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湖水清 旅游兴——《中国环境报》记者对话云南省丽江市市长王君正
和谁对话?
王君正,1963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博士研究生学历,1988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云南省委办公厅正处级秘书,云南省昆明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现任云南省丽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为什么对话?
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泸沽湖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我们想了解丽江如何在旅游开发中坚持以自然为本的原则,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王君正怎么说?
保护与发展,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规划,重点在于精细的管理和服务,根本在于切实掌握好度。守护好泸沽湖Ⅰ类水质,就是保护旅游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保护云南名副其实的高原湖泊明珠,更是为今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对话人 王君正 云南省丽江市市长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 记者郑劲松 见习记者资敏
点击一
焦点关注
丽江如何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和谐发展之路
关键思路
把自身的发展放到全国、全省的大局中思考和谋划,从实际出发,突出比较优势,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记者:您曾说过“丽江正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和谐发展之路。”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王君正:云南省丽江市是一个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3项世界遗产于一身的城市,山川秀丽,民风淳朴。丽江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的连接部位,境内山峦高耸,峡谷深嵌,江河跌宕。金沙江流经丽江651公里,径流面积两万多平方公里,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境内分布有中国1/3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动物种数,有植物1.3万多种,其中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草药1000多种,是多种中药材的产地。丽江是世界上分布地海拔最高的珍稀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地,也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特种最丰富、特有物种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有788种陆生脊椎动物,其中约200种属于喜马拉雅山地区——横断山区特有种。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上均属罕见。
切实加强这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而且是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及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一项国际责任,同时也是保持丽江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近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丽江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观念,把自身的发展放到全国、全省的大局中思考和谋划,从实际出发,突出比较优势,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加快生态保护和综合开发,相继开展和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防护林建设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生物资源开发、农业产业化等工作。在生态产业中,加快发展了特色经济林、中药材、食用菌和森林生态旅游等重点产业项目,全市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兴林与富民的有机统一。可以说,丽江正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和谐发展之路。
点击二
焦点关注
丽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关键思路
丽江的生态文明建设分为发展生态产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两个方面
记者:丽江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王君正:具体来说,丽江的生态文明建设分为发展生态产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两个方面。
就丽江的实际情况而言,推进生态产业发展,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实施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改善生态,以经济建设促进生态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体系;坚持生态产业发展与扶贫攻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以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部门协作、合力攻坚,依靠科技、共建精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调动农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丽江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生物多样性是不可替代的,一旦丧失就不可再生。为此,丽江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保工作全局,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严格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强化对玉龙雪山、老君山、泸沽湖、程海、拉市海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着力抓好水资源保护、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切实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
一是认真做好规划计划工作。我们完成了丽江市环境保护“十五”、“十一五”规划,泸沽湖流域和程海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十一五”规划,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及其重点问题、重点区域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宏观指导和具体的解决落实措施方案。
二是抓好重要生态区域综合治理工作。对玉龙雪山区域,我们在加强保护管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全面提升了环境管理能力。玉龙雪山景区植被恢复较快,水、气环境质量得到优化。严格按照省政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切实加大了程海、泸沽湖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力度,狠抓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与建设。实施“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泸沽湖”行动,泸沽湖水质状况继续保持Ⅰ类,水质优良;程海湖水质达到了Ⅱ类,水质状况已优于水环境功能类别要
[访谈]湖水清 旅游兴——《中国环境报》记者对话云南省丽江市市长王君正
本文2010-03-12 21:14:3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286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