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煤炭矿区环境管理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729下载181次收藏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摘 要:文章分析了我国煤炭矿区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只有通过环境管理手段的创新发展和综合运用,才能够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煤炭;矿区;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td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7)08—0060—02
      煤炭矿区(以下简称矿区)环境管理是以矿区环境保护、重建和煤炭资源持续利用为基本宗旨,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管理以及宣传教育等手段,维持和实现矿区环境的良好状况,防止、减轻和控制矿区环境的破坏、损害或退化的管理活动过程。在我国各类矿区中,以煤炭矿区数目最多,规模最大。全国年产500万t以上的矿区有55处,年产1 000万t以上的矿区有大同、阳泉、西山、晋城、潞安、开滦、峰峰、鸡西、鹤岗、双鸭山、阜新、淮南、淮北、徐州、兖州、平顶山、义马等。由矿区演变而成的矿业城市已超过100个,占我国城市总数的近1/5。因此,煤炭矿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进程。研究煤炭矿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其目的在于探讨和总结矿区发展变化的规律,认识矿区与社会整体发展及各相关系统间的关系,鉴别矿区发展中的各种可控与不可控因素,为矿区可持续发展决策与行动提供必要理论支持。
1 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矿区资源管理
      矿区可持续发展应是矿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相互协调,并向社会提供洁净燃料、原料及电力。矿区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对本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因此,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将资源耗竭速度调控在适当的水平上。从长远发展讲,由于我国富煤少油的资源赋存特点,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作为我国主要基础能源的地位不会发生变化。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这就势必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和强度。
      我国众多煤炭矿区在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暴露出来,“煤竭矿闭”已成为一些老矿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与此同时,许多东部矿区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耗之间的缺口不断扩大。在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人们认为资源是无价值的,是可以无偿开采的,当然,更谈不上对资源代际公平的深远思虑。在这种错误资源观导向下,人们长期对矿区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发,造成资源的不可持续问题;同时,煤炭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致使很多矿区难以维持正常生产,不得不关闭部分矿井,煤炭主业的发展进入“倒计时”。另外,由于我国矿业权市场立法欠缺,加之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导致各地非法小煤矿乱采滥挖,不仅资源产出效益低而消耗水平高,而且肆意破坏环境,这些做法也严重减低了大型矿区削减污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煤炭矿区环境管理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