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白乃庙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047下载165次收藏

                    (1. 内蒙古国土资源信息院;2.内蒙古工程学校,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 要:本文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多角度分析了矿区的相关资料,确认南北矿带都存在着蚀变分带现象;而蚀变带及其相互间的空间关系、组合关系、决定了矿体的电性、磁性、密度等诸多因素的变化情况;蚀变分带的存在,也决定了矿区还有相应的元素组份分带规律。
关键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铜矿体;
中图分类号:p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7)08—0051—02
1 地质前提
      矿区的主要控岩、控矿构造,是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东西向断裂,储矿构造为白乃庙群绿片岩系东西向韧性剪切带(457-581ma),上述构造决定了矿床及矿体的分布格局。
      铜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单层或多层产出,与岩层片理产状大体一致。多位于顺层侵入的花岗闪长斑岩体顶部内接触带,外接触带及绿片岩中,说明除了花岗闪长斑岩这一成矿主因
素外,富含钙质的绿片岩是成矿有利层位。
      区内的矿石矿物组合类型有四种,反映了不同的生成环境。其中构成铜矿体的主要组合类型为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石英-磁铁矿。
      地质研究表明:南北矿带都存在蚀变分带现象。北矿带以岩体为中心,两侧为:钾长石、黑云母化带→硅化带→绿泥石、绿帘石化带。南矿带以矿体为中心,向外为:钾长石化带→硅
化、黑云母化带→绿泥石、绿帘石化带。蚀变分带的存在,决定了矿区还有相应的元素组份分带规律。硅化在矿区存在广泛且与矿化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已知矿体全部赋存于硅化带硅化、黑云母化地段中。
2 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2.1 区域场特征
      区域物性资料统计结果:在白乃庙矿区,与铜金矿有关的绿片岩密度较高,具弱磁性。与铜金矿有关的花岗岩类密度较低,也具弱磁性。矿区位于重力梯度带南侧的局部重力高值区及低平正磁场中(0~100nt)。
2.2 铜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物性测定数据统计结果说明,铜矿体与围岩具有明显的物性差异。
2.2.1 矿体极化率n=9%,围岩极化率n=2%,矿化层极化率n=4.5%,围岩与矿体极化率相差4倍以上,矿化层极化率也较高,当其规模较大,埋深浅时,也能引起较高的激电异常。
2.2.2 矿体密度平均值为3.02g/cm3,围岩密度值(绿片岩)在(2.7~2.8)g/cm3之间,与矿体存在(0.2~0.3)g/cm3的密度差,矿化层密度值在(2.91~2.96)g/cm3之间,与矿体密度值差异较小,根据地面物性资料,花岗闪长斑岩的密度平均值在2.6 g/cm3左右,与矿体有(0.3~0.4)g/cm3密度差。与绿片岩有(0.1~0.2)g/cm3的密度差。矿体与岩体间密度差较之与绿片岩的密度差要大些。
2.2.3 所测矿石标本皆具磁性,磁化率平均值为2851×10-6×4π(si),铜矿化层也具磁性,其均值约在(2000×10000)×10-6×4π(si)之间,多数矿化岩石磁化率值低于铜矿石,只是黄铜矿化阳起绿泥斜长片岩磁化率最高。总体来看,黄铜矿化岩石与矿体磁化率没有明显差异。黄铜矿化岩石磁化率值较低,平均值在1690×10-6×4π(si)以下,围岩中阳起绿泥斜长片岩磁化率较高,个别标本达7386×10-6×4π(si),其他围岩均属低磁或无磁,因此,矿区内可考虑采用高精度磁测寻找规模较大的隐伏矿体。
2.2.4 根据激电测井资料,矿体视电阻率值一般在300~800Ω.m,而围岩电阻率值可达数万Ω.m,在本区,矿体为相对低阻。
3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3.1 区域地球化学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白乃庙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