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科局201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总结汇报

栏目:汇报材料发布:2013-07-14浏览:2582下载248次收藏

农科局201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总结汇报

县人民政府:
    根据2013年7月5日县领导批示件“关于报送201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材料的紧急通知”要求,现将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一是农村经济较快增长,农民持续增收。据县农科局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预测汇总,2013年上半年全县农村经济收入1227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12280万元,增长11.1%。其中:现金收入52600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4592万元,增长9.9%;纯收入总额90351万元,同比增9862万元,增长12.3%;人均纯收入2698元,同比增289元,增长12%。
    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11781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082万元,同比增长12.4%。其中:
    农业收入40001万元,比上年同期的35686万元增长4315万元,增12.1%。增收原因:一是茶叶价格回升,一季度茶叶平均价格18元/公斤,同比增12.5%,二季度茶叶价格16元/公斤,同比增10%,平均价格为15元/公斤,同比增11%。二是虽然小春粮食产量下降了2.5%,但马铃薯、蔬菜等其他农产品价格回升,所以农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了12.1%。
    林业收入18144万元,同比减1216万元,降低了6.3%。减收原因:一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减少采脂面积;二是由于干旱松脂产量减少;三是松脂价格下跌;四是苗木价格下跌。
    牧业收入40447万元,同比增6878万元,增长20.4%。增收原因:一是出栏数增长。一季度生猪出栏增长2.4%、大牲畜出栏增长26.6%、羊出栏增长6%、家畜出栏增长3.9%;二季度各种畜牧业产品出栏数量继续增长。二是畜牧业产品价格上涨。一季度以来,畜牧业产品价格上涨,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了6.5%,其他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上升。
    渔业收入1842万元,同比增长30.7%。主要原因是产量增加。
    第二产业收入5898万元,同比增20.1%。主要原因是从业人员增加,收入增加。
 第三产业收入11478万元,同比增17.1%。主要原因是从业人员增加,收入增加。
    全县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98元,同比增长289元,增长12%。主要原因是牧业、第二、第三产业增长所致。农业收入虽然小春粮食产量下降了2.5%,但我县农业主要在下半年,大春粮食生产尽管因调整结构减少一定的播种面积,但由于科技含量提高,只要加强中耕管理,后期若无大的自然灾害,全年粮食总产量可以持平或略增,加之甘蔗、烤烟、茶叶等经济作物不断发展,规模扩大,为农业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林业收入今年各种苗木面积增加,价格有所回上升,有望续增长;牧业生产市场情景好,在没有重大疫情发生的情况下牧业收入可以增产增收;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进一步扩展,农产品价格回升,这些都是今年农民增收的有利条件。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年预计各行业都会不同程度的增长,农民外出劳务收入也会继续增长,年初计划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目标可望实现。
    二是粮食总产持续增产增收。2013年,市农业局下达xx县粮豆播种面积66.8万亩,产量17.58万吨。其中:夏粮(小春粮豆)22.3万亩,产量3.68万吨;大春作物面积34.6万亩,产量11.81万吨;晚秋作物9.9万亩,产量2.09万吨。截至6月30日,已完成粮豆种植面积58.74万亩(晚秋粮食作物还未种植),完成计划任务的87.94%。其中:完成夏粮(小春粮豆)收获面积(县统计局统计,已全面结束)23.86亩,比去年增1.47万亩,增长6.58%,预计产量32827吨,比去年减857吨。
    完成大春粮豆栽种(农情统计)34.88万亩,完成市农业局下达任务的100.8%。其中:稻谷11.05万亩,玉米20.21万亩,大豆及薯类3.62万亩。
    三是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较快发展。主要表现在:秋冬季农业开发成效显著,完成开发面积23.82万亩,实现产量130965.3吨,实现产值3.7亿元,实现纯收益10780.3万元,冬马铃薯、水晶豌豆已成为我县最具特色的开发作物;完成水产养殖面积10332亩,累计完成水产品产量3166吨;2013/2014榨季完成甘蔗种植5.3万亩(其中新植1.8万亩),预计实现农业产量25万吨,农业产值1.1亿元以上。
   四是“菜篮子”工程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巩固实施好莲花塘350亩蔬菜基地和680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新建文华300亩蔬菜基地;每乡(镇)10亩蔬菜基地建设,现已累计完成钢混大棚27亩,竹子大棚8亩,水池6个135立方米;完成太忠乡麦地村100亩养生蔬菜示范样板建设。
    二、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农业农村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的领导,建立健全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业科技推广领导小组,层层签定目标考核责任书,将主要目标任务分解到落实到各乡(镇)、各相关部门。
    (二)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落实2013年种粮农民补贴4723.95万元,其中:中央农作物良种补贴862.95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贴3861万元,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300万元。全县投入抗旱资金91.7万元,其中:玉米、马铃薯覆膜种植4.77万亩,补助资金47.7万元;玉米育苗移栽1.2万亩,补助资金24万元;集中育秧育苗及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资金20万元。
    (三)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抓好中低产农田地改造工作。市农业局下达xx县2013年中低产农田地建设任务4.96万亩(2012年项目,2013年实施)。现已完成4.5万亩,完成投资4500万元。除国土部门未启动外,其他部门项目已基本结束。开挖机耕路20.9千米,建15m3水窖24个,田间输水管道8千米,坡改梯1500亩。
    (四)抓好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建设
    1.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任务。以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县、现代林产业加工基地县、优质烤烟基地县、茧丝绸生产加工基地县的思路,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做大做强林业、烤烟、蚕桑、牧渔产业,提升茶叶、核桃、蔗糖产业,开发以冬马铃薯、冬早蔬菜瓜果、冬早青蚕豌豆等为重点的冬季农业,走“高效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的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强化农业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到201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其中:粮食总产量达18.5万吨,产值达6亿元;林业产值达13.5亿元,其中:核桃产值达5亿元,林下资源食用菌、生物药业等产值达3亿元,竹子、松脂等产值达5.5亿元;茶产业产值达4亿元;烟草产业产值达5亿元;蚕桑产业产值达1.5亿元;蔬菜产值达5亿元;蔗糖产值达1.5亿元;咖啡产值达1亿元;水果产值达2亿元;畜牧业产值达13亿元;淡水养殖达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农林牧产品加工产值达20亿元;农林牧招商引资突破18亿元;农林牧产品创汇达0.7亿美元以上,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目标任务。
    2.全力推进我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领导,成立由县委、县政府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的高原特色农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抓好组织协调和各项工作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其次是将工作经费和产业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提供资金支持。再次是在具体工作中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生态健康为品牌,抓实“六项工作”,即:抓实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抓实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推进产业化进程,抓实特色庄园经济创建工作,带动农业集约化发展,抓实订单农业发展工作,发展契约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抓实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五)抓好“菜篮子”工程基地建设
    着力抓好“菜篮子”工程基地建设,一是巩固实施好莲花塘350亩蔬菜基地和680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丰富县城“菜篮子”产品供给,累计建成景范莲花塘蔬菜基地钢混大棚70亩,2013年来种植特色果蔬255亩。二是新建文华300亩蔬菜基地,现已投入资金280万元,建成钢混大棚骨架25亩,冷库1座,占地面积350m2,库容18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科局201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总结汇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