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街道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及对策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8-24浏览:2366下载123次收藏
实施青春强基工程 加强村官队伍建设
聘请大学生到农村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所在,更是培养和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后备人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文峰街道不断加大对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干部的建设力度,创新思路,强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生干部队伍。一、 街道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基本情况截止2009年9月,街道共有大学生村官(含村改居)43名,其中市选聘2名,区选聘10名,街道自主选聘31名,远远超过“一村一高校毕业生”、“一村一大学生村官”的目标要求。从文峰的实际来看,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如下:(一)结构情况 1、学历构成。大学生村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在43名大学生村官中,全日制大专学历24人,占55.8%,全日制本科学历18人,占41.9%,全日制研究生学历1人,取得在职本科及以上学历10人。我街大学生村官学历高,素质强,理论水平过硬。 2、年龄性别结构。全街大学生村官中,从年龄情况看,25周岁以下8人,占18.9%,25-30周岁27人,占62.8%,31-35周岁以上6人,占14.0%,35周岁以上2人;从性别上看,男性20人,占46.5%,女性23人,占53.5%。我街大学生村官日趋青年化,主要集中在25-30周岁,男女结构平衡。 3、任职情况。大学生村官大多数担任社区(村)实业公司经理、经理助理、团支部书记、社保干事、外来人口干事等职务,其中,担任党组织书记1人,党组织副书记1人。我街大学生村官担任的职务广,分布在社区各个岗位上,能充分锻炼大学生村官,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二)工作实情 1、思想动态渐入稳定。街道对每位新招进的大学生村官实施“3+1”式的“结对帮带”,使每位大学生村官名对社区(村)情实况有了初步了解,他们大部分已经从“学校门”进入了“农门”,实现了从学生向村官的角色转变,树立了扎根基层的思想。 2、工作态度主动积极。街道制定加强大学生村官建设的相关制度,实施述职制度、定期汇报制度等,要求大学生村官们深入基层,说群众话,办群众事。目前,大部分大学生村官能积极主动融入村民中,脚踏实地,虚心求教,同时,他们能主动参与社区(村)党总支和(居)村委会的相关工作,做好日常工作管理,有的甚至能独当一面,独立完成社区(村)的重大工作。 3、工作方法善于创新。由于大学生村官所受的教育程度比较高,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因而,他们的思维也相对开阔,在工作方法上能不断创新。五步口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兴建是我街较早一批招聘的大学生村官之一,他利用区全面推进“双百双十”大会战的契机,结合“双百双十”项目中的消防指挥中心、科技创业园等项目在其辖区的实情,将特色党支部——“双百双十项目党支部”的活动开展的绘声绘色。二、 实施“青春强基”工程,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在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的过程中,少数村官出现对自己身份定位不明、所学知识和实际对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街道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及对策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