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计生系统中国梦演讲稿汇编

栏目:演讲稿发布:2013-06-10浏览:2771下载185次收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涂家垴镇的参赛选手,我叫柯淑芳,很荣幸能站在这个讲台上为大家陈述我自己的青春感想。我演讲的题目是《无怨无悔,最美计生人》。

改革开放春风拂面,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足迹,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也走过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作为一名基层的计生工作者,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遍千山万岭,走进千家万户,道尽千言万语,饱尝千辛万苦”,书写着自己不悔的人生。其中的个中滋味,酸甜苦辣咸,在平时的工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遭遇什么困难,坚持党的基本国策,任尔风吹雨打,我们对工作依旧无怨无悔,愿做最美的计生人!

我所工作的乡村是全市最偏远的乡镇,这儿经济较为落后,老百姓对计生工作的理解也很片面。作为计生工作者,我们首先做好的是对于计生政策的宣传及落实工作。为了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长年走村串户,掌握人口出生信息,做好统计求实工作。为了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我们一趟趟入户到家宣传讲解,做术后随访、回访;为了落实国家奖励扶助政策,我们反复入户调查,耐心细致讲解,以求政策落实准确无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深入,我镇产生了很多流动人口,他们长年在外务工,有的是夫妻举家外出,这形成了计生工作的死角。我们结合地方特点,对这些外出务工的服务对象加强管理,成立了我市首批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计生协会,计生协会在银川,在天津,在佛山成立了。人口流动了,我们的计生配套工作也得“流动”起来!服务百姓,以人为本,我们的工作才有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在老百姓的传统印象中,计生工作就是管生小孩的,要钱罚款的,而正是这些片面认识,不知觉中拉开了我们与群众的距离。创建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计生工作者不应是群众计生工作的监督者和惩罚者,而应做他们的服务者和帮助者。在平时的计生工作中,我和我的同事除了宣传政策方针,更主要的任务是关怀帮助计生工作中的弱势群体。我们在走村串户中所了解到的信息会及时和相关政府部门取得联系。我镇白云村有一户张姓人家,是计生协会的服务对象,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女主人身患闭重症家庭为了治病一贫如洗,可男主人为了传宗接代的愚昧思想还准备再生第三胎。在依据政策对该户进行了处理后,我们还积极联系村委会给该家办了低保,并将他们作为我们计生服务“送爱心”的帮扶对象。该户女主人感动地说:是你们,才是真正的为我家着想啊。这样的帮扶事例还有许多,是啊,我们做的工作也许微不足道,但也许是这一点一滴却让群众感到了温暖,树立了最美计生人形象,计生工作应该以服务于群众,造福于群众为宗旨,做好了这些,我们的工作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是我们的最美计生人,他们犹如一片叶,虽薄却能增加一抹新绿;他们就像一溪清泉,虽浅却能滋润一片土地;如果他们是一支蜡烛,也会“蜡炬成灰泪始干”,如果他们是一只春蚕,也会“春蚕到死丝方尽”!计生人真的很渺小,但如果我们都从平凡的工作中体会到不平凡的力量,我们的点点工作就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辉!而当我们在工作中帮助了别人,展现了自我,奉献了自我时,我就觉得,我是计生人,我很平凡,我也很伟大!

年轻的朋友们,青春无悔,奉献最美!我和我的同事们还将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服务桑梓,回报黎民,我们愿做无怨无悔的最美计生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


尊敬的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我来自巴东县,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平凡的坚守》

都说巴东姑娘美丽动人,我想这应该离不开长江之水的孕育。我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因长期劳累,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印记。瘦弱忙绿的身影也不是那么的阿罗多姿。但是,她却是巴东县官渡口镇老百姓眼中的“大美人”。她就是48岁的冯国玲。老百姓眼中的冯国玲,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她凭借着在计生工作29年来默默无闻的付出,凭借着这么多年来,对老百姓真挚的情感。她把自己那份优雅、质朴的美演绎的是那么动人。

1984年,冯国玲毕业后被分配到官渡口镇,从事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冯国玲对待育龄群众就像亲人,服务周到体贴。2010年冬天,东向山村特困留守妇女张某因政策外怀孕,到计生服务站采取补救措施,身边没有亲人,冯国玲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每天给她熬滋补身体的汤,还买来生活日用品。张某夫妇一直非常感激,只要有干部进村,就请人捎口信,要冯国玲到家里做客。也许,在他们眼里冯国玲就是他们最想念的亲人。

