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长在某区县域经济银政企合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12-08-05浏览:2691下载189次收藏

市长在某区县域经济银政企合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在思茅区召开县域经济发展银政企合作座谈会,是我市召开的第三次县域经济银政企合作座谈会。去年我们先后在景东和澜沧召开了县域经济银政企合作座谈会,得到了市内各家金融机构的积极响应,两次会议现场签约发放贷款10.4亿元(景东5.3亿元,澜沧5.1亿元),意向贷款27亿元(景东16亿元,澜沧11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全市上下银政企诚信合作、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我们破解金融难题的创新做法还得到了省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届的肯定和好评。前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我们进一步开好这次会议,运用好金融这支力量、做活金融这盘大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今天的会议在思茅区的精心组织和各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下,共签约139个项目,发放贷款32.5亿元,有些贷款事先已经放贷,为思茅区乃至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积极作为,银政企合作成效明显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动力源。去年我市探索出 “市级牵线搭桥、县级对接搭台、银行企业唱戏、合作共赢发展”的县域经济银政企合作新模式之后,全市银行系统着力转变观念,加强服务、积极作为,银政企合作成效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增加了放贷规模。在规模严控的大背景下,去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仍保持18.8%的增长速度,高于全省贷款增速3.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我市贷款余额增速达17.6%,比年初增加18.4亿元,放贷规模的增加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繁荣和谐。二是积极调整资金投向重点。各银行机构紧扣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保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信贷资金需求。2011年,累计投向茶、林、电、矿等产业的贷款额约41亿,占贷款总额的14.9%;投向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项目20亿,占贷款总额的7%;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余额15.52亿元,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发放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7.75亿元,连续五年全省第一;发放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贷款余额96万元,居全省第一。三是加强了金融薄弱环节的建设。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后续工作深入推进,初步实现了新设网点固定化、服务品种多样化、风险防控规范化,为涉农重点领域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 2011年,发放涉农贷款余额132亿元,增长15.2%;今年一季度发放涉农贷款余额139.1亿元,同比增长14.8%,新增涉农贷款5.7亿元,金融服务“三农”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探索小微企业 “整县推进” 服务模式,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2011年,我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97.7亿元,增长20.5%,比2010年同期上升16.2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4.6亿元,同比多增12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3.6亿元,比年初增加2.5亿元,增长2%。

在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去年,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1.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2亿元。在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 “十二五”开门红的同时,我市银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两增双降”的好成绩,存款余额423.7亿元,增长16.4%;贷款余额275.7亿元,增长18.8%;全市不良贷款余额8.7亿元,减少1.8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16%,下降1.38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我市实现生产总值59.3亿元,增长10.8%;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0.9亿元,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亿元,增长20.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45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9元,分别增长30.7%和12.4%;存款余额434.4亿元,增长13.6%,贷款余额294.1亿元,增长17.6%,金融机构实现利润2.4亿元,增长59.1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浸透着金融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也凝聚着全市金融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拼搏和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奋战在金融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认清形势,增强深化银政企合作的紧迫感

当前,正是我市落实桥头堡战略,加快推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实现率先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金融与地方经济的互动,深化银政企合作更加迫切和重要,作用尤为特殊。

从经济规律看,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和核心地位。在现代经济运行中,金融不但决定着投资规模,也决定着资金流向和流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资源配置、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社会安全,金融的规模、活跃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活力。经验证明,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金融发展都体现了超前性和先导性。比如,广东省2011年经济总量达到5.3万亿元,贷款余额也达到了5.86万亿元;安徽省2010年进入“万亿俱乐部”时,贷款规模就达到了1.17万亿元;在沿海地区,金融搞得好的如广东东莞市,金融产值已达到整个gdp的7%。由此可见,金融规模扩大与经济总量提升的相关性都非常显著。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普洱要建成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实现率先跨越发展就必须要抓好金融,抓住牵引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让金融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从现实差距看,金融滞后是形成发展差距的突出短板。我市经济发展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从一定意义上讲,是金融发展水平的差距。一是我市银行资金存贷比长期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我市存贷比为65%,低于全国5.3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4.8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市一方面资金十分短缺,另一方面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对外流出的情况相当严重。金融搞不好就是落后地区支持发达地区,搞得好是发达地区支援落后地区建设。二是银政企合作的层次还比较低。由于银政企合作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银行放贷限制条件多、办理手续复杂,再加上政府服务推介、沟通跟不上等问题仍然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政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产品,没有充分的议价能力和其他有效的融资渠道,虽然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在不断增加,但是有限的贷款难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信贷需求。

从目标任务看,金融保障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长在某区县域经济银政企合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