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30浏览:2641下载269次收藏

(内蒙古大学 艺术学院 财务处,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摘 要: 文章从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入手,从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确

定教育成 本核算主体、教育成本核算周期、教育成本核算原则、教育成本项目以及教育成本 的计算方法等方面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成本核算;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24—0006—03
1 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及分类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在教育活动中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它包 括广义教育成本和狭义教育成本两种含义。广义的高校教育成本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 源价值,也包括教育机会成本。从广义上讲,高校教育成本还包括学生个人成本。狭义的高 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不包括资源 用于高等教育丧失的机会成本。
1.1 教育机会成本分为社会机会成本和个人机会成本

社会机会成本是指学校所使用的土地、建筑物、资金等不用于教育而用于其 他方面 可能获得的收入和收益;国家因支持高等教育而对高等学校实现的税收减免;学生个人因求 学而放弃就业所损失的国家税收收入。

个人机会成本是指学生由于将时间用于求学而放弃就业所损失的个人就业收 入。
1.2 学生个人成本

是指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应由个人负担的维持生活需要所支付的食宿、交 通、生活消费、购买学习用品及书籍等方面的成本。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如图1。 

就高等学校而言广义的教育成本并不适用于高校微观的成本核算对学生培养成本的计量 ,高校应该借鉴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概念,从会计学的角度来定义高校教育成本,即高校教育 成本是高校为培养学生所耗费的能够用货币来计量的教育资源耗费(学校实际支出)。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
2 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十八条规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 动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办法。” 《规则》所指的内部成本核算,目的是为了加 强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正确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事业成果,提高单位成本核算意识,提高 资金使用效益。但在事业单位怎样实行内部成本核算,《规则》没有明确的要求,且目前现 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都没有要求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因此, 有 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既遵循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有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会计制度,以满 足全国高校会计核算的紧迫需要。研究教育成本核算方法,探讨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既是高校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新 形势的必然要求,同时还可为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和确定收费标准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3 确定教育成本核算主体

提供教育成本信息,首先要考虑的是提供哪一个单位的成本信息,亦即教育成本核算主 体或成本主体的确定。成本核算的主体必须从产品生产者或提供者的角度考虑。具体到教育 产品,其提供者是学校,学校就自然地成为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院系作为一级记账单位或 记账主体,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没有问题。但是作为成本核算的主体是不恰当的。首先,院系 不能独立提供教育产品,它需要学校提供行政管理服务、教学辅助服务,如图书馆、计算中 心、后勤等各项服务,才能开展正常的教学服务。院系的教学服务成本只是教育成本的一部 分。其次,院系没有经济上的独立性,无论是财政和经常性拨款还是资本性支出拨款,政府 都是直接向学校拨付的。学费的收取也是学校统一组织的,院系不能独立取得经费来补偿所 消耗资源的支出。

但是从学校管理的要求出发,以院系为单位组织内部成本核算,提供管理所需的成本信 息以考核、控制院系的成本支出是可行的。因此,可以将高等学校作为对外提供成本信息的 教育成本核算主体,院系作为提供内部成本信息的成本核算主体。在具体的核算组织上,可 分为两级进行:院系一级核算直接教学成本;学校一级核算公共成本,并将公共成本分配到 教学成本中去,核算出完全的教育成本。

对于学校兴办的企业和其他附属机构,如医院、幼儿园等,不能纳入学校的会计核算中 ,更不能让其费用支出计入教育成本。而应让他们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独立核算;学 校对其拨款、补贴一般也不能计入教育成本。
4 确定教育成本核算周期

从核算成本的要求看,以自然的业务运作周期作为成本核算的期间较为适当。由于高校 培养人才的周期与会计年度不同步,教育成本核算期间就不能象企业会计期间的划分,不能 采用日历年制,而应采用学生学习的学年制,因为学校的教学是按学年组织的,学费也是按 学年收取的。但为了满足政府预算管理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保持学校会计年度与教 育成本核算周期不同,即学校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教育成本核算期间为学年。
5 教育成本核算原则

借鉴企业成本核算原理和高校教育成本自身的特点,利用现有的会计核算资料对这一问 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5.1 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进行转换

①从学校财务部门按学年取得有关会计资料;②按学年和成本项目对有关数据 进行调整、计算和转换,剔除一些不属于教育成本的内容,计算和分配有关费用;③按 照教育成本信息披露的要求,整理汇总各教育成本计算单,编制出需要的教育成本报表。
5.2 会计核算与教育成本核算双轨制

具体做法为:日常会计核算仍遵循《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的要求,采用收付实现制, 按公历年度进行;同时,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按学年进行。在软件设计上, 把涉及教育成本核算的费用支出作出识别、归类。对于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可按成 本对象直接转接计入有关“教育成本”账户;对于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