水洞溪村妇女杨某是位精神病患者,经常衣衫不整在街上游荡,旁人看见她都是避而远之。唯有冯国玲对她关怀备至,定期带她进行生殖健康检查。每次检查前,冯国玲都要帮她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从这以后,有精神病的杨某见到谁表情都很木讷,唯一见到冯国玲时,她远远地笑着,靠近冯国玲。也许在这位精神病人眼里,冯国玲是唯一一位美丽的人。

20多年来,她帮过的计生对象不计其数。术后的一杯红糖水、一碗荷包蛋、一件御寒的棉衣、一句暖心的问候温暖着无数特困妇女的心。而正是这些区区小事无声地感动着无数的群众,让她成了老百姓心目中最亲的人,也成为了她们眼中最美的人。

这位老百姓眼中最美的人,却不是美丽的母亲。他儿子读小学时,曾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不羡慕别人有漂亮的玩具车,我也不羡慕别人有很多零用钱,我只羡慕别人有妈妈陪着。哪怕只有一个小时陪着我看看电视也好,每天都是我一个人在家孤单地玩着,冷清极了。”看到儿子写的作文,冯国玲嚎啕大哭。多年来儿子懂事的让人有些心疼,夫妻两工作繁忙,孩子8岁多就开始学着自己烧饭、洗衣。日常生活很少让父母操过心。在座的很多朋友都是孩子的父母。我也是孩子的母亲,世上有哪一位母亲不疼自己的孩子了?冯国玲因忙于工作,让儿子只需要陪着看看电视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成了一种奢望。

冯国玲说“计生工作是我的本职工作,无论多苦多累,我都会尽力做好!”从这质朴的话语中,透露出坚韧和刚强。她29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做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她在平凡的岗位上重复着平凡的工作。默默地做人民的“傻子”。她先后被省、州、县、各级组织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但是,这位美丽的“傻子”依然默默的在计生工作的第一线奔忙着。

花儿是美丽的,它让大地五彩纷呈;云朵是美丽的,它让蓝天素雅温情。冯国玲也是美丽的,她用29年的坚守,演绎着平凡之美,她用爱心上演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她为融洽干群关系架起了一座美丽的桥梁。

 


-------------------------


罗连升:荆棘路上 她在播种鲜花 
发布时间:2013-06-07     发布部门:人事处     点击次数:6 

  
 
 

    在黄石市美丽的黄金山南麓,巍巍山峦、郁郁山林,映衬着自然与宁静的曾家湾。这就是全省人口计生百佳村级专干——罗连升同志工作了15年的地方。

    1998年3月,披着一身朝霞,沐着一路春风,挑着一肩重任,怀着一腔赤诚,30出头的罗连升不顾家人的反对,走上了村计生专干的岗位,一干就是15年。这一路,坎坷而艰辛;这一路,复杂而繁琐;这一路,虽有荆棘,她,却在播种鲜花。因为,她始终没有忘记身上的责任。

    她牢记这份责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计生干部的言行是一面雪亮的镜子。2008年,罗连升意外怀孕。爱人和公婆惊喜地希望,她能辞掉工作把孩子生下来.爱人和公婆甚至把婴儿用品都给买回来了,堆了满满一屋。而她含着泪,坚定地告诉家人:“孩子和工作,我会选择后者。”手术是痛苦的,但更痛苦的,是她那一颗作为母亲的心。谁不想儿孙满堂,谁不爱那鲜活的生命,可作为一个计生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她践行这份责任,“心中自有乾坤在,不怕世人肉眼白”。

她是村中的“移动广播”。曾家湾村地处山边,地广人稀,计生意识薄弱,渴望多子多福的村民自然对计生人没什么好声气。15年来,罗连升每天要走村串巷,每周要家家跑到。无论酷暑严寒,她都会背着沉重的药具箱,带着各种资料,到居民家中,嘘寒问暖,了解实情,把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利益导向政策送到每家每户。哪里有房子,哪里就有她不知劳苦的足迹,哪里就有她那孜孜不倦的“移动广播”。15年的真情付出,纵是顽石也要点头啊。

