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率市场化改革
(上海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上海 200000)
摘 要: 文章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利率市场化等三个方面 ,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条件;借鉴;实践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24—0003—03
利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举个最接近我们生活的例子——储蓄,所得的利息就是以 利率计算的;利率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比如说,在渐渐淡去的金融危机中,为 了抵御此次危机的侵袭,各国政府和央行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以拯救市场,其中最主要也是 最普遍的措施就是降息。
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深入,利率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还是有些 不尽如人意之处。造成不理想效果的原因并不是利率本身功能失效,而是由于利率发挥功效 并不是无条件的,它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在我国利率调节的灵敏性仍旧受到很大程度的 束缚,我国长期存在的较为死板的利率管制限制了利率杠杆作用的发挥。所以,为了更有效 地发挥利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杠杆作用, 必须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尽快取消我 国的利率管制,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这一目标,为经济的更好更快发 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利率市场化改革应具备的条件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两位经济学教授罗纳德·i·麦金农(ronald i mckinnon)和 爱德华·s·肖(edward s.shaw) 提出了“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理论”,为进行利率 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利率市场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有理论根据是远远不 够的。利率市场化既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又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决不可以将其简单地 交给市场,让市场自发的调节机制来单独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1.1 宏观经济条件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有效实施利率市场化基本的前提,也是利率市场化运作顺畅根本的依 靠。首先来看对宏观经济稳定性要求,①国内经济稳定增长,一般指的是gdp的增长,只有 在 维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后,才能积聚起相当的经济实力来支撑利率市场化这场重大的 改革;②国际经济波动不大,经济全球化使每个国家无法脱离别国的影响而独善其身,只有 全球经济比较平稳发展的时期(特别强调的是汇率的稳定),这时国内的利率市场化才能顺 利进行;③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宏观经济稳定的最突出表现之一。实践表明,物价不稳 的状态下,利率放开后往往会带来物价的进一步上扬,增大宏观经济的震荡性,形成恶性循 环。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另一个最基本条件就是金融监管的完善。①金融业的稳定。单个银行倒闭 不可怕,可怕的是银行危机所带来的“多米诺”效应,这将威胁到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所 以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②不同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若有政府的介入,信息的披露就会规 范许多,就可以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
1.2 微观经济条件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最重要主体,它们的经营管理体制的科学与否决定在面对金融市场利 率变化时作出反应的敏捷程度,他们自身是否备充足的资本实力关系到其抗风险能力得强弱 ,能否保证所经营资产的质量是有效推行利率市场化、维护金融体系稳健性所需具备的一个 基本要素,这些都是利率市场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企业组织作为经济活动的最重要参与者,它是否建立良好的产权制度,是否形成合理的资产 负债率,这些相关条件,也是利率市场化成功与否极为重要的环节。
2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借鉴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我国正在不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2.1.1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1929~1933年的大萧条导致了原有金融制度的崩溃,美国 政府 颁布了q项条例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进行限制,美国由从前的市场化利率阶段进入了利 率管制时代。20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率迅速攀升和利率飞涨,导致资金大量流向非银行金 融机构,美国出现“金融脱媒”现象。为此美国的商业银行进行了大规模的金融创新以躲避 q项条例的限制,如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开设可转让提款通知账户、资产证券化等, 这些以非存款形式出现的金融工具可以完全按市场利率定价,为进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奠定 了基础。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放松对存款机构的管理和货币控制法》,一次性取消了 对贷款利率的限制,并提出分阶段取消对存款利率的限制。又经过6年的渐进改革,1986年 完全废除q项条例标志着美国彻底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
2.1.2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从1977年开始,到1994年底完成, 大 约用了17年才为这场改革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二战前,日本实行的基本上是市场化利率。 二战爆发后,日本的金融逐步走向国家统制。二战结束后,日本解除了金融统制,1955~19 73年间,经济高速增长,但政府仍然保留了对利率的管制。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 二战后形成的利率管制体系已经不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为了 促进经济的增长,日本政府开始大量发行国债,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便是从国债利率的市 场化开始的。日本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大体如下:①放开国债的发行利率;②从国外引入大额 可转让定期存单,并放开其发行利率;③加强货币市场的建设,并放开货币市场的利率;④ 取消银行存贷款的利率,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
2.2 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2.2.1 韩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1965~197
浅谈利率市场化改革
本文2010-04-30 00:29:36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410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