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内蒙古电力工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024下载202次收藏
(1.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2.包头供电局,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摘 要:对内蒙古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与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电力的发展趋势从国家产业政策、内蒙古的自身优势、工业结构的改变等方面进行了宏观环境的分析,提出了利用内蒙古的其他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环保发电、使内蒙古的发电模式多样化的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电力工业;宏观环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41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5—0005—02
      内蒙古电力工业发展从1947年至今,已经走过60年的历程。电网建设从最初小电厂孤立运行,到直配供电的“一厂一网”,后来又发展到35kv电网、110kv电网、220kv电网、500kv电网。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区能够维持生产运行的电厂只有11座,装机总容量仅为1.48万kw。到2007年中,内蒙古电网西起阿拉善、东至锡林郭勒500kv三横四纵电网网架正式形成,其中500kv变电站11个,电厂91座。1991年,内蒙古电力建设提出变输煤为输电的发展思路,促成自治区“煤从空中走、电送北京城”的煤电转换战略。经过几年发展,内蒙古不但结束了缺电历史,而且于1994年和1995年开始分别向蒙古国和我国北京市输出电力,2006年向北京送电121.8亿kwh。面对60年内蒙古电力的快速发展,今后我们的发展道路将会怎样,下面笔者将从宏观方面对内蒙古电力工业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1 国家产业政策和自治区的支持
      从国家产业政策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仍然把发展基础产业和能源工业放在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自治区把电力工业列为支柱骨干产业并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发展战略部署。因此,“十一五”或更长时期内我国电力工业将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特别是国家在投融资、税收、价格方面已出台了一系列对西部电力工业优惠的政策,这将对西部电力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 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面积118万km2,人口2 386万,分别占全国的12.3%和1.8%,是我国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长期以来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缓、落后。近些年,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高增长特别引人注目。我们来看几组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和《内蒙古统计年鉴(2006)》 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00~2005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grp)从1 539.12亿元增加到3 895.55亿元,提高了1.53倍,而全国gdp同期仅提高了0.88倍,经济总量在各省区的位次由第27位升至第19位,6年前移了8位。从经济增长率看,2000~2005年分别为10.8%、10.7%、13.2%、17.9%、20.5%和23.8%,不仅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而且从2003年以来连续3年增速居全国各省区之首。2006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分别达到18.2%和43.5%,分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3和12.2个百分点。2005年内蒙古人均grp达到16 331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突破2 000美元),在全国各省区排第10位,从2003年起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12省区市中取代新疆列第一名。此外,内蒙古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也在全国名列前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和消费也迅速增加,这就要求电力工业建设应加快步伐,不然会造成电力发展缓慢而阻碍经济发展的现象。
3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结构的改变
      自治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22.3∶34.2∶43.5,调整为2005年的15.7∶44.1∶40.2。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六大优势产业,成为拉动自治区增长的主要力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电力需求也随着迅速增加。随着第二产业所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越大,内蒙古电力工业也将随之得到快速发展。
4 资源丰富
 &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内蒙古电力工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