她是村中的“活字典”。全村多少房?每房多少户?每户多少人?每人什么情况?她了如指掌。哪家子女新婚了、哪家媳妇怀孕了、哪家新增人口了,哪家人口外出了,她如数家珍。

    她无悔这份责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人口计生工作不仅仅是就计生抓计生、就人口统人口,还需要以人为本,心里有群众”。15年来,群众也逐渐理解她,把她当娘家人,有困难找罗主任是曾家湾村广大群众的共识。

多年的人口计生工作实践让罗连升深刻意识到群众是工作之基,群众利益无小事。没有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人口计生工作寸步难行。曾家湾村计生家庭多,村级集体经济相对困难,落实各种奖励政策和自定利益导向政策配套资金上难度很大,在罗连升的积极努力下,从不让政策在群众面前打折扣,每年用于计生家庭的奖励扶助资金超过3万元。用她自己的话说:“为群众谋利益,不是为了个人私利,竭力争利不丑”。

2003年8月,家住曾家湾村四组的冯冬春,丈夫陈世喜身患疾病卧床不起,家境贫寒无法医治。冯冬春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平时不支持村里的工作。罗连升却没有对她失去信心。在蛙声中深一脚浅一脚地上门谈心,在冷言冷语中推心置腹地交流真情,在镇医院垫付医药费为陈世喜治病,向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金。村委在罗连升的提议下,经过集体研究也对冯冬春家庭送去了一笔慰问金。这些帮助,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这些帮助,终于让陈世喜痊愈出院,让冯冬春重见了笑容,让这个家庭重现了阳光。

 2006年12月10日晚9时,罗连升接到曾家湾村三组吕海英的婆婆打来的电话,称其媳妇吕海英突发妇科疾病出血不止,十分危险。吕海英的爱人在外务工,婆婆又年岁已高,突遇险情,早已吓得手足酸软。罗连升接到电话马上赶到吕海英家,同时迅速组织人员将吕海英送往团城山妇幼医院进行抢救。罗连升挂号拿药,跑上跑下。在手术过程中,她一直像亲人一样陪伴吕海英的婆婆,直至吕海英脱离生命危险。吕海英的婆婆拉着罗连升的手,颤巍巍地说:“幸好有你啊,连升,我打电话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啊!”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何尝不也是一种幸福?

荆棘路上,有人绕道前行,有人畏难退避,有人却把荆棘变成怒放的鲜花,不但为后人开创出一条畅通无阻的大路,而且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柯尊南:梦 他从未失去 
发布时间:2013-06-07     发布部门:人事处     点击次数:8 

  
 
 
他是农民的儿子——八十年代初,因兄妹多,经济困难辍学而断了他的大学梦。

他是基层计生工作者——在山道崎岖的鄂赣边界,怀着对父老乡亲的挚爱,28年克难攻坚,20多次省市县表彰,圆着他的梦。他是“一盘棋”的先行者、省特聘计生信息员——曾创建黄石市第一个计生管理数据库;也被省内同行们称为百问不倦的网络老师,为基层信息化建设,呕心沥血,追逐他的梦。

他就是计生系统的信息达人——阳新县木港镇计生办副主任柯尊南。

当电脑在农村还是个新鲜物件的时候,他花了一年的工资买了一台386,只要有时间,他就沉迷于编制各类小程序。一天,他突发奇想,如果能利用电脑对育龄妇女信息实行管理,改变传统的手工汇总和卡片查询方式,那人口计生工作将走进新的时代。这时一个梦想扎根在他的心中,他要建立育龄妇女管理数据库。

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终于在1998年开发了育龄妇女管理数据库,当时全省育龄妇女数据库存还没有建立,那一晚,他从没有过的释然。

2002年,省里开发了育龄妇女管理系统,基本功能竟与他的数据库不谋而合。他再一次激动着,他预感到计生工作全员信息化管理的大潮正滚滚而来,而此时他没有被一时成绩而自得,另一个梦在他心中酝酿着。

市场经济的大潮催生了人口的大流动,阳新这个百万人口大县,20多万人奔走异地他乡。面对这一复杂而宠大的群体,广大计生工作者犯难了,年复一年的订合同、搞检查,干部们累了,基层负担重了,干群关系僵化了。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柯尊南思索着……

为了实现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2004年曾在6个乡镇担任计生办主任的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木港镇计生办任副主任,因为这里是全县流动人口的大镇,这里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大舞台。

