,全面提高复播质量。  

实际完成情况:2011年,小麦播种面积为11.93万亩(其中冬小麦为11.62万亩), 平均单产365公斤,总产4.4万吨;2012年,小麦播种面积为12.78万亩,平均单产 368公斤 ,总产4.7万吨;2013年,小麦播种面积为13.23万亩,预计平均单产371公斤,总产4.9万吨,从完成情况来看,基本上能够按照规划执行,能够保障人均1亩粮的目标。近两年来,小麦主要品种有新冬22号、石冬8号、新冬33号;2013年,新冬22号种植面积为11.31万亩,石冬8号种植面积为0.34万亩,新冬33号种植面积0.13万亩,冬小麦优良品种占种植面积的93.27%,2013年,我县小麦种子田面积为4100亩。  

玉米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实际完成情况:2011年,种植正复玉米9.26万亩,单产为365公斤,总产为3379万公斤。其中:正播玉米0.46万亩,主要品种为sc—704,平均单产467.3 公斤,总产达 219万公斤,复播玉米为8.8万亩,主要品种为新玉9号,平均单产359.1公斤,总产达3.16万吨;2012年,种植正复玉米9.45万亩,单产为367公斤,总产为3.47万吨,其中正播面积为0.71万亩,单产为 461公斤 ,总产为0.33万吨,主要品种为sc—704。复播玉米8.74万亩,主要品种为新玉9号,平均单产 360公斤 ,总产为3.14万吨。2013年种植正播玉米0.94万亩,预计复播玉米9万亩,截止目前,复播玉米已播2.5万亩,此项工作还在进行中。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一是按照“稳定面积、节本增效、主攻单产、提高品质”方针,稳定棉花种植面积35万亩左右,开展大面积高产攻关活动,推广高密度栽培技术、双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高标准节水灌溉、良种引进繁育、精量播种等一系列高产配套技术,使亩产皮棉150公斤以上的高产棉田达到15万亩,棉花单产年均增长2-3公斤,棉花良种覆盖率达95%,节水灌溉面积达95%。二是以轮台镇、哈尔巴克乡、阿克萨来乡、园艺场等西五乡镇(场)为重点,强化基地建设,通过新建和改造标准温室大棚,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推广工厂化育苗、地暖、卷帘机、新型钢架结构日光温室栽培、食用菌种植技术、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加大设施农业发展扶持力度,加强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人员、农民的培训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末,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3个,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5000亩,提高本地蔬菜市场占有率,设施农业人均收入达600元以上。三是扩大工业蕃茄种植面积。实行工业蕃茄订单模式生产,积极引导农民扩大工业番茄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钵盘育苗及高产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复播指数。四是积极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宽增收渠道。  

实际完成情况:2011年,全县棉花播种面积为54.5万亩,其中基本农户25.5万亩,大户29万亩,主要品种为中棉43号、49号、新陆中32号、35号,皮棉单产为136.1公斤/亩,总产达7.42万吨;2012年,全县播种棉花61.7万亩,其中基本农户26.2万亩,大户35.5万亩,主推品种为中棉69、中棉49、新陆中36、新陆中46、新陆中52、鲁棉研36,使我县棉花品质大幅度的提高,皮棉单产138公斤/亩,总产8.52万吨,当年单产 200公斤 以上高产示范田面积高达1.3万亩,平均单产达 218.9公斤 ,棉花总产、单产均创轮台县历史最高水平;2013年,全县种植棉花65.3万亩,其中基本农户28.3万亩,大户37万亩,主推品种为中棉69、中棉49、新陆中36、新陆中46、新陆中52、鲁棉研36,使我县棉花品质大幅度的提高,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  

设施农业完成情况:截止2013年6月底,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累计达2453亩, 1614座,其中:钢架结构515座,面积1171亩;土木结构933座,面积1234亩;中小拱棚166座,面积138亩;年均产量9000吨,总产值2700万元,本地蔬菜的市场占有率达30%。目前,我县已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1个,蔬菜品种30多种,主要为果菜。下半年计划新建大棚500亩240座,目前已开工建设200亩96座。  

工业番茄实际完成情况:2013年,我县种植工业番茄0.11万亩,通过选用优良品种、育苗移栽、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确保工业番茄获得丰产、丰收。  

----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大力发展“名、优、特”企业和“名、优、特”产品,最大限度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企业增利、农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