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四种工程现状调研报告
良种是种养业的源头和根本,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县大力实施以科技为先导的种子、种苗、种禽、种畜“四种工程”,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和优良种养组装模式,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试验示范和推广普及,着力推进农业良种化进程,为现代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强精壮骨”的基础性作用。
一、主要做法
实施“四种工程”过程中,**县坚持抓牢各个关键环节,实行统一引种、统一试验鉴定、统一示范推广和统一技术服务指导,走“外引内育—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的良种化进程“三步曲”。
第一步:外引内育。在引种过程中,**县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外引内育”两手抓策略。一方面,大力承接国家、省、市区域性试验、粮食增产工程及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展示,加大与外地种子企业、畜禽繁育场联系交流,大力引进适合种养业发展的良种。另一方面,对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优良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繁育,提高本地良种的普及面和竞争力。2005年以来,全县共引进良种500多个,其中:“三杂”133个,脱毒洋芋8个,辣椒180余个,蔬菜200多个,畜禽水产20余个。2007年以来,仅引进良种公猪就达150余头,良种母猪14000余头,良种禽430万羽,良种羊20000余只。
第二步:试验示范。良种引进后能否“消化”,如何“消化”,承上启下的“重头戏”在于试验示范。种植方面,坚持县、镇(乡)、村三级办点示范制度,大力兴办科技示范园(点、基地),对引进和拟推广良种,配套良法进行集中展示和试验示范,并邀请农技人员、镇村干部和群众进行观摩学习,使示范园(点、基地)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大观园”、“绿色广告牌”和农民购种的“指南针”,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在这些“田间学校”直观了解新品种性能和效益,大大加快新品种的推广速度。2008年,全县办水稻、玉米、辣椒、烤烟、蔬菜等示范点635个,建立各类农作物示范基地11万亩,并在海南等地建立了“遵椒系列”等跨区试验示范基地,其中仅三合长青试验示范园投入就达300余万元。养殖方面,积极推进规范化养殖小区建设,大力扶持养殖专业场(户),使一批优良畜禽通过规模养殖场(户)走入了千家万户。现有规模养殖场(户)千余家,其中:生猪502户、牛266户,羊255户、禽457户、兔42户和特种养殖11户。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三合长青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园、三岔辣椒科技示范园、南白青山超级水稻示范基地和规模养殖场等县级示范园(点、基地)为重点、近百个镇级示范点为骨干、500余个村级示范点和产业基地以及千余养殖场(户)为基础的新型良种示范体系。以这些示范园(点、基地、场)为平台,2006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新品种展示和试验示范近千个(次),其中:“两杂”331个(次),辣椒200余个(次)、蔬菜100余个(次)。筛选出适合全县大面积推广的q优6号超级稻,华选杂交玉米,贵杂系列杂交油菜,费乌瑞它脱毒洋芋,黔花生系列,韩国辣椒、泰国辣椒,金罗汉番茄,威宁大蒜,福鼎大白茶、黔湄601茶苗,西门达尔、皮埃蒙特、荷斯坦、么拉牛,杜洛克、大约克、斯格猪和罗曼、良凤鸡等上百个优良种养品种。
第三步:推广普及。一是宣传发动。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群众会、培训会等形式,开展新品种宣传和推介。并相继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到生产一线领办农业产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步伐。二是技术指导服务。积极发挥县镇两级农技干部作用,实行包村包片等责任落实方式,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种田、养殖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支持他们参与科技服务工作,不断健全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使一大批新品种及技术较快地进村入户,下地到田。同时,大力开展农业适应技术培训,并邀请专家、学者对品改站、农技站等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提高猪改点、牛羊冻配点覆盖面。大力推进猪人工授精、牛羊冻配点标准化建设,并全面落实国家扶持养殖政策,为养殖场和农户免费提供人工授精等服务,提高畜禽品种改良覆盖面。目前,猪人工授精、牛羊冻配点已完全覆盖全县31个镇(乡),并配备齐全了精液生产、检测、保存、运输所需的仪器设备。其中:猪人工受精点96个,高标准32个,良种公猪310余头;牛改点45个,其中冻配点38个,鲜配点7个;羊改点43个,其中冻配点8个,鲜配点35个。
二、取得成效
一是良种覆盖率明显提高,农产品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四种工程”的实施,不断提高了全县各类农产品良种覆盖率,杂交水稻、辣椒、脱毒“两薯”、生猪、烤烟、草食畜牧业等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表现为:烤烟育苗百分之百实现良种化和技术专业化;“两杂”覆盖率稳中有升;辣椒、草食畜牧、“脱毒两薯”起步早、提升快;蔬菜良种推广在科技示范园带动下品种多、产业覆盖广。其中:2005~2008年,杂交水稻覆盖率由96.3%提高到97.4%,杂交玉米由95.5%提高到97.9%,蔬菜由60%提高到75%,脱毒“两薯”由13.9%提高到35.9%,辣椒由75%提高到85%;畜禽由79.9%提高到88.6%,其中:生猪、牛、羊、三禽分别由73.4 %、31.2%、56.3%和71.9%提高到93.4%、37.8%、88.5%和89.2%。特别是科技推广较为落后的西北部镇(乡),“两杂”推广率较2006年上升了14个百分点,达94%以上。良种覆盖率的提高,既丰富了全县农业良种资源,又改变了农业内部品种结构。
二是农产品单产明显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大幅增加。2008年,全县良种推广对增产的贡献率为35%左右,比2006年上升了5个多百分点。全县水稻、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573公斤和459公斤,分别比2005年增加37公斤和55公斤。超级稻单产达678.7公斤,优质稻达702.3公斤。2005年以来,全县共实施粮食增产工程71.36万亩,其中玉米增产工程33.52万亩,水稻增产工程37.84万亩。累计增收粮食3.65万吨,其中水稻1.8万吨、玉米0.64万吨,增加收入上亿元,在此基础上,带动了全县粮食总产量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2008年突破67万吨,增长7.5%;农民人均吃粮1288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业产值和
实施四种工程现状调研报告
本文2009-12-17 21:33:04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247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