然而,要摸清全镇1.6 万流动人口信息,绝非易事。他发动镇、村、组、农户四级联动,在几十个城市务工集中地建立联系点,确定联络人,走访每个返乡人,张开了以一找十、以十找百的巨大联系网。

一年清明节,柯尊南为了等边远山区北山村回乡祭祖的陈思平,为了不耽误陈思平的行程,他借宿农户家,第二天他干脆陪着陈思平翻山越岭扫墓,抽空和他攀谈起来。这次他收获丰硕,他从陈思平那里了解了本村20多个重点对象的情况。这次柯尊南也耽误了自家的祭扫活动,被父亲说成是不孝之子。每到逢年过节,外出人员回家最多,这也就成了柯尊南最忙碌也最有收获的黄金时节。

2009年,木港镇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流动人口信息化平台的全面覆盖。在一次省人口计生委领导的暗访中,该镇被抽查的五千多条信息竟无一差错。木港出名了,黄石市流管子系统应用现场会在木港召开,柯尊南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恩施举行的全省“一盘棋”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

然而,柯尊南的心仍然是沉甸甸的,他说,建一个平台并不难,难的是信息的维护。为了提高村级专干队伍的信息化操作水平,他提着电脑、住进村里,自编教材、制作课件,大家的业务大幅提高。

2011年的夏天,一位村专干开了玩笑:“这操作太麻烦了,如果能让我们点一下,专网的建立、信任站点的添加、桌面快捷方式的生成三项一健完成,多好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经意间触发了柯尊南的灵感,他想到“批处理”的操作命令。

一天晚上转点了,他还在埋头攻关,他已经成功编写了两个批处理命令,可第三个链接困难最大,正在兴头上,突然“吱”的一声,停电了,这下完了,他“啊”的一声痛心地站起来,擂起了桌子,而后又无奈地坐下。他的脑海里紧紧地抓着那些关键的细节,生怕一转眼就会全部消失。他不服气的坐着、等着,大汗淋漓……

约莫1个小时,电来了,柯尊南又一次兴奋了,他脑海里的程序又一次浮现着,跳跃着。那一晚,他工作到凌晨五点,终于攻克了难关。一年后,他又根据新的要求,把“办证系统硬件”的各项程序集成到一个程序实现一键安装。他的成果又一次在全市推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柯尊南思考着、忙碌着、奔波着,除了本地的工作,他还要随时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诸多同行们解难答疑。有人问:柯尊南你累不累!他说:我累,但我很快乐。

是的,他快乐着,他在寻梦的旅途中奋斗且快乐着,他用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演绎着梦想人生。当前正值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转型时期,在他心中已悄然拉开了一个大舞台,他依然会是其中的舞者。
 


美,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华美、壮美、凄美……其实,美无处不在。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美丽,在计生工作中绽放》。

在我的身边,沙洋广华监狱这片公园农场、水杉园林之中,有这样一位计生工作者,她用责任与担当、爱心与耐心塑造了基层计生工作者的美。

她叫喻琴, 39岁却在监狱计生办主任岗位上工作了8年。8年来,她年年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表彰,2012年被评为省百佳村级专干,广华监狱也获得了荆门市突出贡献奖。

“基层计生工作重在服务,只有真心、热心、耐心的做好服务工作,计生工作才会有感召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喻琴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工作中,她一半的时间深入辖区各个居住点,宣传政策,了解情况,年均上门慰问的孕妇30人次,手术看望28人次,产后随访30人次,孕妇和产后随访人数占此类人员总数的100%。

2011年12月15日17时,下班后,趁着居民回家的空隙,喻琴来到监狱辖区的刘家巷片走访。交谈中,得知监狱流出人员蒋某已怀孕两个月。喻琴迅速调动存储在脑海中的“信息库”,整理了这个家庭的基本情况,蒋某常年居住广州,有一个患有先天性听力异常的5岁小男孩,若要生育二孩,必须经过计生部门组织的鉴定。

