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卫生应急系统 构筑百姓健康屏障(电视脚本)
建立卫生应急系统 构筑百姓健康屏障(电视脚本)
2012年7月21日 ,一场60多年来的罕见暴雨突袭北京。石景山区各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投入到抢险救灾当中。夜里,位于金顶街地区的一家敬老院因房屋破损需要立即转移,区卫生、交通等部门立即联合行动。
【转移现场】(用现场表现卫生应急工作及时可靠,其中包括区领导现场指挥、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工作等)
面对“721”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石景山区的卫生应急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卫生系统各单位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对环境、水、食品及腹泻症状等加强了监测,全区医疗卫生工作秩序平稳,未发生灾后水污染事件及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721”暴雨的从容应对,凸显了石景山区卫生应急体系的完善。从2003年开始,石景山区和全国一样,围绕“一案三制”总的指导原则,制定了《石景山区预防“非典”工作预案》和《石景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分队,建立了三级疫情组织领导体系,健全了全区医疗急救网络和医疗保障体系,使得整个区域卫生应急系统初具规模。
此后每年,石景山区还将卫生应急系统逐步完善。2004年制定下发了《石景山区传染病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初步形成了以区疾控中心、区属医疗卫生机构为主的医疗急救体系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网络。
2005年,石景山区急救站总数达到13个。
2007年,重新修订了《石景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制定了《石景山区“好运北京”测试赛和2008年奥运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成了全区统一调度、统一人员、统一装备、统一标准的院前急救网络,使区内急救半径小于3—— 5千米 ,反应时间10分钟以内。
2008年,以奥运保障为契机,构建了我区应急培训、演练和监测的卫生保障工作机制。四川地震发生后,区卫生局向地震灾区派出了51名医疗卫生人员执行医疗卫生救援任务。
2009年至今,国庆60周年保障工作、甲流疫情等验证了我区联防联控和信息公开透明的工作
建立卫生应急系统 构筑百姓健康屏障(电视脚本)
本文2013-08-06 11:07:38发表“模板范例”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27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