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12-15浏览:2758下载198次收藏

近年来,**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市农牧业重点工作,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以乳、肉、粮油、饲草饲料、马铃薯(蔬菜)、林产、特色七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主导产业基地和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良好。

一、农牧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

(一)抓基地,上规模,着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以基地为依托。**市的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坚持以实现农牧产业特色化、城镇建设品位化、工业经济规模化、新兴产业多元化为目标,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三品”农业和生态农业。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其中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呼伦贝尔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

(二)扶龙头,创品牌,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离不开品牌的带动效应。龙头企业在产业化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市将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来抓。一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在政策、税收、信贷、科技、人才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二是对龙头企业项目的引进和申报,坚持特事特办,全面提供优先办理手续,争取信贷资金等跟进性保障措施;三是通过定期上门走访,协助引入技术,解决实际困难,逐步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服务体系。

(三)聚民资,搞嫁接,大力增强龙头企业发展活力。一是引进外资发展龙头企业。坚持内资外资一起抓,通过利用市外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优势,新建、改造和嫁接龙头企业,加快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外向型进程。二是激活民资发展龙头企业。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因势利导,鼓励农村能人、种养大户和民营企业独资或联户合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四)重引导,严规划,努力实行龙头企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涉及到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牙市根据本地资源和商品流向,在政策上进行引导和鼓励,集中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使其不断扩大规模。

工作中,牙市还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主动与种养大户签订契约,结对帮扶,预付定金,提供技术服务,实行保护收购等方式,确保了产销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目前,全市已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销售、加工一条龙特色产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拓展了龙头企业自身发展领域。

    二、取得成效

近年来,牙市农牧业产业化成效显著,特别是2007年农牧业产业化工作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量化指标均创新高。2007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户,同比增加1户。销售收入完成24900万元,年增加值达到6100万元,带动农牧户发展1580户。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完成165.4万亩,完成计划的110%,其中:小麦播种面积达68.8万亩,完成计划的103%;大麦播种面积达21.4万亩,完成计划的119%;马铃薯面积达18万亩,完成计划的120%;油菜播种面积达40.3万亩,完成计划的101%;豆类播种面积达2.9万亩,完成计划的290%;甜菜播种面积达1.1万亩,完成计划的110%;蔬菜播种面积达2万亩,完成计划的133%;饲草饲料播种面积达5.9万亩,完成计划的148%;其它作物播种5万亩,完成计划的200%。全市牧业年度牲畜总数完成65.2万头(匹、只),同比增长20%,完成责任指标的100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