结束走访,冬天的夜幕已经降临,喻琴匆匆赶往5公里外的办公室,进一步查阅蒋某的资料,迅速和蒋某联系,询问怀孕情况,讲明政策。

“不就是鉴定吗,我的孩子已在广州办了残疾证,还需要做什么鉴定?我这么远,哪有时间去。”蒋某认为不需要这么复杂,态度很是轻慢。

“你这种情况办理二孩准生证的,按照规定,孩子必须要参加荆门市统一组织的病残孩鉴定,而且现在时间很紧了,你们要是不配合,事情会越来越麻烦。”喻琴依然耐心地解释。

“那我明天把资料寄给你们。”蒋某挂了电话。

喻琴再将电话拨过去,却无人接听。“怎么办?”喻琴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整理了一下思绪,站在蒋某的角度,给其发了一串短信。

夜色漫长,一夜蒋某仍未回信。第二天一上班,喻琴又和蒋某联系,承诺整个过程都会亲自协助并陪同。这次,蒋某犹豫不决地答应了。喻琴急忙开展鉴定的申请工作,制定工作时间表,并将需要办理的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详细告知蒋某。

2012年1月5日,将鉴定资料送到沙洋监狱局计生部门审核;1月7日,将资料全部送到荆门;1月15日,通知蒋某一家回到监狱;1月17日一大早,喻琴安排专车陪着蒋某一家来到荆门,担任服务员,孩子顺利地做完了病残鉴定。

看到喻琴为她们忙前奔后的身影,蒋某深深地折服了,不停地说谢谢,主动要求和喻琴合影留念。

鉴定结果出来后,喻琴为蒋某办理了二孩准生证并寄了过去。此后,喻琴定期电话随访。事隔数月,蒋某打来电话,高兴地告诉喻琴生下了一个龙宝宝,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沿袭几千年的传统生育观念,并不是每次用心的服务都能换来理解与支持。监狱基层信息员的工作也充满了酸甜苦辣,她们在遭遇白眼甚至冲突时,喻琴总是挺身而出。

2012年10月中旬,监狱基层计生信息员反映,流动人口喻某回来后,发现其已怀孕,但工作很难做。喻琴当即前往,喻某夫妇却因事赶往天门,于是喻琴便向喻某的公公婆婆了解情况,在拉家常中宣传计生政策,让其放弃。整整一个下午,喻某的婆婆终于答应,但称儿子媳妇的事想管也管不了。

三天后,喻某一家回来后,喻琴来到其家中。喻某是聋哑人,只能书面交流。喻某称广州可以生两个,我就是要生!又是一个下午,气氛紧张而压抑,喻琴无功而返。

第五天一大早,喻琴又来到喻某家中,将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相关条款解释给她们听。喻某的丈夫重重地将喻琴带去的资料重重地扔在一旁,径直走开。喻琴制止了一旁另一名基层信息员激动的情绪,若无其事地和喻某用纸和笔进行沟通,又是一个下午,写满了整整8张a4的纸。终于喻某松动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另一名信息员对喻某丈夫的行为还耿耿于怀,情绪低落。其实,她不知道,喻琴经历这样的冲突太多了,恐吓的、谩骂的……刚开始时,也在背后流过泪,但擦汗泪水,她继续奔忙在计生工作的道路上。

后来,在喻某丈夫生气的眼神中,喻琴默默为喻某联系医院,争取住院费和营养费。喻某手术住院期间,喻琴两天探望一次。喻某出院后,在纸上写下一句话:“你真是我的好姐姐!”

计生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基础工作也必须细致而规范。在喻琴的带领下,全监34个基层单位的计生工作管理制度、基础资料、信息台帐等统一完备,更新及时。2012年6月20日,荆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会议在广华监狱召开,监狱的计生基础工作受到检验,计生工作文化、楼栋管理模式等得到推广。

有人说,现在基层计生工作更复杂、更难了。但喻琴说,只要用心了、坚持了,没有什么做不好的!凭着这份8年积淀的自信,在喻琴的影响下,一个接一个温馨美丽的计生服务故事,在这片水杉园林之中蔓延、传递!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我叫张帆,来自莫愁湖畔,帝王之乡--钟祥,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大爱书写计生辉煌。

实行计生33年,少生人口45万,利导政策惠民无数,优质服务情洒心田。是他们,肩负历史使命、奋勇克难攻坚;是他们,心里装着百姓,多年默默奉献;是他们,让二十多块国家、省级奖牌挂满墙壁;是他们,用真心赢得支持,用真情凝聚力量,继续书写辉煌、故事精彩连年。他们有一个平凡的名字――钟祥计生人。

为营造家的温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计生系统中国梦演讲稿汇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