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环境报》:太湖水污染治理必须实行群防群治(曾晓东)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162下载273次收藏
 

编者按  

2009全球人居环境论坛日前在无锡召开,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晓东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太湖流域治理要群防群治》的演讲。他的这项建议已写入2009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太湖宣言。

2007年7月,曾晓东与李恒远、谢玉红到太湖流域开展为期一周的群防群治调查,由曾晓东主笔形成了调查报告,报送环境保护部,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肯定。此次演讲是在这一调查报告基础上重新改写而成。

太湖的治理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由两省一市及有关部委进行具体规划和实施,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湖水质量总体走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且有些区域有比较大幅度的好转。但是,太湖的治理仍然是长期的,又是艰苦的、求实的、科学的、群众的、典范的和战略的。

太湖不像其他湖泊,它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美丽。归纳起来太湖有八大特点:一、太湖美,世界闻名,中国之最;二、太湖大,两省一市管辖,统筹综合治理缺乏;三、太湖历史悠久,湖中水浅,不洁净底泥沉积厚;四、太湖繁华,周边经济发达,各类污染负荷量大,蓝藻时有暴发;五、太湖半出半入半封闭,引江济太力度不大;六、太湖周边建设防洪堤坝和围湖造田,湿地、生态已退化;七、太湖治理多年,科学治太尚不到家,沿湖群众尚未广泛参与;八、太湖治理,世界关注,全国期望值大。

根据太湖的特点,探索治理新路。除了坚持已取得的成效和成功经验外,太湖治理必须走群防群治之路,打一场由群众广泛参与的治太人民战争,改变现在“政府管企业,企业管治污,百姓一边看”的现状。要把治理、管理太湖的责任变成政府的责任、企业的责任、农业的责任、公众的责任,大家共同的责任,综合治理。其做法如下:

一、建立太湖区域统筹规划协调管理机构。在现有治太机构的基础上强化管理,形成整体合力,形成治太的权威性机构。

建议:

1.由国务院主管环保的领导牵头,成立两省一市及周边有关省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太湖区域治理协调管理机构。变区域治理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形成治太的长效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也是对其他流域治理的借鉴和指导。进一步推动全国流域治理,彻底改变中国的水环境,这也是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抉择。

2.统筹规划,统一政策和标准,统一评估,统一信息发布。

3.明确任务,分工负责,科学指导,按期治理,定期考评,总结经验,共同借鉴,奖罚分明,共同推动。

二、建立专家评价制度,实行真正科学治太。

科学治太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近年来,科学治太的技术风起云涌,是真是假各有说法。为了淘汰落后和不适用的治太技术,改变治太局面,建议成立太湖流域科学治太专家评价制度。由有关权威部门聘请全国治水、治湖、治藻、治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评价委员会,定期对太湖的治理技术、工艺、设备、效果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评价其治理的先进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评价的方法可采取广泛公开报名、分层筛选、自述公评、现场考查、成果展示、技术表演等。通过评价,解放思想,活跃学术氛围,推陈出新,摒弃保守与落后,不断引进科学、有效和实用的技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环境报》:太湖水污染治理必须实行群防群治(曾晓东)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