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坚决发展我国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之 路
(乌海市水务局,内蒙古 乌海 016000)
摘 要:分析了我国执行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策略的现状,介绍了近年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取得的成绩,强调了发展水资源高效 和可持续利用道路,建立节水型社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节水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9)01—0048—02
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多种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人均资源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 平。以我国水资源为例,我国的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6位,水资源总量达28 000亿m3, 而人均只有2 480m3,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4。水资源是维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 稳 定的根本保障,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水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国,随 着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造成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 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趋于恶化。工农业用水和解决近14亿人 民生活用水的矛盾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亟须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利用,在水资源 有限的条件下促成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 利事业,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水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水利事业建设和水资源 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利用的良性循环体系建立〔1,2〕。
1 水资源的内涵
1.1 《水法》中的水资源
《水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主要有河流和湖泊水,由大气降水、冰 川融水和地下水补给,经河川径流、水面蒸发、土壤入渗的形式排泄。地下水为储存于地下 含水层的水量,由降水和地表水的下渗补给,以河川径流、潜水蒸发、地下潜流的形式排泄 。地表水则包括河流、冰川、湖泊、沼泽等水体;地下水是地下含水量的动态水量,用地下 水的补给量来表示。《水法》规定的水资源,主要基于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互相转化,本质 上不能区分的角度考虑的。从中看出狭义的水资源和《水法》中的水资源定义基本一致。
1.2 可持续水资源
由于围绕可再生性探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可 持续水资源概念不再是从自然属性和工程控制的角度定义水资源,而是从人类延续发展的要 求对水资源进行严格的界定〔3〕。可持续水资源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满 足维持人 类外部生存环境之基本需要后,可以供给人类活动的狭义水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对狭义 的水资源的范围进行了限制。有学者认为要用可再生性准则对狭义水资源在可持续利用意义 下进行界定,即从中保留一部分用于维持水循环的平衡过程——水土平衡、水盐平衡等,即 生态环境用水,剩余的水为“国民经济可利用量”定义为可持续水资源。
2 我国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利用策略
2.1 评价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指标
我国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上采用了几个便于评价水资源利用率的指标,如在开发环节已经采 用“实际供水量与总引水量的比值”来反映水资源在开发环节对
“十一五”坚决发展我国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之 路
本文2010-04-27 16:00:21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044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